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希·罗斯纳:德国国债可能在半年后崩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随着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延续,欧洲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仍在试图寻找一条摆脱危机、走向稳定,同时又能平衡独立主权国家公众利益的出路,而德国始终被视为支持这一过程的最大金主,德国国债…
随着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延续,欧洲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仍在试图寻找一条摆脱危机、走向稳定,同时又能平衡独立主权国家公众利益的出路,而德国始终被视为支持这一过程的最大“金主”,德国国债也被奉为欧洲资产的“避风港”。
但美国独立金融服务研究机构GrahamFisher总经理乔希·罗斯纳(JoshRosner)却警告投资者,德国国债并非人们以为的那么安全。
罗斯纳8月16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无论德国是否决定撑起一个无竞争力的欧元区,还是坐等混乱的欧元区崩溃,对德国经济来说,代价都十分巨大,这也是造成德国债券投资风险的关键原因。罗斯纳警告称,如果德国再继续“走一步看一步”,德国国债很可能会在未来6到18个月崩盘。
德债不再是欧元区“避风港”
当南欧国家的主权债务让投资者越来越敬而远之,德国国债始终被奉为欧元资产的“避风港”。让市场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今年年初德国国债以负利率拍卖短期国债却门庭若市。
“德国为保护其银行业避免出现资本不足和进一步破产的情况,已经在背后让民众为其银行的资本重组埋单了。其结果便是,德国债务将大幅攀升,而德国经济增长也将显著减缓。这些都是事实。”罗斯纳表示。
他认为,政治领导人等待的时间越长,决策越不果断,德国国债及银行失去它们作为欧洲资产“避风港”这一身份的风险也就越大。
罗斯纳在7月17日曾发布了有关德国国债的白皮书。此后不久,评级机构穆迪便做出回应,下调德国AAA信用评级从稳定至负面。目前的欧债危机已不是短期个别欧盟成员国的资本市场和经济下滑,而是与欧元区长期的架构缺陷息息相关。德国经济潜在的风险与欧债危机有着深刻的联系。
一系列的经济指标显示德国的经济基本面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仅从银行业的角度来看,罗斯纳分析称,德国银行业的整体盈利性并不比欧洲其他国家高。以德意志银行为例,其规模比2006年大了40%,目前已经占整个德国经济的80%,而这家银行的杠杆率接近40倍,几乎比雷曼兄弟倒闭时的杠杆率还高出50%。
“如果看看德国银行业的相对风险敞口、损失拨备和杠杆率的话,德国纳税人完全有理由担忧。”罗斯纳说。
在罗斯纳看来,这些无疑都会推高德国国债的收益率,因为与经济基本面脱钩的德国国债高评级是不可持续的。罗斯纳表示,如果欧洲领导人继续走一步看一步,预计未来6到18个月这一情形将会越来越清晰,德国国债到时很可能会崩盘。
欧元区解体是最昂贵的选择
罗斯纳认为,欧元区未来将面临三种可能情形:欧元区解体、得过且过、政治财政经济深层次一体化。其中,如果欧盟解体,可能会有两种方式:一是整个欧盟达成共识认为没有必要再坚持联盟;另一种是先由某一两个国家退出,从而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成员国逐个离开,最终欧盟不复存在。
在比较了三种情景的成本之后,罗斯纳认为欧元区解体是三个选项中的最糟糕情景。
罗斯纳指出,以希腊离开欧元区为例,姑且不论这将造成别国的难以估量的连锁反应,仅希腊退出对德国造成的损失就高达900亿欧元。更何况,希腊2011年的GDP仅仅占整个欧元区的2.3%。如果把GDP占了欧盟区11.5%的西班牙和16.8%的意大利牵扯进来,这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后果,或许要超出今天大部分人的想象力范围。
无论以哪种途径撤出欧盟,对于德国都是巨大的损失。鉴于德国60%的出口国都是欧盟国家,这会削减出口竞争力,也会减少对外投资,德国的经济靠出口拉动,这样一来给经济带来至少10%的损失,失业率上升,银行业停滞。
在罗斯纳看来,最合适的方法是欧元区建立一个“完全的财政、金融和经济联盟”,但即便如此这也会让德国承担非常大的解决成本,由该国纳税人共同承担。而目前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尽管德国政客们现在拒绝向民众透露他们实际将承担的损失,这样的政治气氛很难支持欧盟实现彻底一体化。而市场总有一天会认识到德国不再是避风港。
延伸阅读
- 上一篇:欧元区:早解体 早解脱?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