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中部六省经济增速趋缓 高投资增长后继乏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13年第一季度,武汉GDP增长9.0%,郑州同比增长9.3%,均“保十”失败;合肥增长11.3%,增速降至十年来最低。这是近日陆续出炉的各省市一季度经济数据透露出的讯息。“十一五”期间,中部六省…
2013年第一季度,武汉GDP增长9.0%,郑州同比增长9.3%,均“保十”失败;合肥增长11.3%,增速降至十年来最低。
这是近日陆续出炉的各省市一季度经济数据透露出的讯息。
“十一五”期间,中部六省年均经济增速达到12.1%,远超西部和东部,成为我国经济增速最快的板块,而如今这匹黑马已经开始减速。曾以高增长著称的武汉、合肥等省会城市,纷纷被反超,在前一轮高强度投资驱动完成后,持续的高增长恐难为继。
“中部地区已经由长期高速发展阶段,转入到中速发展阶段”,湖北省副省长王君正在20日闭幕的中博会上说。会议期间,中部六省省长对中部经济减速进行探讨,转型发展成为共识。
增速骤降
过去几年间一直以“合肥速度”著称的安徽省会合肥,一季度的减速尤为典型。
数据显示,从安徽本省来看,合肥GDP增速由全省第二位降至第九位,为近10年来最低,从全国省会城市来看,合肥位列第十,而在2011年同期,合肥曾以16.3%的增速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合肥的骤然减速引起各方注意,近日合肥市市委书记吴存荣主持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要从总体上准确把握形势,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整个经济形势是这样,所以中部城市也相应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合肥这个城市更明显,它过去经历了一轮高强度的投资拉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分析认为。
过去五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达到16%以上,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增速最快。
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认为,合肥过去的高增长跟高强度的投入有关,“十一五”期间合肥开展“大建设”,城市面积扩大,人口扩张,如今城市基本成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减少。
此外,合肥的减速与其业已形成的产业结构也有关。徐振宇分析,合肥是制造业基地,如今制造业不景气,出口受阻等因素也无法回避。
除了合肥,中部龙头湖北和“老二”河南,其省会城市武汉和郑州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季度武汉GDP增长9.0%,郑州增长9.3%,而去年同期这个数据分别为12.7%和13.5%。
叶青认为,汽车产业的颓势影响了武汉一季度经济;而富士康进出口增速的下降直接引起郑州外贸增速的回落,影响了该市一季度经济数据。
郑州市商务系统会议认为,一季度全市各商务指标与年初目标差距较大,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形势较为严峻。
随着合肥、武汉、郑州的减速,太原、长沙、南昌三省会的提速凸显出来。山西省会太原从中部六省会增速末位一跃而成首位,湖南省会长沙其次。
“太原、南昌基数小,还正在完成前期的投资,所以增长就快一点。”叶青说。
出路
中部减速的话题,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中博会上也引起六省高层的讨论。
从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履新河南省省长不久的谢伏瞻对数据较为敏感,他认为,过去几年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整体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入中速发展阶段,对中部各省都提出了严峻挑战。
“但当前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他说。
也有区域经济专家指出,中部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都以投资为主要驱动力,从东部到中部再到现在高增长的西部,在现阶段来说,转型升级更多的是东部沿海的任务,中部地区还未到转型时期,或者说知易行难。
以安徽省会合肥为例,虽然其增速骤降,但投资仍处高位,一季度该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总量分居26个省会城市第三和第二位。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合肥市市长张庆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未来投资仍是合肥发展的“火车头”。
但从产业上来看,其二产和三产,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皆在全国省会城市十名开外,这说明合肥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未来发展合肥,体量的增加应该不是一个重要因素,转型和质量的提高是更重要的方面。”安徽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说。
为了寻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安徽省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增长源工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驱动发展。湖北则正在实行工业倍增计划和服务业升级战略。
但另一方面,一季度经济增速跃升至中部省会第一的太原,其固定资产投资也同步跃升至六省会首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投资决定了速度。而对于已经减速的中部来说,如何摆脱这种“投资依赖症”,应是转型中绕不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