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梦醒时分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乐观的美国制造业关于美国制造业未来的争论日益激烈,有持乐观态度者,也有持悲观态度者。但最新研究显示:美国制造业正处于关键时刻,主要生产及政策制定者当前所做的决策将决定美国制造业未…
乐观的美国制造业
关于美国制造业未来的争论日益激烈,有持乐观态度者,也有持悲观态度者。但最新研究显示:美国制造业正处于关键时刻,主要生产及政策制定者当前所做的决策将决定美国制造业未来的竞争力。
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是美国减少贸易逆差的关键。制造业生产力的提高能推动经济增长并提高生活水平,最终促进经济发展水平。
在本世纪初,美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出现了显著下降。一个关键的制造业指标,即出口与进口的比值也在降低。制造业工作岗位数量每年下降4.3%,美国制造业在近十年的衰落有多种原因,如对工厂的资本投资放缓,落后于所需的固定资产更新需求,部分行业的创新滞后,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及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加剧等。但是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拥有很强的反弹潜力。
根据各个领域的情况,报告指出了美国的哪些行业能成为出口商并主导北美市场,哪些能幸存下来但将受到外国竞争者的威胁,哪些行业主要在海外从事生产但仍服务于美国的利基市场。
一是全球领袖产业:航空航天、化工、机械、医疗设备和半导体。这些行业的企业拥有可观的投资规模,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且与客户关系密切,因此具备重要的全球优势。
二是地区领袖产业:食品、饮料和烟草、非金属矿物制品、木制品以及石油/煤。进口的劣势(如将产品运往美国的成本,较长的交货期以及产品安全隐患等)逐渐显现,产品运输要求以及贴近供应基地的需要都将有助于美国制造业的发展。
三是边缘行业:造纸、塑料、电气设备及部件、金属制品、制药、汽车零部件、其他运输设备、车辆组装、印刷和电子产品。这些制造领域面临着来自海外低成本竞争对手的压力。它们能在成本较低的国家大批量生产交货日程较为宽松的产品。
四是利基行业:纺织、服装、家具、计算机设备和电器。这些行业的多数企业已将生产活动转移至国外,剩下的企业则主要服务于高度专业化的小型利基市场。
报告就提升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出了明确建议:吸引最优秀的工人、投资影响力大的集群、加强与墨西哥的合作、简化税收和监管结构。
降低税收和税法的复杂性将使美国制造商与其他领先经济体展开更加公平的竞争,而且这对政府收入的影响是中性的。这一措施还能推动针对新增制造业资产的投资,有望扩大税收基数并增加政府收入。
报告对制造业前景保持乐观。很多资料都表明,美国仍然是强劲的制造业基地。
美国工业化“再复兴”
美国现在正处在工业复苏的边缘。在未来十年内,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将重新在制造业部门找到工作,同时,也急需数以千万计的新就业工作配套生产设施和服务性生产员工。金融部门将会逐渐缩小,与此同时,工业部门将会不断增长。国际收支问题会逐渐消失,税收收入将增加,而税率将会下调。
美国成功再工业化有六个原因:
第一,能源。美国能源丰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能源都匮乏。在制造业部门的相对劳动量下降的情况下,机器使用能源的成本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提取新技术方面,美国有丰富的天然气,也有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还有大量的石油储备,并可以安全提取。在加拿大南部,美国还有巨大的尚未开发的水电资源。随着太阳能技术的提高,在沙漠中产生的电力可以减少美国的整体能源成本。
第二,第三世界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在制造业方面,比起美国,日本有着更大的成本优势,因为日本有着更加便宜的劳动力人口。当日本的劳动力人口进入了中产阶级,这种优势就消失了。这种工作现如今转移到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泰国,但现在这些地方的工人也正在脱离贫穷,想要加入到中产阶级,并要求更好的工资和更安全的工作条件。所以只要我们拥有更高的效率和廉价的能源,我们也不会处于劣势地位。
第三,稀土。一些稀土在美国被发现,主要是在已经关闭了的矿山。现在这些矿山正在重新开放。一旦通过有效和迅速的环保审查,美国将带领世界去生产这些急需的材料。美国将具有生产急需物资的优势。
第四,美国是一个巨大的国家。这意味着美国几乎可以供应所有的东西。这也意味着,当国家的一个地区遭受灾难,其他地区可以不受这个特定灾难事件的影响,并且可以给灾难地区一个重要的援助。
第五,政府资金正在予以支持。政府资金偏向政府要扶持的人和行业,这可能抑制私人投资的影响。
第六,便宜的房屋。金融危机之前,住房的价格普遍超过了收入,我们所有的预算中越来越大的一部分去支付了更多贷款,人们把本来用于“投资”的资金转移到了购买陌生的按揭房屋上,成为了房奴。而现在更加低廉的住房,使得工人的下一代不需要尽其所能地去置业或买房子,这样,就可以使得更多的资金用于再工业化。
我坚信,美国的工业化再复兴道路会蓬勃发展!
重回“美国制造”
过去十几年时间里,制造业工厂的选址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廉价劳动力、迅速扩展的国内市场、人民币汇率以及政府招商引资的巨大投入,使得中国成为毋庸置疑的选择。
然而,如今诸多经济力量的综合影响却在迅速蚕食中国作为北美出口基地的成本优势。同时,美国却由于更加灵活的劳动力以及适应性强的工业部门,正逐渐成为北美大陆消费品的更加理想的生产地。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项分析表明,在2015年左右,北美消费品在美国生产和在中国生产的成本将相差无几。这种转变包含以下原因:
第一,在一般的中国工厂,劳动工资和福利每年增长15到20个百分点,这将极大削减中国相对于美国一些低成本州的成本优势。如果再考虑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因为劳动仅仅在制造业成本中占很小的比重,因此,对许多产品而言,外包给中国的成本节省将会下降为个位数。
第二,对于很多产品而言,当把运输、责任、供应链风险、工业实体经济和其他的成本全部考虑在内的话,在中国生产和美国一些州生产的成本将会相差无几。
第三,中国致力实现的自动化以及其他相关措施并不能够保持成本优势。
第四,考虑到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发展,亚洲地区的消费需求将会急剧增长。跨国公司将会在中国投入更多的生产能力来满足中国以及日益扩大的亚洲市场需求。
第五,生产将会从中国逐渐转移到更低成本的国家,比如说越南、印尼和墨西哥。但是这些国家吸收稍高端环节的制造能力,受制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人技术、生产规模、国内供给系统以及国内政治和产权风险。
全球制造业生产的重新分配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一趋势在不同的行业之间差别很大,加工费用、交通成本、中国的竞争力以及私人企业的战略需求都是影响因素。但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五年中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明显,特别是当公司面临扩大未来生产能力的时候。虽然中国将会依旧是制造业重镇,但美国将会对北美消费品生产有更大的吸引力。
适应中国: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在2009年达到了9520亿美元,2010年也增长强劲。鉴于有利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美国有望实现出口大幅增长的目标,甚至有可能将部分海外生产项目吸引回美国国内。为了解决成本、质量和交付方面的问题,已经有美国制造商开始将海外生产项目转移回国内。
尽管如此,决策者必须首先认识到以下几点,帮助美国制造商应对中国:1.美国当今的贸易赤字并非技术问题。美国经济必须成为一个对开发和制造新产品来说更具吸引力的环境。2.将来技术也可能成为一个问题。美国应协同欧盟、日本和跨国公司制定统一的行为准则,以在跨国公司与新兴市场公司合作时,保护其自身的技术和专利。3.决策者必须与私营部门合作,找出并减少影响美国出口的障碍。4.政策讨论应聚焦正确议题,不要陷入死胡同。5.各公司应致力于创新和削减成本,避免让决策者和企业本身卷入耗时的争论。
制造业出口的增长是美国保持全球竞争优势和削减赤字的关键。制造业复苏有助于推动就业和振兴地方经济。面对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竞争,美国要保持领导地位,就必须进行产品和工艺创新。美国的决策者必须营造氛围,在推动制造业增长的同时保护美国的创新和技术。
延伸阅读
- 上一篇:货币的水闸再次开启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