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未来几年应“紧货币、宽财政”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今年的宏观政策目标具有特殊性,不是单纯的‘保增长’和‘控物价’,而是促进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近日召开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
“今年的宏观政策目标具有特殊性,不是单纯的‘保增长’和‘控物价’,而是促进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近日召开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如此表示。
李稻葵指出,从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看,未来几年政策取向都应实行“紧货币、宽财政”。
经济增长将“软着陆”
紧货币宽财政?
李稻葵预计2012年经济增长将实现软着陆,即从去年9.2%左右回落至预测的8.4%左右,通胀水平也将回落至2.96%左右。
“2012年也是房地产市场的关键之年,房价今年会呈现软着陆态势,即交易量有所下降,价格趋于回归。”李稻葵表示,“同时广义货币增速会落后于预期,货币信贷也将呈现软着陆。”
去年12月的意外降准,让市场嗅到了政策转向的味道,这一宽松的“萌芽”是否会在今年继续成长?
李稻葵指出,由于目前整个货币存量比较高,高涨的存量货币对整个经济而言始终是潜在风险,他建议未来几年宏观政策取向应该是“紧货币”加“宽财政”,从而保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
据统计,我国目前货币存量占GDP比重180%左右,远远高于日本的160%水平、欧元区70%水平和美国65%水平。
“应加快财政体制改革,财政政策积极性体现在积极的改革,不是简单扩大或减少赤字。”李稻葵说。
“担心货币超发,等于忽略了中国货币和物价关系的复杂性。处于高位的存准率、巨大的央票规模和房地产的所吸附资金,沉淀了约40万亿元人民币,真正流到实体经济里的货币不足存量货币的60%。”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说。
资产证券化防范系统性风险
在7日闭幕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多次强调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
对此,李稻葵指出,整个金融体系未来若干年的主要任务是防范系统性金融的风险,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一定要稳健运行,特别是大量理财产品要纳入监管范畴。
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管理措施,李稻葵认为首先应加强监管,即控制银行的规模,其次是推进资产证券化,让投资者进行监督。
“逐步研究如何把银行部分资产证券化,缩小其规模并将其资产对接资本市场,是未来必然方向。”李稻葵说。
“但银行坏的资产如果证券化,等于把银行的风险向社会转嫁,所以要控制掌握好这个平衡。”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对此指出,“资产证券化不能成为化解银行风险的核心手段。”
昨日刚刚闭幕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央行将参与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关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等监管准则的制定,推动相关标准执行。探索我国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方法手段,积极探索开展金融机构开业管理、营业管理和综合执法检查、综合评价工作。
延伸阅读
- 上一篇:融资规模或超13万亿元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