广深竞合走向新阶段 共推珠三角“双核”建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近日,广州市金融办负责人对外透露,第二届金交会将于6月21日在广州举行,目前已有20家机构上报了60多个产融对接项目,拟签约金额4500亿元。而广州这次金交会,也得到了深圳方面的支持。自年…
近日,广州市金融办负责人对外透露,第二届金交会将于6月21日在广州举行,目前已有20家机构上报了60多个产融对接项目,拟签约金额4500亿元。而广州这次金交会,也得到了深圳方面的支持。
自年初广州首次提出加强与深圳合作后,两市在近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双核”区域中心建设。当地学者认为,在此框架下展开的金交会的合作,显示着珠三角双核之间的竞合关系,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双核”携手
关于广深合作的议题,已逐渐成为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显学”。
2012年底,新任广东省委省书记胡春华在首次考察深圳东莞广州佛山时,表示希望广深两市加强分工与合作,共同承担起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
这一希望很快得到了回应。2013年1月,广州市首次将“加强与深圳的合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圳市长许勤很快回应,“实际上广州和深圳两个市紧密合作的事项特别多,未来一定会通过共同合作、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双中心的驱动作用。”
进入6月,双方合作有了实质性进展。6月8日,广州市市委书记万庆良、市长陈建华等率领广州市党政代表团,在考察佛山、清远、东莞之后转道深圳,广深两市也在当日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按照协议,未来两市将遵循“优势互补、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推进”的原则,建立协作工作机制。两市将在交通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高科技及战略性新型产业、现代物流业、总部经济、会展业、社会公共事务、开发区及园区等11个领域展开合作。
当地学者认为,两市签署的合作协议,可以视作是一个铺平未来合作空间的基础平台。
从竞争到合作
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双核,广州与深圳之间一直存在着颇为明显的“瑜亮情结”。在过往的历史中,两市之间的“竞争”往往多于“合作”。
广州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双方政府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并不是偶然现象,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地产业都在错位发展,双方正面的竞争或者合作都比较少。
但随着两地经济实力及辐射区域的不断增长,双方在产业布局上的摩擦逐步增多。譬如,广州曾抓住上世纪90年代汽车(行情专区)工业大发展的机遇,打造出华南最大的汽车产业集群,但随着比亚迪(行情股吧买卖点)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成长,深圳对广州汽车产业的地位形成了挑战。
而双方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已成为“兄弟相争”的缩影,拥有深交所的深圳并未止步,欲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广州则更积极。
到2008年底,随着《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实施,广深之间的竞争又有了新的平台。《珠三角规划纲要》提出,在最终走向“珠三角一体化”之前,先要实现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这三个珠三角内部城市群的一体化,然后才是三个都市圈的整合。广州和深圳也因此各自推动广佛肇、深莞惠的合作。
“广州和深圳同在广东省的框架内,都是副省级城市。”彭澎表示,这导致珠三角无法像长三角或者环渤海城市群那样,形成拥有一个核心,不同城市之间犬牙交错的竞合格局。
他认为,广深两市合作,目前的首要问题是形成合作的体制机制,其次是在交通和基础设施方面做文章,“产业上的合作没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