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扩张加快 能否与当地融合成关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欧债阴影下的欧企之危,可能是中企之机。从年初潍柴集团宣布以3.74亿欧元收购意大利游艇集团法拉帝,到昨日三一重工宣布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混凝土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中企走出去正在加快。…
欧债阴影下的欧企之危,可能是中企之机。从年初潍柴集团宣布以3.74亿欧元收购意大利游艇集团法拉帝,到昨日三一重工宣布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混凝土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中企“走出去”正在加快。2011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累计投资600.7亿美元,其中并购方式为222亿美元。
不过,普茨迈斯特数百工人因担心失业在公司总部的示威,以及中水电公司工人在苏丹被绑架事件,也提醒中国企业出门要当心。《纽约时报》说,中国向世界上一些最动荡的国家派出越来越多的工人,而不是培训当地的工人,“这种做法有时能更快见成效,但也会造成与当地人的疏离,从而置中国工人于危险的境地”。
走出去之后,如何更好地与当地融合而不是疏离,确应未雨绸缪。例如,中国企业在非洲承包市场习惯采取低价策略,他们竞争优势强,当地业主也能少花钱,但对同业的冲击,也会埋下隐患。中国工人听指挥,能吃苦,所以企业喜欢多用,但这对当地就业的贡献自然就不够。诸多两难,一时未必有万全之策,但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与当地人关系,并不足取。
全球化时代,企业很容易把世界想象成是平的,一“链”(全球供应链)赢天下;但正如营销专家John Quelch等在近著《一切皆在本地》(All BusinessIs Local)中指出的,绝对不能忽略作为物理空间的本地的作用,消费者选择大品牌,是因为它在当地也是最好的,他们信任那种根植于他们社会、社区的“本地化连结”。
希望中企越走越远,也希望他们在当地越走越近。
延伸阅读
- 上一篇:罗奇: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