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零和团结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有些字眼纯属欧洲大陆人的专利。我们不会听到多少英国人或美国人谈论团结。近来发生的事情显示,团结已然土崩瓦解。这就解释了欧元和欧盟(EU)为何会陷入如此大的麻烦。又过了一周,再贴上了一…
有些字眼纯属欧洲大陆人的“专利”。我们不会听到多少英国人或美国人谈论“团结”。近来发生的事情显示,团结已然土崩瓦解。这就解释了欧元和欧盟(EU)为何会陷入如此大的麻烦。
又过了一周,再贴上了一副膏药。刚刚达成的希腊纾困安排,为欧洲又赢得了一点时间。重要的是——或者说我们在诱导下相信有这么回事——伤口已经麻木。这已经不是头一次了。可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事实是:从全局来看,最新这笔纾困贷款不过是一个枝节问题。
要想让希腊避免灾难性的经济和社会崩溃,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无论希腊留在还是退出欧元区,这两个条件都适用。一是希腊政府要拿出足够大的政治决心,对国家和经济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二是其他欧盟国家出于互惠目的,愿意拿出一笔数量可观的资金,为前几届希腊政府的运行失灵和欺诈行径埋单。
当前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各方是否有可能达成这样一项协议。各种预兆并不令人鼓舞。希腊与其欧元区伙伴国之间恶言相向,背后的原因是双方彼此完全丧失了信任。许多欧洲人——我并非仅指德国人——不相信希腊的政治领导人能信守自己的诺言;而许多希腊人则认为,欧盟帮助希腊化解债务危机的条件是实行严苛的紧缩,其目的不是为了帮该国复苏,而是要实施惩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希腊可以被视为一个例外。该国规模较小,也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多或少地,欧元区其他外围国家都已抓住加入欧盟的机遇,发展成为现代欧洲国家。尽管爱尔兰目前仍麻烦不断,但该国已摆脱了与英国之间的历史纠葛,成为一个充满自信、蒸蒸日上的国家。西班牙满怀激情地接纳了现代事物。而希腊的政治领导人却从未想过要把希腊打造成现代国家。在希腊人看来,欧盟已成为一台“提款机”,而不会启发政治灵感。
葡萄牙也迟迟没有实现现代化。与希腊经济一样,葡萄牙经济也糟糕得一塌糊涂。但该国领导人明确表现出了迎头赶上的决心。因此,信任的“蓄水池”尚未枯竭。欧盟和德国的政策制定者会向你证明,他们把希腊和葡萄牙划分为截然不同的类别。
做出这种划分可没有这些政客和官员们想象得那么容易。希腊之所以受到如此的重视——其产出毕竟仅占欧元区总产出的几个百分点——原因在于,政策制定者们让希腊命运在宏观上昭示欧元区的未来。欧债危机的蔓延不是经济出了问题,而是欧洲政治的产物。
倘若市场已被说服希腊确实是个例外,可能不久之前就已经把希腊隔离起来了。相反,市场已逐渐把希腊看作一次对宏观政治意图的考验——换言之,一场对欧元区团结程度的考验。
恰如巴黎智库NotreEurope近来一项颇有见地的研究所提到的,团结其实有两种。第一种只是简单的交易性安排——即为防范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灾难而设计的共同保单。第二种是奉行明智的利己主义,各国在实施共同的、持久的一体化策略的同时,兼顾本国利益。
欧盟是基于第二层含义建立的。这在60多年前还是相对容易办到的。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恐惧、共同面对来自苏联的威胁,加上美国的刺激,为创始人所称的欧洲一体化进程赋予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合理性。
团结不是梦想将欧洲建成某种联邦的人士们的突发奇想,而是冷静的利益算计的一部分。团结的结果是,法国得以担任政治领袖,德国重建了经济并保持了重新统一的可能,与此同时,意大利得以奔向现代国家,更小的国家能够在欧洲事务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是的,团结也可以激发出一种使人自我感觉升华的高尚的利他主义,但从本质上讲,团结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欧元就是这种国家利益和共同利益联姻的终极表现形式——欧元区各成员国的经济和政治未来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值得将主权空前地集中到一起。只是在促成团结的其他推力——关于二战的记忆、来自共产主义的生死攸关的威胁以及东西分裂的德国——日益减退之际,欧元计划才开始遭遇重创。
为何合作能对欧洲国家更有利,目前仍有很多个理由。最明显的一点在于,欧洲需要在这个主导权日益旁落的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如今的世界上,德国、法国和英国全都太小了。但是,欧洲的抱负——影响贸易规则、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供应,或者促进民主与稳定——中,没有任何一个比维护欧洲和平听起来更加紧迫或更有说服力。
欧洲国家迄今在欧元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直是那种交易性质的零和团结——只有债务国答应某一条件,债权国才会采取行动。你也许会说,这总比根本不团结好吧。迄今为止,欧洲已开始有所行动。但这永远不能圆满地解释,北部国家的纳税人为何应为南部国家的债务埋单,或者南部国家的民众为何应把痛苦的改革视为机遇而不是惩罚。如要进行正确解释,就需要第二种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