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报告称日本还要再萎靡20年

来源:上海证券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日本经团联的智库21世纪政策研究所上月中旬公布了对全球50个主要国家从现在起至2050年的长期经济预测报告。他们的预测非常悲观,目前在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名列第三的日本,将会下滑至第九。…

日本经团联的智库21世纪政策研究所上月中旬公布了对全球50个主要国家从现在起至2050年的长期经济预测报告。他们的预测非常悲观,目前在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名列第三的日本,将会下滑至第九。日本经济在黑暗隧道里似乎望不见出口

该报告声称,发布这一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正视严峻的现实,思考日本经济今后应向何处去”。基于日本的经济规模仍停滞在20年前的水平,而财政和社会保障已出现危机的现状,所以启动了“模拟2050年及综合战略”这一课题研究,当然报告在为日本的未来展现了极为严峻的前景的同时,也相应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是日本社会多年来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迄今破解无方。目前日本的人口为1.27亿,照目前的趋势,到2050年将会减少20%以上,跌破1亿大关至9700万。而那时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重将高达40%(目前为23.3%),也就是每1.3个劳动年龄人口就要抚养一名老人。由于工作的人即挣钱的人明显减少,购买力自然随之下降,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就更难以生存。由于预计老年人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也将趋于下降,老年人只能不断动用储蓄,这就会使银行的融资能力大为下降,从而无法推动企业的设备投资,由此使生产进一步萎缩。进入本世纪30年代后,日本的人口将显著下降,届时即便由于技术进步而使其生产率与其他发达国家不相上下,经济或仍将陷入持续的负增长陷阱。

21世纪政策研究所的报告为今后的日本设想了四种可能的局面。无论是通过将妇女的就业率提高至北欧水平这一最理想的“改善局面”,还是将生产率恢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基准局面”,日本经济在进入30年代后其增长将戛然而止,如今仍数倍于印度的GDP在2050年将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至于人均GDP更将落后于韩国。第三种局面则是生产率始终无法提高,沿着“失去的20年”的势头继续下滑,从20年代开始便陷入负增长。最后一种局面的前景当然最黯淡,这就是由于政府债台高筑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悲观局面”。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则在几年内便会开始步入持续的负增长。这样到2050年,日本的GDP不仅将被俄罗斯和巴西这些新兴国家甩在后面,同样还会被德国、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超出。

作为智库,不仅要有相关的预测,做出“诊断”,还必须建言献策,也就是要“开药方”。尽管无法妙手回春,但仍要想方设法不让“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21世纪政策研究所的这份“处方”,首先强调整合和盘活人力资源,包括妇女和老年人。

如果让日本的妇女就业率达到北欧国家的水平,则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因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带来的诸多问题。报告呼吁日本引进类似荷兰那样的机制,让妇女既可打短工,也可全天工作。在国际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今,如果劳动力短缺,则走出危机便无从谈起。但欲让家庭妇女走出家庭重返工作岗位,那首先得消除她们的后顾之忧,例如解决入托难这类问题。但增设幼托设施就必须解决场所以及幼儿教师这两个具体问题。如今日本财力拮据,完全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不小难度,从小泉时代入托难就开始困扰日本社会,至今仍没怎么改观。

由于国内市场持续萎缩,能否进一步开拓中国和印度这些新兴国家的市场,对日本是至关重要的。报告因此呼吁日本必须加大自由贸易力度,全力推动农业改革,从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日本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瓶颈,是电力严重短缺。去年3月的强烈海啸冲毁了福岛核电站,众多核电站相继停止运行。由于此前核电所占比重很高,一时半会无法通过火电予以弥补。而诸如太阳能这样的电源成本仍居高不下,如何调整电力结构的问题迫在眉睫。为此该报告呼吁,目前不宜一步去核,应按不同情况,甄别对待。那些运行时间还不长的核电站,经过审核后应允许恢复运行。

为避免出现最糟糕的局面,该报告强烈呼吁全力推动健全财政,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虽然此前野田内阁通过决议,将在2015年使消费税率提高至10%(目前为5%)的议案提交国会审议。但若不能进一步推进财政重建,则政府债务这一“雪球”到2050年将达到6倍于GDP的惊人水平(目前已达2.13倍)。如果财政崩盘,则日本经济的前景将更为黯淡。但健全财政谈何容易,历届政府无一例外都曾高唱“财政改革”这一“主旋律”,但由于此举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难度极大,所以始终是不了了之。就目前民主党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民意支持率来看,野田内阁是根本不具备为此不惜“背水一战”的魄力的。

这真是:日本下滑何时了,世人难知晓。


 
延伸阅读
上一篇:降准利好贷款供给 信贷需求不足呼唤降息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4月份 我国 全社会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