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跛脚效应”未改:转融通亟待扩容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随着近来股指的持续反弹,市场人气也开始逐渐复苏,融资融券的业务量也水涨船高,截至上周五,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逼近2000亿元的整数关口,融券余额也达到接近40亿元的水平。“两融”业务近年…
随着近来股指的持续反弹,市场人气也开始逐渐复苏,融资融券的业务量也水涨船高,截至上周五,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逼近2000亿元的整数关口,融券余额也达到接近40亿元的水平。
“两融”业务近年来取得跨越式发展,但“融资业务占绝大部分”的不平衡发展状态,仍然是A股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之一。
从监管层推出融资融券业务的初衷来看,其本意更多的是希望增加一个市场做空的渠道,从而对冲A股市场此前只能单向做多的制度缺陷,但从推出该业务数年之后的结果来看,其目的显然并未达到,制度设计中的一些缺陷反而使得A股单向做多的趋势有所加强。
这一点可以从目前“两融”业务的业务量中得到充分体现,融券余额仅为融资余额的2%,使得“两融”业务在股指涨跌过程中双向平衡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就目前来看,由于业务规模的扩大,在股指上涨的过程中,融资业务对股指的助涨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融券业务由于体量持续低迷,使其在股指下跌过程中助跌作用很难发挥。“两融”业务的“跛脚效应”也愈加明显。
就其根源而言,融资融券业务由于受到券商自身持有的资金和券源的限制,使得券商更乐意突出融资业务,融券业务难以成为其业务推广的主攻方向。尽管投资者有的时候存在通过融券业务进行无风险套利的机会,但由于融券标的券源的匮乏,只能被迫放弃这种市场机会。
从A股市场历史来看,股市从来不缺乏资金,只要有市场行情,场外资金就会蜂拥入市,融资业务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股指上涨的弹性而已。但对融券业务而言,其可以通过卖空机制的发挥,使得市场对个股的估值更为合理,避免市场非理性的上涨。对于近来持续大幅上涨的创业板(行情股吧买卖点)而言,融券业务如果能够提供持续的票源,相信其估值要达到目前的高位,难度将成倍增加。而正是“两融”业务这种“跛脚”的现状,才使得A股市场热炒小盘股、概念股的恶习延续至今。
正是看到“两融”业务未能有效发挥双向平衡的“价值稳定器”作用,监管层才于去年底开始试点“转融通”业务。虽然该业务的实质与融资融券并无明显差异,主要在于极大地拓宽融资和融券的来源和渠道,使得业务本身的功能能够顺利实现。目前,限于“转融通”试点范围有限,其实际作用也尚未体现。
对于“两融”等券商创新业务,市场各方一直期待能够加快推进,从而能够更加顺畅地从多空两方面合理评估A股市场的价值,推动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改变A股历来“牛短熊长”的运行态势,也使得投资者追求复利增长的财富之路更为平坦、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