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美俄 “新三角“关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被认为具有明显的政治含义。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普京第一个打电话祝贺,访问结束后两人也将一起赴南非参加金砖国家峰会并再次会晤。这表明两国领导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被认为具有明显的政治含义。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普京第一个打电话祝贺,访问结束后两人也将一起赴南非参加金砖国家峰会并再次会晤。这表明两国领导人都极为重视新时期的中俄关系,并愿意继续将之保持在高位、甚至是更高的水平上运行。
1979年1月邓小平复出后首次出访选择了美国,宣告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习近平首访俄罗斯,让西方政治学家做出了中国外交“回归保守””等不必要的政治解读,中俄结盟的话题也被再次提起。其实这更多是中国新任领导人处理大国关系的一种方式。2012年2月作为国家副主席访问华盛顿期间,习近平明确提出了中美之间应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但并未得到美国的认真对待。此次高调访俄,既是对当下美国有选择地将战略重心向亚太偏移的回应,也是对连任后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提醒,中国领导人不会受选举政治的影响,在外交上必会做到言行一致。
和三十多年前邓小平访美敲定了新的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开创了中国的全方位外交一样,中国新任领导人也希望积极地调动大国关系为自己的外交难题服务。比如,由于美国对东亚海疆主权争端始终含糊其辞,而年内中美元首将在圣彼得堡G20峰会上会晤,中国新领导人也需要在与美国总统会晤之前确认俄国在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在之前的美国之行中,习近平已经提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想法有赖于美国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尊重。
与冷战时期的中美苏大三角不同,随着各自地位和政策的变化,新的中美俄大三角的形状和内涵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以前的三角是倒置的,苏美是两大顶点,中国是低点,虽然是双方争取的对象,但毕竟要低人一等;现在的三角则是正立的,美国是唯一的顶点,中俄则是地位相当的两个低点,虽然还是低点,但中国的相对地位发生了变化,在三角关系中的主动性和战略空间大大增加。如果我们以双边关系的紧密度来对应三角中连接两个点的边线的长短,就会发现,当中俄关系越加密切,美国作为三角中的顶点,其与两国的落差就越小,三角就越趋向于钝角形状。目前学术界在论述中俄美三角时,都更愿意使用等边三角形的形状,这与中俄关系的紧密度达到了冷战结束后的最高点,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与当初的中苏关系相比的政治现实也是相符合的。
但中俄现在不需要冷战气氛下神话般的“兄弟情谊”,而更多是要保持权力政治下务实的战略协作。这同样与习近平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的精神是一致的。一方面,中俄结盟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在经过了中苏关系的大起大落后,两国政治家已经对与自己的直接邻居在地缘政治上进行合作有了一种非常现实的认知,不指望对方在核心问题上实质性的援助或支持,只是希望对方能继续保持对现状的“超脱”,或者说,不搅局、不帮倒忙即可。另一方面,结盟也违背了三十年前邓小平外交创举的精义。
中俄美三角中,中俄关系越紧密,就越能拉低美国相对两国的高位。但中俄如果无限制接近以至结成“亲密无间”的盟友,那么相对稳固的三角关系就会变成中俄与美国两极对峙的危险局面。这种线性的力量结构毫无疑问是最不稳定和最危险的,绝非中国外交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国际社会最不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