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合众国:欧债危机的最终出路?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观察欧债危机有三个角度,或者说有三个令人困惑不解的难题。第一,为什么欧洲人总是低估危机的严重程度?第二,为什么危机爆发三年,欧洲人至今也拿不出一个决定性的解决办法?第三,为什么欧…
观察欧债危机有三个角度,或者说有三个令人困惑不解的难题。第一,为什么欧洲人总是低估危机的严重程度?第二,为什么危机爆发三年,欧洲人至今也拿不出一个决定性的解决办法?第三,为什么欧洲人总是把注意力放在纠缠货币金融政策上面,却似乎很不情愿去谈论根本性的改革?
7月6~8日,我到意大利北部美丽小城西耶那参加蒙代尔一年一度的国际货币圆桌会议。与会者包括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美国国务院前副国务卿、哈佛大学教授科伯,法国前财长阿方德利,以色列中央银行前行长弗兰克,花旗银行前任高级副行长、拉美债务危机时代的风云人物罗德斯……还有许多国际经济学领域的著名教授。会议期间,我将上述三个疑问提出来,还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问题实在太大,本文略谈前两个,有时间再谈第三个。
不确定性笼罩欧洲和世界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欧洲领导人总是低估欧债危机的严重程度、传染程度和恶化速度?是有意为之还是人类真的无法预估和评估债务危机和任何金融危机?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决策难题。
以希腊为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初,不仅希腊自己,就是欧盟和德法领导人都异口同声否认希腊需要救助。不到半年就撑不住了,才正式提出救助。此时又说救助资金只需要区区百亿欧元规模,没有什么大不了,还宣称希腊危机三个月之内就会结束。到了2011年7月,希腊和欧盟领导人信誓旦旦,宣称一旦希腊救助方案达成,主权债务危机就将成为历史。殊不知,到2011年11月初,G20戛纳峰会期间,形势急转直下,希腊威胁要搞全民公投决定是否接受所谓“三驾马车”(欧盟、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缩救助方案。
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紧急将时任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召到戛纳训话。希腊和欧债危机顿时成为G20峰会压倒一切的首要话题,世界投资者似乎如梦方醒,知道希腊危机远远不是欧洲领导者们信誓旦旦乐观宣称的那样简单。“三驾马车”软硬兼施迫使私人投资者给希腊削减债务高达1060亿欧元,依然无济于事。今年5月希腊议会大选,反对紧缩措施和退出欧元的呼声甚嚣尘上,全球为之震惊。6月17日再次大选,反对紧缩和威胁退出欧元区的政党没有赢得多数,人们总算缓了一口气。
然而,焦点很快就从希腊转向西班牙。6月初,西班牙和欧盟领导人还坚称西班牙无需救助,不到一个月就撑不住了。时至今日,西班牙问题究竟有多么严重,银行究竟需要多少资金,整个欧元区银行体系受银行危机的打击和传染程度究竟会有多么严重?这些基本问题至今也没有答案。所谓不确定性笼罩欧洲和世界,绝非虚言。问题搞不清楚,决策者就像无头苍蝇,只好到处瞎转。
思想、利益、愿景、行动不统一
第二个问题尤其令人困惑。为什么欧盟领导人至今拿不出一个清晰的、透明的、决定性的、可以让世界人民信赖的危机救助方案?此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蒙代尔圆桌会议上,当我提出此问题之后,科伯教授主动要求回应。依照他的说法,有四个原因导致欧盟领导人提不出一个清晰、明确、有效的债务危机解决方案。
其一,大家对债务危机根源和严重程度的分析估计意见纷纭。既然达不成一致意见,自然也就很难或不可能设计一个真正的解决方案。有人认为危机重点是政府财政危机,有人说是银行体系危机,有人说是竞争力和欧元区内部经济失衡导致危机,有人说是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导致欧债危机,有人说是欧洲中央银行没有履行责任才导致危机,有人则说只有统一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财政政策必然导致危机,有人说欧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本来就不该诞生,危机来临是必然结果,无法避免,有人则说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设计的欧元有天生缺陷,无法弥补。有人说是2003年德国和法国率先违背《马约》对政府债务和赤字规模的限制,埋下了危机的种子,还有人说是德法两国争夺权力才导致危机深化和蔓延。当然,还有人说是国际投机资金和评级机构刻意抛售欧债、打压欧元导致危机,甚至还说是美国阴谋要消灭欧元……各说各话,各有诉求,没有一家之言可以形成共识,于是乎救助方案就只能一拖再拖,至今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和基本方针。6月底欧盟峰会形成三条重要决议,但是离真正解决危机还有很远的距离。
科伯教授说的第二个理由可能最重要。就算是欧元区各国领导人对危机根源和救助方案能够形成一致意见,对于如何分担危机损失和救助负担却分歧巨大。一旦涉及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担,大家就互不相让,总是谈不到一起去,所以救助方案久拖不决。
譬如,是否发行欧洲统一债券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欧洲统一债券究竟按照什么比例来分摊还本付息的责任?按照GDP的比例吗?按照人均收入高低确定一个比例吗?按照目前国债规模设计某种比例吗?谁也说服不了谁。再譬如,是否允许欧洲中央银行无限度入市购买危机国家的主权债券?北欧国家和南欧危机诸国各持己见。以德国为首的西欧北欧各国坚决不同意,不愿意承担未来欧洲中央银行可能出现的巨大损失。南欧危机国家则反唇相讥,说德国等国家是单一货币最大受益者,理应承担危机损失代价。前几日评级机构穆迪大幅度下调意大利主权信用级别,意大利国债融资成本可能大幅度飙升,甚至无法进入市场融资。如此严酷背景下,欧洲中央银行就是救世主了。救世主是高坐云端笑看世界,还是果断出手力挽狂澜?我们只好拭目以待。
其三,欧元区各国对未来欧元发展前景看法非常不统一。德法之间分歧尤其严重。德国坚定主张要尽快迈向财政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甚至最终迈向欧洲合众国。法国既要单一货币,却又不想放弃财政主权和国家主权,法国担心一旦放弃财政主权和国家主权,就将完全受制于德国。其实这才是欧元单一货币区最具有讽刺意义的矛盾。当年密特朗总统决定全力推进单一货币工程,核心目的就是要用“欧元”单一货币制约德国,不让德国重新崛起成为欧洲新主宰。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单一货币结果恰得其反。德国不仅成为单一货币最大受益者,而且成为单一货币最重要的主导者,法国始终居于“小兄弟”地位。法国民众和领导人心里总不是滋味。奥朗德就是以反对紧缩、修改财政条约为口号赢得总统大选。
其四,国内党派之争让危机救助方案不仅难产,而且难以执行,严重损害了市场信心,损害了欧元区的公信力。希腊如此、西班牙如此、意大利如此,某种程度上法国也是如此。党派利益经常凌驾国家利益之上。为了党派选举成功,往往不惜迎合选民非理性诉求,当选后却又无法履行承诺。既失信于本国选民,又失信于全球人民,形成信心危机恶性循环。
上述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思想不统一、利益不统一、愿景不统一、行动不统一。
“欧洲合众国”的可行性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换成经济学者惯用的术语来说,欧元区内部的协调成本太高、交易费用太高、执行成本太高。解决办法听起来简单之极,做起来却难比登天:那就是欧元区各国以联邦制方式,成立欧洲合众国。
不是说笑,欧洲一些人正在抓紧研究美国模式、瑞士模式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模式。今年蒙代尔圆桌会议上,与会者也花了很长时间辩论“欧洲合众国”的可行性。据说欧盟内部也在紧锣密鼓制定具体方案。然而,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对于欧洲的命运,我们所能说的唯一正确的话,就是你真的不知道她会走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