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中国如何应对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

来源:新华网|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新华网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11日发表题为《中国如何应对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的文章,从去年10月以来,人民币对日本的升值幅度已经超过25%,文章认为如果这一趋势持续,由于日本商品将大…

新华网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11日发表题为《中国如何应对日本新一轮量化宽松?》的文章,从去年10月以来,人民币对日本的升值幅度已经超过25%,文章认为如果这一趋势持续,由于日本商品将大幅“降价”,日本将很可能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相对而言,中国的贸易竞争力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这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以下为主要内容:

“安倍经济学”开始驶上快车道,日本央行4日决定推出新的货币宽松措施,试图在两年之内使其货币基数翻一番,通胀达到百分之2,以刺激长期低迷的经济。本轮量化宽松政策颇具新意,日本央行宣布,用基础货币量取代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作为央行货币市场操作的主体目标,两年内将基础货币量扩大一倍,2014年底达到270万亿日元。日本央行还决定将更长期限的国债纳入收购对象以压低长期利率,同时扩大购买风险资产。

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利率与货币供应量具有着天然的负相关关系,这样的一种联系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失效,这是因为利率不可能为负值,因此央行的宽松存在着一定的上限。但从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改变政策目标的举动来看,由于利率水平已经极低,日本央行开始转换跑道。当然,过度的量化宽松会带来通胀的上升,并带来国债收益率水平的提高,导致量化宽松失效,但日本这样一个长期处于通缩的经济体,似乎并不需要在短期内担心通胀,这也成为了日本央行试图说服市场的一个重要关节。日本新量化宽松的不同之处就是为了改变通胀预期,从而达到刺激投资消费,使日本经济重回持续增长的轨道。

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市场相信日本央行的这一举动存在着可行性,日本股市在日本央行的利率决议后迅速上升,日元开始大幅度贬值,都表明市场相信日本央行能够完成通胀目标,同时日本的主权信用不会破产。笔者也认为,日本对美元的汇率将可能在今年年底达到110-120的水平。

但对于周边的亚洲国家来说,市场对于日本央行政策的正面回应却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为了防止本币对于日元过度贬值,亚洲国家的央行需要积极干预汇市,这意味着本币流动性的大幅增加,从而增加通胀的压力。

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元的升值也就不可避免。在亚洲货币竞相贬值的情况下,美元往往成为干预的工具。另外,美联储官员也积极支持日本的新量化宽松,他们对美元的比值也似乎不关心。这也会加剧美元的强势。而对于欧元、加元,澳元以及新西兰这些崇尚“不干预市场”的货币来说,其货币对于日元的升值就成为了一个大概利率事件。

从去年10月以来,人民币对日本的升值幅度已经超过25%,如果这一趋势持续,由于日本商品将大幅“降价”,日本将很可能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相对而言,中国的贸易竞争力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这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当然,需要作出应对的,首先是人民币的汇率政策。笔者认为,人民币需要真正盯住一篮子货币,而非简单跟随美元。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尽管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币值相对稳定,但由于美元的大幅走强,人民币对于一篮子货币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升值,这从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断升值中也有明显的反映。我们的计算也表明人民币如真正盯住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对美元币值应在6。65左右,而非现在的6.20,人民币已经被高估了。

即便如此,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人民币仍然面临着的升值压力,这又表明中国仍然面临着明显的资本流入。这样的一种反差,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利率水平相对较高,导致了国际资本对于人民币的青睐,更加重要的,则是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性非常小,这意味着持有人民币的风险较小。持有一个低风险的高息货币,怎么看都是一个不错的买卖。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的汇率形成制度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中国央行需要真正盯着一篮子货币,并提高人民币汇率的交易区间,加大汇率波动来抑制资本的单边流入,很多研究也表明了同样的观点。同时,中国央行应该鼓励人民币与其他主要货币的双边直接报价交易,而非通过美元作为中介,这样可以逐步在金融市场上“去美元化”。此外,中国央行也应该多元化自身的美元外汇储备,并通过持有更多的黄金来对冲外汇储备的损失。

总体来看,一个僵化的汇率以及利率体系在国际冲击下将显得较为被动,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加快推进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体系的改革步伐,以此鼓励国内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改善利率传导机制的效率以及有效性,并摒弃过度鼓励出口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传统政策,提高国内资本向外走的意愿,减少资本了流入的压力。从短期政策来看,中国需要在资本账户的开放上真正做到境内外资本双向流动,而不能让资本账户开放改革成为新一轮资本流入的起点。

 

延伸阅读
上一篇:惠誉下调中国本币信用评级引质疑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中国 如何应对 日本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