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中国应对国际冲击应积极稳增长调结构

来源:钢联资讯|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24日在第四十期经济每月谈上表示,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为我国发展带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产业升级、国际并购和人民币国…

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24日在第四十期“经济每月谈”上表示,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为我国发展带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产业升级、国际并购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

郑新立表示,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发达国家遭受重挫,三五年内难以走出危机的影响。美欧日市场的疲软,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吸纳能力减弱,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的一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危机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关键在于我们从什么角度来分析危机。用什么态度来看待危机,采取什么政策来应对危机。在上世纪90年代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由于我们妥善应对,曾经成功的化危机为机遇,面对这一次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只要应对得当,同样也能够化危为机。”

郑新立提出的机遇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扩大内需的机遇。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商品的吸纳能力减弱,制造一些贸易摩擦,会对我国出口的增长带来一定的阻力,但这也是我国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一个很好的机遇。

尤其是,我国扩大内需的空间很大。首先,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重载列车的运煤专线和城市地铁的建设,需要的投资总额可能要达几万亿。我国人多地少,铁路是一种绿色运输方式,运量比较大。中国当前铁路还不到10万公里,所以加快地铁建设,可以拉动内需,同时为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如果我们用10年或20年的时间建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速铁路的网络,会把中国统一的大市场紧紧地连在一起。

其次,地铁的修建也能拉动巨大的需求,现在建地铁需要形成一个机制,特别是沿线的建筑同地铁可以统一考虑,将对我国的地铁建设设计会更加合理。

再次,加强水利建设。我国水资源短缺,是解决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的一个重大的举措。

最后,加强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城市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搞新型农区建设、社区建设也需要大量的投资。此外,生态建设和环境的治理也需要大量的投资,如果我国在这方面增加投入,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引导银行贷款,可以形成强大的投资需求,不仅拉动当期的经济增长,而且为未来的长远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改善民生的机遇。我国居民消费力需求下降到34%,投资率连续两年超过了最终消费率,前年去年的投资率分别达到了48%和49%,成为历史上最高的时期。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据居民消费率,降低投资率,让广大老百姓的口袋里的钱多一点,特别是中低消费者消费的支付能力增强。通过增加国内消费的支出,提高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来支撑经济的增长。

第三,产业升级的机遇。借助我国出口增长不足的压力,形成一个倒逼机制,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增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自主品牌的产品,能够带动我国产业的升级,现在应当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通过降低它的税负,由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第三产业的税负可以大大下降,从而促使第三产业出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如果我们通过五年的努力,使服务业有一个快速的增长,使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和增加值的比重达到印度的水平,第三产业可以吸纳上亿人就业,这些好事都等着我们一一去实行。还要促进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升级,这样才能落地生根。

另外,要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现在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没有技术,所以要自主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果通过引进技术来发展,就会有着巨大的风险,如我国的光伏产业,几乎是全军覆没,损失惨重。所以一定要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组织产业联盟,由相关的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联合起来,共同来投入,研究的成果大家共享。政府方面,如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应当在组织产业联盟进行技术攻关上发挥组织作用。

第四,国际并购的机遇。当前欧美一些企业,具有比较好的科技资源和国际营销网络。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它们经营面临困难。此时却是我们并购的好时机,可以避免他们的破产和失业,因此也会得到他们的欢迎。而通过并购,将国外的企业完全纳入我国企业的子公司中,这可以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另外,通过到海外投资获取能源资源的更多的勘探权和开发权。到海外去投资,发展加工贸易,带动我国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出口,从而创造出口需求。还可以到国外去承揽工程,扩大劳务的输出。这些都是国际并购的机遇。

第五,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由于美元出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元作为一种主权货币,发行的美元70%在海外流通,现在美联储实行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将美元大量注水,美元的贬值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给我国带来的直接损失是我国外汇储备部分被蒸发,导致外汇储备的损失。但借助这一机会,我国可通过扩大人民币在海外的流通的规模,推进人民币的利率和税率的市场化,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双边互换的规模,鼓励愿意接受人民币的国家进行海外投资。

同时,要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上海要成为国际货币的结算中心,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必须的金融中心。过这些努力,逐步建立起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互相协调、互相竞争,通过这种竞争的关系,迫使储备货币的发行国的政府、银行、央行对币值稳定负责。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江时学:

明年欧元区有望实现正增长

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可能性不大,欧元不会崩溃

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江时学24日在第四十期“经济每月谈”上表示,欧债危机前景应从利弊两方面来看,对中国的影响同样也存在利弊。未来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不大,欧元不会崩溃。

欧债危机前景有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来看,虽然不是很低,但与2009年相比,已经可以明显看出,比重在减少,作为欧元区和欧盟来说,从个别国家来看,如爱尔兰很高,接近94%,德国是欧盟中的老大,他却很低,对此,有学者认为,只要德国好,欧元区的形势就不会太坏。

此外,从今年第二季度来看,德国的经济在保持一定的生产,尽管增长不高,但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据各种预测来说,今年德国增长会很低,甚至出现负增长或者零增长的可能,但明年欧元区有望实现正增长,这是一个比较有利的因素。

其次,欧盟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决心依然强大。最典型的例子是他们签署了财政契约,并表示近期做出更大的努力建立银行业联盟、经济联盟、政治联盟、以及各种各样比较详细的规划,这是一个利好因素。此外,欧洲银行联盟在明年有望也将成为现实,一旦实现,作用将非常大。

此外,欧盟的防火墙在加固。为应对危机,建立两个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及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可能从明年开始,两个就要合并成一个ESM,就是欧洲稳定机制。无论下一步究竟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现实。

再次,在大多数问题上,德国和法国能不能步伐一致很重要。如果两国步伐一致,对于解决欧洲危机是非常有利的。目前来看,两国的关系很好。

同时,欧元区现在已经认识到加强经济治理的重要性。现在在搞强化经济治理,要提高度经济一体化,通过经济治理预防国家随意提高财政赤字,通过程序审核欧元区国家的财政预算,被通过才能进一步实施。如果哪个国家违规,就会给与一定的罚款,这两大措施将有利于未来进一步出现更多的希望。而欧洲债务危机搞私有化,“私人部门参与”计划,现在最高已经达到了74%,这对于我国企业进入欧盟市场是非常有利。

值得注意的是,欧元区反危机战略在发生变化,它们已经意识到片面的紧缩显然不利于经济的复苏,现在已经制定了有关措施来刺激经济发展。可喜的是,爱尔兰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的迹象。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已经并将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欧债危机的解决非常有利。

“不利因素,比如银行业仍然很危险,特别是西班牙的许多银行都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且债务危机不时受到政治危机的影响,有多个国家的政治发生了更迭,而且债务危机的社会成本在加重。此外,欧盟内部如何构建银行业联盟、能否发放债券,如何处理紧缩与增长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部分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江时学表示。

对中国的影响,也存在利弊。江时学表示,理论上来说,不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制约实体经济复苏,从而影响中国的出口。欧洲需求减少,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减少。一个有利因素就是欧洲债务危机搞了好多私有化,江时学表示,这对于我国进入他的市场是非常有利,因为中国企业最近两年在欧洲投资很大。

最后,他认为,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不大,欧元不会崩溃。从严格意义上说,此次欧债危机是因为欧洲的有些国家遇到了危机,而不是整个欧洲陷入了债务危机。

中国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宗良:

财政和货币政策联手化解QE3

针对中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贬值问题,我国需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银行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24日在第四十期“经济每月谈”上表示,美国推出QE3,导致全球主要货币国家争相效仿,或引发全球货币的竞争性贬值。至于对中国的影响,一是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二是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增加。针对上述两点,可通过推进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合理有效,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有机平衡。同时,因美元贬值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面临贬值的问题,需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他认为,美国推出QE3的背景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国的失业率总体上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美国当年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在5%左右,金融危机期间最高达到10%的水平,在2009年2月份之后,基本上在8%以上,其中,非农业的失业人口、失业率在8.1%,这给美国整个出口和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第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美国经济复苏疲软,治理通胀水平比较低。尤其政治上的问题,导致市场对经济预测的势头发生了转变。

第三,美国面临日益逼近的财政悬崖。美国明年面临着财政直接紧缩6000多亿美元的可能,一旦紧缩有一定的幅度,必然伴随经济增长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货币政策上首先有提前的准备。

第四,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欧美之间关系非常紧密,因此,欧洲债务危机必然影响美国。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值得注意,欧洲发生了金融危机,全球的经济不太理想,这时美元成了避险货币,全球的避险货币必然走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希望增加出口的这种措施又无法有效实施,出口必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美国的经济。

至于对中国的影响,一是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二是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增加。针对这两个方面,宗良提出可以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是推进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合理有效,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有机平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稳增长是中国经济的第一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逐步调结构,不能过度强调调结构,没有稳增长,最后调结构也没有办法实现。

其次,针对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面临贬值的问题,我国需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必然通过国际并购这一机遇,推进中、美、欧三足鼎立的货币体系,最终使得相关的货币发行国保持均衡。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

日本对中国市场依赖性越来越高

日本对华贸易依存度是21%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24日在第四十期“经济每月谈”上表示,今后的中日经济关系,取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状况,我国发展得越好,经济方式转变得越好,日本对中国的需求越强,对中国的依赖性就越高。

李薇说,钓鱼岛争端对中日经济关系的影响,从有关数据来看,截止到10月17日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加在一起是6亿3千万人民币。虽然日本对华依赖性比较高,但是从内涵上来看,我国来自于日本的产品可替代性更难一些,我国进口的东西、高端的东西比较多一点。

李薇认为,从相应的行业影响来看,双方的航空业受到的损失也是比较大的。相比来说,日本航空公司损失比中国航空公司的损失要大得多。

从双边贸易额方面来看,日本财务省公布最新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度上半财年(4-9月)贸易逆差达3.2万亿日元,这相当于2540亿人民币。其中9月份的贸易逆差比较高,5586亿日元,创1979年以来同期的最低的水平。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欧美市场疲软,中国经济减速,外需持续减弱的原因,也有日元升级的原因。从贸易结构上来看,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强,这个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李薇同时谈到,钓鱼岛争端对中日经济关系确实有很大的影响,不过从数字上看,贸易依存度是日本对华21%,中国对日本9.4%,日本对华依赖性比较高。 

延伸阅读
上一篇:欧美利空不断或加速热钱入港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中国 应对 国际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