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持续正回购“剑指”流动性压力

来源:钢联资讯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据金融时报报道,4月份以来,央行持续在公开市场上回收流动性。央行网站显示,4月18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正回购操作43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75%。如本周再无其他操作,这也…

据金融时报报道,4月份以来,央行持续在公开市场上回收流动性。央行网站显示,4月18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正回购操作43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75%。如本周再无其他操作,这也将是央行连续第九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而此前,4月16日、4月11日、4月9日和4月2日,央行先后几次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正回购操作,期限均为28天,中标利率均是2.75%。

4月份以来的5次公开市场操作都是清一色的“正回购”,此举体现出何种政策意图?“央行连续收紧流动性,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面临国内外两种市场流动性宽松趋势的重合,可能出现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需要积极应对。”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师李建军(微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采访中,有专家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几个值得关注的“怪现象”:一是近期出口增速不低但GDP增速却不高;二是货币投放多但GDP增长却不高;三是货币投放多但通胀指数并不高。其中,仅就货币投放多但对GDP增长的带动作用却不高这一点来看,不排除有部分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在“漂着”或者空转。

有分析指出,经济“偏冷”而货币“偏热”的原因可能还存在多种可能,如较多的货币目前游走于资产特别是地产市场,因此实体经济产品所得货币交易支持的份额减少;货币数据存在一定“失真”——部分存款是因应付季末考核所生,短期又将消失,实际可运用于交易的货币比看到的数据小很多。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排除流动性过多地在金融“体内循环”的风险。

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称,实体经济“贫血”、流动性过多在金融“体内循环”的风险不可小视。数据显示,到今年一季度末,M2余额已达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但我国实体经济“贫血”的状况依然存在,相当多的企业表示目前运营资金紧张。与此同时,数据还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外汇占款方面,从连续两个月的数据看,1月份6000亿元和2月份3000亿元左右的增长规模显然都超过以往月增2000亿元的水平。

“一方面是持续增加的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一方面自去年底以来外汇占款连续3个月上涨,且每月新增额都处于高位,加之人民币近期进入新一轮升值周期从而引发资本流入压力大增,这就使得货币政策在操作上需要首先理顺这些资金。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收’。”李建军表示,当然,在积极收紧过剩流动性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研究资金的去向,力求让资金能进入实体经济。

鉴于当前经济运行的复杂态势以及经济数据“冷热互现”的复杂情况,货币政策在操作上应更加谨慎。而从近期公开市场操作的特点看,央行4月份以来每次正回购的规模都控制在500亿元上下,操作量较为温和,这显示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彰显“中性”的操作思路。此外,中标利率均与上期持平,此举有助于引导市场预期,保持资金价格的基本稳定。

从今年春节过后,央行重启正回购工具的举措来看,管理层对“过热”的警惕一直没有放松。有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转轨过程容易造成经济易热不易冷、潜在通胀压力较大等问题,加之2013年是换届之年,各地举债、上项目的热情高涨。因此,加强流动性管理也就成为保持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前提和题中之义。

“毕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存在推高通胀和经济杠杆率的风险,使最终的去杠杆化过程更具破坏性,对经济的杀伤力更大,这也是有过历史经验和教训的。”上述工行人士表示。

 

延伸阅读
上一篇:金墉:将就城镇化问题与中国加强合作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持续 正回购 剑指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