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国家的五个特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6月6日-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京落下帷幕。自1978年召开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后,我国在1995、1999和2006年曾分别召开全国科技大会,…
6月6日-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京落下帷幕。
自1978年召开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后,我国在1995、1999和2006年曾分别召开全国科技大会,成为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刚落幕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什么是创新型国家,有哪些衡量指标?科技体制改革如何推进?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有怎样的机会和挑战?
专访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
“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的创新能力全世界大约排在前十名左右,但是我们的创新发展水平,要远远低于创新能力的排名,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穆荣平看来,我国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并不科学,因此要在2020年将成创新型国家任务艰巨。
他建议,下一步的科技体制改革,应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重点建设一批国立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推进科教结合,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幅度提升科技发展能力;重点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基础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
创新型国家的5个特征
《21世纪》:早在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家就提出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刚刚结束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重提这一说法有何新的背景和意义?
穆荣平:2006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此次重提这个目标,意义在于强调目标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强调社会各界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次科技创新大会的一个变化是,国家将进一步明确规划实施的路线图,比如发改委和科技部牵头,由十几个部委已经完成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正在向国务院报批。这一规划相比“十一五”期间的《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覆盖面更广,表明国家将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全面部署。
《21世纪》:在此次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家提出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这个目标?对这一目标,有没有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到哪些核心的指标?我们如何判断这一目标是否实现?
穆荣平:目前,关于什么是创新型国家,还没有公认的指标体系。但是我认为,创新型国家是指创新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具有5个特征,一是创新体系健全,二是创新能力强,三是创新效率高,四是创新效益好,五是创新环境好。可以设置相应的具体指标。就创新型国家而言,不仅要看其创新能力,还要看其创新发展水平,也就是创新对经济社会的驱动作用。
现阶段,根据我们的研究,国家的创新能力全世界大约排在前十名左右,但是我们的创新发展水平,要远远低于创新能力的排名,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要判断这一目标是否实现,可以直观地去和美国、德国、日本等大国比较,看我们在2020年能否达到他们创新发展的水平。
企业创新能力低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21世纪》:您提到创新发展水平,这让我们想起,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脱节问题,所谓科技与经济社会两张皮的问题,那么,这一问题的症结何在?应当如何解决?
穆荣平: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必须与科技发展目标、科技发展水平和科研活动特点相一致,这也是科技管理体制里面的核心议题。但是我国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并不科学,所以才出现了所谓科技与经济社会两张皮的问题。
未来的改革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革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强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目标导向,加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探索投入规模,鼓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设立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前沿技术投入。二是改革科技评审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评审机制和评审专家信用制度,公开公共财政资助项目评审、进展及成果信息,促进知识共享。三是改革科研绩效评价制度,建立价值导向的科技评估监督机制,分类评价公共财政资助项目,引导科研活动聚焦国家目标导向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创造。
值得指出的是,企业创新能力低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长期面向企业的低水平技术需求,必然会显著降低我国科研体系原始创新能力,影响我国科技界全球视野和与世界先进水平对话的能力。
《21世纪》: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落后主要表现在哪些大的问题?
穆荣平:差距主要有五个问题:一是缺乏世界一流的科学大师和学术群体;二是缺乏持续不断产生重大科学发现和变革性技术成果的能力;三是缺乏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的能力;四是缺乏世界一流的国立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五是缺乏学术传承和科教结合。
企业真正用于研发经费少
《21世纪》:此次科技创新大会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在核心技术上的水平如何?我们的技术对外依存的状况如何?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促进自主创新?
穆荣平:企业创新能力是加快建设面向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目前,我国初步完成了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向企业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的转变。虽然我国华为、中兴通讯研发投入和PCT专利申请量已经名列全球最高1000家企业行列,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产业和企业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薄弱,与现代化强国相比差距更大,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行业领军企业,难以有效吸纳全球创新资源特别是国内科研成果,从而引领我国科研发展方向和人才发展方向。
当前,要建设面向现代化强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必须将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环节,将营造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创新政策环境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将构建原创导向的国家科研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创新资金和人才投入。
《21世纪》:在此次科技创新会议上,国家提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那么您觉得目前企业创新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创新能力不足是否与国家主导的科研体系有关?
穆荣平: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不够是关键,缺乏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创新政策环境是根源。尽管统计上讲企业研究开发支出已经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比例的73%以上,但实地调研发现其中真正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有限,企业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数量和比例很低,难以开展原创性前沿技术开发活动,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究其根本原因是金融、房地产、资源垄断行业等存在大量低风险、少创新、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国内许多行业领军企业进军房地产开发和金融业。因此,借鉴国外成熟经验,适度规定非创新行业利润率,压缩金融、房地产和资源垄断行业的利润空间,是营造创新导向政策环境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