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或走向宽松 多机构预测今年信贷超8万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进入2012新年首月,信贷闸门已然松动。1月9日,深圳某大型银行的信贷经理表示,他正为2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寻找价优客户。而另一股份行人士透露,该行今年欲释放数百亿元的小微企业信贷量,同…
进入2012新年首月,信贷闸门已然松动。
1月9日,深圳某大型银行的信贷经理表示,他正为2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寻找价优客户。而另一股份行人士透露,该行今年欲释放数百亿元的小微企业信贷量,同比增速超过100%。
这些看似没有关联的迹象,共同佐证了一个现象持续一年的信贷偏紧局面正得以改观。1月8日,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47万亿元,同比少增3901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8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低于2010年。
“今年的货币投放量应不会低于去年的7.5万亿,社会融资总量一定会超过去年。”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近日接受本报专访时说。
综合中金公司和其他多家券商的预计,今年信贷规模估算在8万亿-8.5万亿,上半年会稍紧,下半年逐步宽松。
中短期贷款占比近80%
信贷松动的迹象,在去年12月份就已显现。央行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405亿元,同比多增1823亿元,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多家券商估测该月信贷投放在6000亿左右。
全年看,去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58.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人民币贷款余额54.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8%,比11月末高0.2个百分点。
财政存款的释放和年末突击拉存款,助推了贷款增长。东方证券分析师金麟推算,因央行公布的全年“财政性存款减少300亿元”,去年12月份财政存款释放超过1.3万亿元。
银行贷款的短期化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企业贷款。去年,住户贷款增加2.4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51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0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7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0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2亿元。
“企业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包括票据)占比接近80%,达到了历史高点。”一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12月份当月的非金融企业贷款数据未公布,从11月份看,中短期贷款占比是77%。在他看来,短期贷款的快速增长与银行贷款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的结构调整有关,而中长期贷款增速乏力则预示经济体投资欲望仍较低。
但深圳一银行高管认为,贷款短期化还与银行追逐高利率的冲动有关,短期贷款可以迅速重定价,银行可顺势提高贷款利率,扩大利差收益。不过,这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具体到各商业银行,部分银行的信贷投放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我们行受存贷比、资本充足率限制,投放量没有那么大。以分行看,去年信贷增速仅8.9%,而200亿元的新增贷款中,有一半的量都是短期票据融资。”一家股份行深圳分行副行长告诉记者。不过,该分行利润情况非常好,新增利润80亿元,增速约45%。据其称,去年没有完成预期信贷计划的银行不在少数,但受益利差提高,利润都不差。
预期新增信贷8万亿
货币政策定调于“稳增长”打头的稳健策略,刚闭幕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加大中小企业扶持,都使得市场预期2012年信贷政策将走向宽松。
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接受本报专访时认为,今年财政政策会相对积极,比如结构性减税等,货币政策会稳中求进,目前保持中性,由于担心CPI反弹,不会太松。宏观形势需要继续观察,如果上半年经济增速仍然在下滑,下半年货币可能会逐步宽松,全年投放量估计超过2011年。
中金公司估测,2012年银行存款增速为13%-14%,新增贷款估计将在8万亿左右。即使受投资放缓、外需疲弱的宏观环境影响,较低的票据贴现余额也足以让银行用足贷款额度。
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承兑汇票贴现余额仅为1.5万亿,占承兑汇票余额的比例仅为23%,显著低于历史正常年份的69%,相当于有约3万亿的资产没有体现在银行的表内贷款科目。如果信贷需求出现萎缩,银行可以逐步将这些事实上的“贴现”逐步转回表内贷款科目,以填补贷款额度的空缺。
事实上,即便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需求受限,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也可补位,商业银行正加大力度转向此类资产。
“今年我们的信贷盘子中不少要投到小微企业。”某股份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该行的小微信贷余额400多亿,新增量200亿元,今年该行分派了300多亿元小微信贷任务,占零售贷款量的大部分,增幅近100%。
1月7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2年监管工作会上指出,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宏观调控政策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完善优化信贷结构的体制机制。对于小微企业,银监会将积极推进机构准入、存贷比考核、资本计量以及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的差异化监管政策“落地”。
但受惯有经营模式和路径依赖影响,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并不容易。“比如,现在银行短期贷款占比上升,在出现重定价机会时,如果过于看重贷款利率定价高低,定得越高将来死得越快,今年弄了一批边缘化的企业,明年可能就得自尝苦果。”一股份行高管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