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四川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之谜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1万亿、2千亿、1.5万亿……4年翻一番、3年翻一番、3年翻一番……这两组数据、三对数字分别是四川省2011年的经济总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所取得的成就和历程。其经济增速和…
2.1万亿、2千亿、1.5万亿……
4年翻一番、3年翻一番、3年翻一番……
这两组数据、三对数字分别是四川省2011年的经济总量、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所取得的成就和历程。其经济增速和工业增速双双以15%、22.3%名列全国第二位,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八。
过去的4年,四川省尽管面临着灾后重建的沉重任务和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但仍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成就,不仅全面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还实现了全省经济“转折性、跃升性”的变化。内陆盆地的四川,在遭受8级特大地震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下,是如何实现经济强势崛起的?
在灾难和危机考验下,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四川6个重灾市州就有3个位于四川省核心经济区,分别是成都、德阳、绵阳;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被迫停工,阿坝州多年发展起来的工业基础毁于一旦;全省经济指标急转直下,部分极重灾区经济甚至出现20%以上的负增长。
面对艰巨而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和严峻的发展形势,四川省没有停滞不前,而是扭住“科学发展”不动摇,提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两个“加快”奋斗目标,把“加快”的方式都落脚在“科学”二字上。
汶川县曾经是阿坝州的工业重镇,其间布局了大量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仅水磨镇就有60多家这样的企业。但四川省在决策灾区重建方案的时候,壮士断腕,果断地将这些不达标的污染企业全部关停,并进一步提高了灾区产业规划的门槛。
之后的两年,在灾后重建的紧要关头,四川不仅接连遭遇山洪泥石流灾害,又恰遇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环境迅速恶化。当时摆在四川省委面前的,是要不要调减当年的发展目标、放缓重建步伐。四川省委经过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之后认为,“危机”是“危”也是“机”,危机中也暗含着机会,而且机会稍纵即逝,关键在于能否抓住。因此,四川省委在决断中,目标不仅没有减,反而提出了“巩固回升、摸高起跳”这个更高的发展要求。也就在这两年,富士康、仁宝、吉利沃尔沃等一大批居于产业高端的企业落户四川,达到了“引进一个企业,就是引进一个产业链,形成一个发展带,创造一个增长极”的效果。
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说,四川正是通过做大二、三产业的增量,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而达到量和质的同步提升。
四川省电力供应数据显示,近四年来,四川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低于GDP增速,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用电量也在去年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反映了四川经济结构正从粗放、低附加值、高耗能的传统工业向精细化、高附加值、低耗能型现代工业转变。
产业结构实现调整后,不仅转变了四川经济增长方式,而且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为经济发展注入了驱动力和活力。阿坝州利用灾后重建的机会,淘汰高能耗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民族旅游,打造了一批特色魅力乡镇、精品旅游村寨和幸福美丽村寨,用做大的旅游业代替了过去落后的产业。位于德阳市的东汽则加大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淘汰了一部分火电设备的产能;德阳市顺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其去年的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一半,增速达到23.5%。
由于内在的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提高,其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显现,在三年重建任务基本完成之后,四川经济仍然实现快速增长。去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万亿元,其中仅有800亿元是重建因素,并实现了经济总量15%的高速增长。
在盆地地理环境下,坚持扩大开放变内陆为前沿
作为一个远离沿海的内陆盆地省份,四川省的发展长期受制于地理劣势,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是道出了四川发展的艰辛。
面对地理环境的劣势,四川省选择了更加开放的道路,通过扩大开放站在了世界经济的舞台上。
为了弥补劣势,四川省下大力气进行交通航运的建设。截至去年底,四川省内高速公路和铁路通车、在建里程双双突破6000公里,分别列全国第二位和第四位;成都双流机场已与国内外128个城市通航,并同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机场并列成为国内等级最高的国家级航空枢纽;去年12月25日,10条高速公路和两个港口又同时开工,总投资超过600亿元。以“蜀道难”闻名天下的四川,通过大交通战略,成为今天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在改善基础设施为扩大开放奠定物质基础的同时,四川省还特别加强了政务建设,以超强的勇气按照国际标准打造政务服务,从软环境上凸显开放。
成都高新区按照国际标准探索建立的“一站式企业服务体系”,正在成都市全面推广。高新区设立专门的项目经理,“一对一”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服务,就是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政务服务的体现。2009年7月,世界500强企业马士基高层到成都考察,在乘火车去另一座城市考察的前一晚,突然提出希望拿到一份综合性的投资建议书。第二天,他们回到火车站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郑莉已经在站台,手中攥着连夜赶制的投资建议书。从提出诉求到诉求实现,前后不过12个小时。正是这种高效服务,马士基最终落户成都。
地处四川腹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遂宁市,也大力加强政府建设,通过构建政府机关效能监察网、政务服务热线等方式,营造一个开放、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遂宁市原市长胡昌升说,作为一个西部的二级城市,尤其需要通过政务优化来塑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形象,从而赢得投资者的青睐。经过近四年的发展,这个农业大市已经发展成为电子产业生产配套基地。
许多跨国企业经过比较,都对四川的政务环境深表赞赏。汤继强告诉记者,他曾经参加了英特尔(微博)高管的座谈会,在会上英特尔美国高管感慨地说,美国政府真应该到四川来,学习中国的政务服务。
这种强烈的开放意识和服务精神,也为四川带来了相应的回报。在东部一些省份的进出口贸易额因为金融危机而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四川的进出口却连续三年大幅增长,每年攀上一个百亿美元的台阶。不久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坦承,东部地区的进出口滑下来了,但我们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有西部省份顶上来。
这种开放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一个新的奇观,那就是产业的反梯度转移。汤继强说,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高端产业向发达地区迁移,经济发展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辐射。但金融危机之后的三年来,高端产业却从东部地区不断地向四川迁移,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以四川为代表的西部率先复苏并快速发展。近四年来,富士康、戴尔、阿里巴巴、一汽大众、吉利沃尔沃等一大批中外知名企业落户四川。
在走出危机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过去的一年,既是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四川地震灾区三年重建完成之年,发展形势对于四川来说尤为紧迫。但四川没有满足于求快求大的发展,而且坚决走一条科技创新之路,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和芯微电子是成都高新区的一家仅有200名员工的小型民营科技企业,但近几年在四川科技厅和成都高新区的扶持下,已经成为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专项的承担人,其研发的数据传输技术直逼国际领先技术,在国内外获得了147项专利。
技术的创新也真正提升了四川产业的竞争力和地位。广汉市有一家研发材料的民营科技企业,在电池蓄能材料的研发上有着国际领先的优势,得到科技部、中国工程院的肯定。因为这家企业,由中国电池协会主办、即将于3月底举行的国际电池技术发展峰会,最终选址广汉这个小小的县级市,届时近百位国内外电池制造行业企业家和技术专家将汇聚于此。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彭宇行介绍说,今年,四川省还将通过多种举措来推动科技创新,包括组织实施350项自主创新重点项目、支持已经规划的233个产品的培育壮大、新增战略性新兴产品200项、培育2家企业进入国家创新型企业行列、支持200个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等。
彭宇行说,这些工作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将为四川迈向全国经济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省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海林说,正是由于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对外开放、鼓励科技创新,我们才能在重重危机考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他说:“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是建立在规模扩大后仍然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奠基四川未来发展的基础之上,也是建立在人民群众不断得到实惠的基础之上;这是一种规模与速度双高的跨越发展、总量与质量共增的优化发展、当前与长远兼顾的蓄势发展和富民与强省同步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