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七月外汇占款增量同比下降超八成
来源:经济参考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人民银行14日更新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达256575.17亿元人民币,较上月净减少38.2亿元。如果将今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2988.16亿…
中国人民银行14日更新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达256575.17亿元人民币,较上月净减少38.2亿元。如果将今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2988.16亿元的增量和去年同期23081.06亿元的增量相比较的话,增量只占去年同期的13%,也就是说,前7个月的增量同比下降达八成以上。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在2011年四季度连续3个月负增长后,从2012年1月开始,新增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再次转正。其中3月外汇占款新增1246.36亿元,回升至千亿以上的增长量。不过,进入4月,外汇占款较3月减少605.71亿元,首次出现年内的负增长。5月份和6月份,新增外汇占款量也只是分别达到234.31亿元和490.85亿元人民币。
资金流入放缓已在多重数据中有所体现。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公布的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2012年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59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714亿美元。继去年四季度之后,今年二季度我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再现逆差。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汇占款的负增长和今年以来的连续低位增长主要是受到了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影响。他指出,实际上,从前七个月的贸易顺差增量和FDI增量来看,并没有出现所谓的资金外流拐点,也就是说,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来看,导致资金流入放缓的主要在资本和金融项下的“其他投资”和“贸易信贷”,而这两者,和企业的收付汇以及结售汇行为密切相关。“主要是因为已经形成的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和市场上弥漫的贬值预期,使得企业推迟了收汇和结汇,也就是说,是本该流进来的资金没流进来,并非热钱的外逃。”他指出。
这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公布的上半年相关统计数据也不谋而合。根据外汇局的相关统计,从跨境收付的细项数据看,上半年跨境支付同比增长24%,不过,其中,境外直接投资项下我方拥有主导权的资金流出增长74%,而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撤资、外方投资收益汇出等外资主要撤离渠道的资金流出仅增长15%。
与此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金融动荡加剧的背景下,主要新兴市场普遍出现资本外流、储备减少、本币贬值,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受到影响在所难免。而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外汇储备增长放缓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方向,有利于保持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总体看,只要国内外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全年我国国际收支仍有望实现基本平衡。”该负责人在展望下半年的国际收支形势时表示。他指出,虽然今年下半年国内外继续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但一些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步积累:一是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预调微调政策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二是鉴于世界经济低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压低国内进口成本,下半年我国贸易顺差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三是各主要经济体均将保增长放到了重要位置,相关国家和地区也仍有一定资源和决心防止债务危机走向最坏情形。
在外汇占款持续低位增长的情况下,众多市场人士纷纷预计再次降准的可能性在增大。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张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外汇占款的增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上的资金规模和货币工具操作方向。一般来说,外汇占款减少后将减少本币的投放,继而减小了市场的流动性规模,而央行为向市场补充必要的流动性,就会及时对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进行下调,反之亦然。
不过,赵庆明表示,7月外汇占款下降的规模不到40亿,数量非常微小,这种情况下,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影响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