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社评:财富管理走向开放包容与多元
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13年即将来临,这将是基金业大开放、大发展的一年。外面的人走进来,里面的人走出去,基金业的围城正被突破,财富管理行业正迈开走向全面融合的脚步。中国证券报认为,对一些基金公司来说,…
2013年即将来临,这将是基金业大开放、大发展的一年。外面的人走进来,里面的人走出去,基金业的“围城”正被突破,财富管理行业正迈开走向全面融合的脚步。中国证券报认为,对一些基金公司来说,这将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但对另一些基金公司来说,这也许是在诸多诱惑和挑战中迷茫的一年。中国证券报认为,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财富管理行业,才可能孕育伟大的机构投资者,为持有人和资本市场创造真正的价值。
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改后的《证券投资基金法》,新基金法将从2013年6月1日起施行。12月3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直接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这是基金业一系列制度变革的最新一章。
2012年,沿着“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思路,《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等多个新的或重新修订的法规规章相继出台,基金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进入更广阔的投资领域,开启了角逐全资产管理的时代。随着新基金法的颁布实施,新基金发行转向“备案制”也有望在2013年成为现实。
业内呼唤已久的几个主要改革方向,如降低准入门槛、拓展业务范围放宽基金运作限制、放开股权激励改善公司治理,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券商、保险、私募,外面的人将会走进来;里面的人也将走出去,证券类私募业务、PE/VC业务、类信托业务,都将成为基金公司试水新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2012年,可谓是基金变革元年;2013年,将是变革付诸实施,“围城”真正被突破的一年。
从行业全局看,变革将引入源头活水,引入更多人才、资金、业务,基金业有望再次站在大发展的起点。中国证券报认为,对基金公司来说,变革大大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带来更多“活路”与“活法”;变革将显著提升行业市场化程度,带来更多对手,竞争随之更为激烈。可以预言,在行业大发展同时,一些基金公司会加速前行,也有一些基金公司会不可避免地被市场淘汰。
基金公司多数是“好孩子”,习惯了在行政管制与牌照垄断下“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
市场化的海洋需要更强的搏击风浪的能力。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说,要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2013年的基金业急需注入“狼性”。
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更加多元的业务,如何正确地在发展方向上作出战略选择,将成为2013年基金公司重大课题。新业务看上去很美,但也可能是暗含危险的诱惑,让人迷失其间。多元化战略不是每个人都玩得转的,从以往的案例看,死于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比成功者更多。对基金业来说,恐怕也无法完全逃避这样的规律。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也许我们应当更加关注“专注”的意义。事实上,一个开放的有更多选择的市场,恰恰为“专注”提供了可能,正如美国共同基金市场诞生了先锋和太平洋(5.47,0.16,3.01%)投资管理公司这样伟大的专注者。当牌照不再意味着巨大的垄断利润,当专业能力不会被某些所谓的“资源”所抵消,“专注”、“专业”、“创造”这些词语才会呈现出他们的价值,全能型的路径和全牌照才会只是选项之一,而非必须的目标。
在基金业“双向扩容”的过程中,财富管理行业的开放将带来新的资金流入,进一步助推资本市场发展。但较之于资金流入,中国证券报更关注财富管理行业的开放、包容、多元能否促进伟大的机构投资者的形成。如何来定义“伟大”,唯一的标准只能是为持有人和资本市场创造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基金公司以及即将加入“基金”这支队伍的资产管理机构,在分享制度红利盛宴的同时,也应把“回报”当作自己不能忘却的使命。归根结底,赚钱才是“硬道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上一篇:程路:明年一定要防止物价反弹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