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降息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几何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继美日相继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后,欧元区也再次打开宽松的闸门。5月2日,欧洲央行决定将欧元区主导利率调降25个基点至0.5%的历史新低,这是自2012年7月以来欧洲央行首次降息。此外,欧洲央行还…
继美日相继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后,欧元区也再次打开宽松的闸门。5月2日,欧洲央行决定将欧元区主导利率调降25个基点至0.5%的历史新低,这是自2012年7月以来欧洲央行首次降息。此外,欧洲央行还将边际贷款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0%,存款利率保持为零不变。欧元区此次降息将为欧元区银行每年减少约25亿欧元的融资成本,但是能否真正推动实体经济复苏,实际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疲弱经济数据显示,当前欧元区经济前景面临严重下行风险,并开始影响到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国家。来自欧盟统计局4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CPI从3月的1.7%进一步下跌至4月的1.2%,不及市场预期的1.6%,并创3年(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在此之前,2010年2月的CPI由1.5%跌至1%。数据还显示,欧元区3月失业率升至12.1%的新高,失业人数增至24%,令市场怀疑欧洲央行对经济于下半年开始复苏的预期。显然,欧元区通胀跌至3年低位而失业率却升至历史新高,给欧洲央行再次使用货币政策抑制经济下行提供了空间。
随着欧美日央行的宽松,未来市场流动性会更加充裕,全球竞争性的货币贬值也可能进一步抬头。在实体经济还没有复苏的时候,大量热钱可能再去炒黄金等稀缺资源,黄金价格可能还会再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表报告,警告区内经济有过热风险,认为决策当局应准备快速及果断行动,以防问题不断升级。
从贸易角度而言,欧元区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洲央行降息带来的影响有限。由于受到债务危机影响,近年来,欧洲市场对外购买力明显下降,这也使得中欧贸易出现了负增长。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中欧双边贸易总值1244.1亿美元,下降1.9%。欧洲央行的做法是为了刺激国内需求,但另一方面,欧元的走软反过来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一正一负影响正好相互抵消。
值得警惕的是,在欧美日三大经济体都竞相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下,大量资本会涌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这将进一步加大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压力和难度,这或许才是问题的关键。央行近日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进一步验证了热钱涌入的压力。数据显示,3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7.07万亿元,当月新增2363.02亿元。这也是外汇占款连续四个月增加,表明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升温,跨境资本持续流入中国。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0.7%,其中4月升值0.45%。
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受到资本账户管制,人民币还不是国际货币,所以外币可以兑换人民币,人民币却不能自由兑换外币,大量热钱涌入将增大兑换人民币的需求,人民币升值压力就急剧膨胀。如果人民币被迫升值过快,就会影响到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那么企业利润就会下滑,从而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企业的产业资本就会投入到楼市股市这些赚钱快的投资之中,中国就会出现产业空心化和资产泡沫化问题,产业资本离开实体经济舞台的问题会变得更为严重。
从整体经济环境而言,目前国内宏观政策调控面临着新的压力,尤其是在结构转型上压力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各省近日陆续公布首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其中最少20个省份的GDP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的7.7%,首季工业增长达9.5%,粗钢、水泥、有色金属(行情专区)这些高耗能产业的实物量增长基本上得到恢复,但首季发电量仅增长2.9%。发电量与其他几个数据之间的巨大差别目前需要进一步判断。二是作为经济活动的风向指标,融资数据显示金融系统托媒持续加大,空转问题明显。数据显示,3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103.61万亿元人民币,首季社会融资规模达6.16万亿元,按年增2.27万亿元,属历史上的季度最高值;而首季新增贷款达2.76万亿元,仅次于2009年首季4.5万亿元的天量规模。但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与去年同期比较均出现下跌,显示企业部门并没有很强的投资意愿,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可能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这表明大量的信贷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三是进出口贸易出现异常,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速13.4%,比去年全年水平高7.2个百分点。尤其是2月出口增速超出20%以上,高于市场预期。但今年广交会第一期结束,订单按年下跌2.2%,反映出口市场持续困境。对于目前的经济真实运转情况需要决策部门仔细甄别。
平心而论,当前我们面临两难:一方面外需仍未企稳;另一方面在美元日元等主要货币持续宽松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大,给今年出口企业形成新的压力。不过,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不支持人民币持续大幅升值,可以预期,将来人民币有可能贬值,资金流向不排除突然逆转的可能。这意味着出口企业的人民币升值恶梦将可能结束。因此,在下半年美元可能加速升值的背景下,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对于减少我国经济和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汇率弹性增加可能使出口企业的成本和收益波动增大,进而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这意味着,未来国内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可能将从单向人民币升值转为汇率双向波动的不确定性。
总之,在欧洲央行与美日相继持续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中国当前就是要稳住宏观,保持宏观经济大体的稳定运行。放活微观,放宽企业微观主体的发展空间,具体就是减税、降负、结构转型升级不放缓。
延伸阅读
- 上一篇:降息潮背后的货币战魅影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