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发力 破解结构性就业难题
来源:中国证券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浙江、河南等地调研时发现,目前不少民工已提前返乡。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和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表示,民工提前返乡除了受经济形势不…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浙江、河南等地调研时发现,目前不少民工已提前返乡。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和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表示,民工提前返乡除了受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它凸显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结构性失业矛盾开始突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保持就业稳定需要财政政策发力,而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速将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技术工仍短缺结构性矛盾显现
中国证券报:温家宝总理日前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更加严峻,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任务十分繁重。局部出现民工提前返乡是不是反映了这个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应如何看待?
范剑平:目前这个现象应该理性看待。首先,此次民工提前返乡的规模比以前金融危机期间要小得多,情况也没有那么严重。其次,就业状况往往是经济运行过程当中较为滞后的指标。在宏观经济刚刚开始下调的时候,并不会马上反映到就业的情况上,等到就业指标受影响了,其实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时候了。
从总体上来看,到目前为止,劳动力工资成本还在上升,虽然比去年升得慢一些。因此,目前局部出现的民工返乡,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市场上技术型的民工还是短缺,普通散工可能随着宏观经济的降温出现返乡情况。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就业都不会是大问题。总体而言,中国不会很快就面对刘易斯拐点,尤其是服务业方面的劳动力短缺仍旧很严重。实际上,目前民工想找工作并不太难,只是有可能找到的工作和自身的技术、年龄不相符。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当中,我们对就业问题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容忍度。如果过度看重某些问题,极有可能像金融危机时期盲目增加投资。
张车伟:民工返乡既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又受国内经济增长趋缓影响。经济增长乏力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但应该看到,此次民工提前返乡大多是个案性质的,远没有金融危机时期严重,也没有达到对整体就业形势构成冲击的地步,但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由于中国的人口红利还未消失,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继续享有人口红利。现在只是普通工人的工资在上升,但还没有达到工人的工资由劳动生产率来决定的阶段。
从一些转移到国内中西部发展的大型代工企业来看,他们仍在给工人加工资。也就是说,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仍有优势。对一些中小型的代工企业而言,由于他们的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工人从事工作简单、劳动生产率较低,劳动力成本上升放大了企业的压力。对这样的企业来说,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已经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服务业实现了较快发展。由于服务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前和今后城市服务业劳动力短缺现象会加重,增加国内服务业就业将成为促进就业的重点。
加强财政支持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证券报:许多民工返乡是因为工地停工或者中小企业倒闭,最近国家在加大对续建项目的支持力度,接下来这些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会不会回升?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专门研究就业趋势,今后是否会有新的政策出台?
范剑平:实际上,所谓建筑工地其实分为两类,即房地产工地和基建工地。今年1-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6.6%,而去年这个数字为32.9%。也就是说,房地产投资增幅缩减了一半,这对劳动力需求尤其是农民工需求有直接影响。同时,今年调整最严重的是基础设施投资,上半年同比增长4.4%,一季度为同比下降2.1%。在这个大背景下,即使是三一重工这样的大企业日子也很难过。
但是,从最近的走势来看,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的情况会好转,比如6月末回升到4.4%。而且,最近国家在加大对续建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也在启动很多新开工项目,相信对基建投资回升会有明显促进作用。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增幅会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建筑工地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回暖。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来看,虽然从6月份的数据来看,住宅新开工项目面积的降幅逐月增大,但是也看到5、6月份的房地产销售开始好转,预计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会有回升趋势,房地产开工量也应随之好转。
值得注意的是,预计下半年出口形势好转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今年的出口形势下滑,有国外的原因,如欧债危机导致欧洲需求不旺;另外,也有我们自身主动调整的因素。一方面,随着劳动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等出口要素价格上升,中国过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优势逐步减弱;另一方面,增加值更高、技术含量更高等国际竞争新优势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我们现在还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因此,今年外贸出口不能寄希望于外国经济形势好转,还是要在国内出口结构调整上下工夫。未来出口增长还会继续,但出口的内容和结构就不一样了,对于以往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的民工来说,找工作的难度也会加大。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专门研究就业趋势,且有关部门自年初以来就对如何稳定就业有了预案,下一步就是选择什么时机出台政策了。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包括结构性减税、减少行政性收费成本等。
无论是应对就业问题还是民工返乡,这一次的解决途径和思路不能像金融危机时期一样。首先,此次的着力点应放在小微企业上。其次,上次的经验证明,货币政策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不大,这次必须依靠财政政策。我国的货币政策空间现在并不是很大,如果大力放松银根,极有可能导致去年的高通胀卷土重来。
张车伟:若从上述两个行业来看,下半年处于这两个行业的民工返乡现象仍将持续,但不会对整体就业产生影响。
具体分析看,部分倒闭的中小企业基本上受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从下半年外部经济来看,欧洲经济仍不明朗,美国经济复苏较慢,外部经济整体仍不乐观。因此,国内外贸企业不温不火的生存状态将持续。
停工导致的民工返乡与国内建筑业有关,而建筑业发展受国内房地产调控影响。应该看到的是,房地产调控仍会继续,意味着房地产建筑业仍将处于寒冷季节。因此,地产建筑业就业减少的状况不会改变。
尽快解决提前返乡的办法应是政府投资创造就业岗位,尤其是加大一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创造就业岗位。比如过去由于劳务输出较多,一些基本建设无法启动,如农村水利设施、道路建设、市政建设等,现在工人返乡,政府可尽快启动此类建设,带动就业。
中央前不久已明确提出将就业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这对政府来说,除了要保持地方经济稳定增长外,还要致力于留住工人、稳定就业。这需要地方政府实施本地就业人员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让本地就业人员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取消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差别。这是稳定当地就业的长久之策。
GDP增速在7%以上就业可维持稳定
中国证券报:经济发展是带动就业的“火车头”。过去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扩大就业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经济增速维持在怎样的水平有利于就业稳定?
范剑平:“十二五”GDP年均增速目标定在7%。制定这个目标,已经对就业和经济增长弹性新的变化进行了充分论证,只要年均GDP达到7%或者更高的水平,就业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由于过去劳动力供过于求,所以过去GDP要到8%以上才能满足就业。现在新增劳动力在不断减少,农村可以向城市转移的就业人数也在降低。而且,目前我国最大的就业压力不在农民工群体,而是新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大学毕业生明显增多,但产业结构升级没有那么快。
张车伟:根据我们的预测,若8%的经济增速不变,就业弹性不断提高的话,在“十二五”期末我国劳动力供需即可实现基本平衡。若就业弹性保持不变,经济增速下降到7%的话,劳动力市场将在“十三五”初期实现供需平衡。
劳动力供需是否能够平衡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取决于就业弹性,就业弹性高,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越强,同样经济增速下就业压力越小;另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增长率,如果“十二五”期间能保持8%以上的增速,那么我国的劳动市场环境就会比较宽松,就业压力就不会太大。
根据预测结果,我们认为,提高就业弹性对实现劳动供需平衡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设定“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率为8%,根据预测,“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率为7%,“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长率为6%,到第十五个五年计划时,中国的工业化将基本完成,经济增长率也将放慢到5%左右。
尽管经济增速在下降,但我认为,从当前情况看,只要“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速保持在7%以上,就业便会维持在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