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明珠”乌梁素海或将消失
来源:经济参考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乌梁素海,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誉。而如今,由于遭到严重污染,导致湖区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乌梁素海,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誉。而如今,由于遭到严重污染,导致湖区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沼泽化进程加快。专家预测,再不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或者治理,乌梁素海10到20年内可能就将消失。
乌梁素海“营养过剩”
从小就生长在乌梁素海边的刘文斌和刘志刚,靠着自然馈赠给他们的这片湖泊生活。丰富多样的各种鱼类,曾经养育着和他们一样的附近2000多名渔民。但如今,这些渔民却不得不放下渔网,离开乌梁素海。
“前几年水质变坏了,鱼根本就绝迹了。那几年已经不能靠打鱼维持生活了,就去下面给人家打工。”刘文斌说。
乌梁素海,蒙语的意思是“杨树湖”,被当地人称为鸟的世界,鱼的乐园。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罕见的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大型湖泊,也是地球同纬度最大的湿地、黄河中上游及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如今,当年草丰水美、鸟鱼争相栖息之景已不见踪影。
记者乘船驶入乌梁素海,只见部分水深不足1米的地方,水草已露出水面,像一团团乱麻在水面漂荡。游船若偏离固定航线走不远,螺旋桨就会被水草绞住,失去动力。湖中芦苇疯长到近一人高,已经覆盖了近一半的水面。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乌梁素海这一重要的生态屏障遭受到如此严重的破坏呢?
200多年前因黄河改道而形成的乌梁素海,处于我国三大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河套灌区。而河套灌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都进入到乌梁素海,这给这个地处干旱地区的湖泊补水的同时也过度补充了氮、磷等“营养”元素。
2008年和2010年,乌梁素海曾经两次大面积发生黄藻,核心区水域被覆盖,引起水体污染,湖区野生鸟类和鱼类的栖息生存受到极大威胁。
“这都是富营养化造成的。富营养化导致水草疯长,那么水里的水草多了,势必要跟鱼类争氧,本身水体里的氧气不足,短时间内鱼类吸收不到充足的氧气,就导致短时间内窒息死亡。”内蒙古乌梁素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兰栓告诉记者,在水质最恶劣的那几年,每年开春,乌梁素海的水面上都会漂着大量的死鱼,这让他们心痛不已。
杨兰栓所说的富营养化,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使得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进入湖内,湖泊水体的肥力增加,大量水生植物过度繁殖。这些植物死亡后沉积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水质恶化。
农田退水成为主要污染源
“乌梁素海造成今天这么大的污染,大部分还是农田退水这个面源污染造成的。”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管理局局长岳继雄告诉记者,乌梁素海从形成以来就是河套退水汇集的地方。
岳继雄说,近20年来,河套灌区每年农药的使用量可以达到1500吨左右,化肥的用量可能超过55万吨。据农业部门测定,可能只有30%的化肥和农药被作物吸收利用了。其余的部分,随着灌溉水的淋洗,一部分渗入地下,另一部分随着水利工程都排到乌梁素海。
汇集在乌梁素海中的河套退水,每年的蒸发量可以达到2000毫升,水分蒸发后,原来水中所含有的矿物质、农药和化肥的残留物等等,不断地沉积、浓缩,加剧了乌梁素海的污染。此外,流域内排放的城镇生活废水及工业污水也是污染乌梁素海的重要原因。
有数据显示,2011年巴彦淖尔市排入乌梁素海5亿吨水,其中,农田退水4.6亿吨,约占总入湖水量的91%,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废水2860万吨、工业污水1614万吨。
如此重要的生态屏障竟然成为废水的排泄通道,难道这些污水没有相应的收集和处理设施吗?
从事环保工作多年的巴彦淖尔市环保局总量科科长郭玉华说,2009年以前,巴彦淖尔市仅临河区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湖周边的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五原县3个城镇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乌梁素海,一度严重污染湖水。2010年8月,巴彦淖尔市7个旗县区全部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流域内92家重点排水企业全部配套了污水防治设施,污染情况开始好转。但对于长期遭受污染的乌梁素海来说,想要恢复遭受污染之前的生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实际上这6个污水处理厂都建得挺好,但是收水率小,因为城市的投资,管网收集率小,实际上咱们的污水处理厂属于大马拉小车。规模很大,但是收的水很小。”郭玉华说。
“根据专家们预测,再不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或者治理,乌梁素海再经历10年到20年可能就消失了,就不存在了。”杨兰栓说。
杨兰栓所言并非言过其实,水草的蔓延疯长,导致乌梁素海每年的沉积腐烂物要抬高湖底将近1厘米,现在的淤泥厚度已经将近40厘米厚了。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乌梁素海面积12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库容为12亿立方米;如今面积仅有29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0.7米,库容仅为3亿立方米。目前,大型水生植物面积已占满乌梁素海面积的72%,湖底正在以每年6-9毫米的速度抬高。
“将来水位变浅了,慢慢可能就要变成一片沼泽,那么沼泽化的后期就是荒漠化,也就是产生了新的沙尘源头。”杨兰栓无奈地说。
海水量严重入不敷出面临沙漠化危险
中国、挪威、瑞典三国的研究成果曾预言,乌梁素海水量严重入不敷出,如果不采取根本性补水措施,满足乌梁素海的基本水量需求,乌梁素海将在10-20年之内完全干涸,面临沙漠化的危险。
鉴于乌梁素海湖区补水来源不足、污染物长期积累、水体污染严重的情况,巴彦淖尔市从2003年开始加大了向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力度,利用黄河凌汛水和灌溉间隙水进行补水,已累计补水7亿多立方米,使水体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为解决水草分隔阻塞,致使湖水流动性差的问题,当地采取以机械化方式收割大型水生植物的方式,转移氮、磷营养盐,并减少生物填平作用,对已退化的湖泊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
“其实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好治理,我们现在每个旗县都建了污水处理厂,污水达标排放,已经见到成效。真正难治理的是农业污染,政府不能强制农民不用化肥。”郭玉华说,当地正在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长效、缓释复合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等方式,努力有效控制和减轻乌梁素海的富营养化。
尽管这些措施使得乌梁素海水质有所缓解,但对于目前富营养化的难题,当地相关部门还是颇为无奈。“如果不加快抢救乌梁素海脆弱的水生态系统,不仅会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会直接影响黄河流域水系的整体生态环境。”岳继雄说,乌梁素海治理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工程,目前综合治理的思路、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技术支撑基本完备,但仅靠当地政府的财政力量很难启动和完成,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