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经济结构持续恶化 不改革无出路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宏观经济数据增长乏力,结构持续恶化。受到业界热捧的克强指数显示,今年以来克强指数持续下滑,前2个月克强指数为6.12,较去年12月的7.77有所下滑,而3月份则直接降至4.41,4月份反弹到5.17。…
宏观经济数据增长乏力,结构持续恶化。
受到业界热捧的克强指数显示,今年以来克强指数持续下滑,前2个月克强指数为6.12,较去年12月的7.77有所下滑,而3月份则直接降至4.41,4月份反弹到5.17。克强指数受到追捧,主要是因为其真实性,纳入克强指数的工业用电量、中长期信贷余额与铁路货运量无法造假,已经发布的克强指数显示对经济有较准确的前瞻性。
结构恶化反映在,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市场大幅上升,而总体经济依然疲弱,说明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投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到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131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6%,增速比1~3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4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63%。笔者所到之处,几乎处处新城,大项目层出不穷,疯狂到了削山、填海、平坟、迁行政中心的地步。
按照5月14日《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2年9月5日和2012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先后两次集中批准了全国约24个城市的27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项目。经初步统计,已公布基本投资情况的项目共需资金8000多亿元,地方财政负担的资本金在25%~50%不等,资本金以外的大约4000多亿元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行情专区)贷款解决。大量或明或暗的隐性负债难以避免。
不仅基建项目,房地产投资也在大幅蹿升。一线城市地王频现,百城房价连续11个月上涨,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提升至23.1%,新增房地产贷款高达710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占同期各项新增贷款的27%。考虑到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房地产投资与基建投资的叠加,可以显示,中国近两年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投资高峰期。
从电网项目到重化工(行情专区)项目,从新城到轨交,我国的经济不仅没有摆脱投资依赖症,反而越来越依赖投资、依赖房地产了。
结构恶化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生产效率下降货币空转,大量的负债没有换来有效率的资产,我国的负债结构在恶化。
我国4月新增贷款为7929亿元,社会融资总量达到17.75万亿元,M2的增速更是达到16.1%,处于两年来的最高位。根据央行提供的数据,今年1到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共79104亿元,总体而言,远远高于去年的水平,去年同期仅48526亿元,为今年的61%。
社会融资总量上升,流动性泛滥,实体经济增长却不尽如人意。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完成99074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787吨,同比下降0.8%左右。3、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9%与9.3%,增速低于去年,也低于市场预期。考虑到周期性与资源性大型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这一不如人意的数据还没有反映最糟糕的情况。
大量资金有可能的去向是,由于债务纠结许多资金拆新还旧,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了房地产、黄金等市场,甚至转移到海外投资。这一现象背后真正可怕的是,大部分资金不愿意进入产能过剩、消费难有起色的实体经济,而中国的债务泡沫主要依靠社会融资的高息拆新还旧得到缓解。
经济效率下降、产能过剩无法消除、大拆大建成为主流发展模式,我们已经偏离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依靠市场内生动力、提高效率、提高民生福祉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已经到了必须进行全面改革、不改不行的关键时刻。
5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简政放权、发挥市场作用,成为改革的当务之急。简政放权的核心是拆除任何阻挠中国企业、个人经济发展的弹簧门与玻璃门,政府该放的要放,要让所有的微观经济主体发挥活力,政府该管的要管,则是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建设讲信用的法治政府,为全社会建立信用溢价开一个好头。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传统的投资模式走到了债务爆发的临界点,传统的发展模式使中国经济效率越来越低,没有创新,没有市场,没有法治,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全面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