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存准率属微调 稳增长需顾及物价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本周宏观经济经历了一番大喜大悲。11月30日,央行突然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第二天开盘沪指便放量上涨。然而,12月1日中国官方PMI公布后,所有人都大跌眼镜——PMI指数不仅跌到荣枯线以下,…
本周宏观经济经历了一番大喜大悲。11月30日,央行突然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第二天开盘沪指便放量上涨。然而,12月1日中国官方PMI公布后,所有人都大跌眼镜——PMI指数不仅跌到荣枯线以下,而且49%的数据还是自2009年初以来新低。
存准率下调是否意味着决策层看到经济超预期下降的前景?明年稳增长会取代抗通胀而成为调控首要目标吗?中国经济还有哪些长期的“地雷”可能会被踩响呢?《每日经济新闻》邀请三位经济学家为大家解析以上问题。
对话嘉宾
黄益平巴克莱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曹远征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降存准率难支撑政策转向说
NBD:存准率下调并不意外,但市场普遍预测是在明年初,从时间上,央行此次下调存准率超出预期了,这是为什么?
鲁政委:下调的时点早于预期,可能因为11月29日股市暴跌触发的。当然,政府不会因为股市的变化就做出某项政策,考虑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市场对即将公布的国内经济数据的担忧,我觉得未来避免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对经济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影响,央行作出这种反应可以理解。
曹远征:经过一轮的调控,中国的通胀水平已经出现明显下降,货币政策具有适度放松的条件;加上国内经济出现下滑的迹象,而且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已经达到了21.5%的历史高点,这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增长;另外,国际社会一直认为经济的强劲增长是全球经济走出衰退的主要途径,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将和国际社会一道,通过鼓励增长共同应对全球经济衰退。我认为央行下调存准率肯定意味着紧缩货币政策的结束,但是紧缩结束不代表就会转向宽松。
黄益平:其实现在更多层次上,我们的货币政策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很大差别。以前我们看M2或银行信贷总额,而央行现在更关注社会融资总量。区别就是,第一,国内外资本流动越来越多,资本流动对国内流动性是有影响的。也就是说,这两个月流入的钱少了,国内流动性的增长就不是像过去那么快,这时候央行做一些调整,调存准率也好,其他的公开市场操作也好,可能是为了保持相对比较稳定的流动性总量,不一定是宽松。
第二,我们现在的表外资产业务增长越来越多,比如说理财产品、信托等。这些最近几个月一直在下降,10月份信贷增长有所加快,有很多人认为是全面性的宽松开始,我觉得可能还不是。因为表外资产下降,信贷必须上升,这样才能保持社会融资总量的相对稳定,所以,看上去很多调整,但也可能仍然是微调。
不可低估通胀的影响
NB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明年的调控取向大致是什么?
曹远征:2012年宏观经济的总基调是保持不变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当然会有部分微调。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货币自由化会加速。
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要通过财政的扩张来支持投资的扩张。中国的投资,一个是出口部门,另一个是房地产部门。出口这块,世界形势不太好,今年广交会的订单就不太理想。房地产积压也比较严重,这很可能对明年的投资形成一个很大的影响,而房地产部门又是整个经济部门中关联链条最长的,上到水泥、钢材,下到床上用品,维持房地产这一块就很重要了。民间不愿意投,政府就投,于是保障房建设会加速,它是在维持一定的投资规模。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财政政策肯定是积极的,而且会在积极的基础上更偏积极一点。
与此同时,货币政策是稳健的,虽然央行下调了存准率,但是我们认为并不是政策转向,货币政策依然是稳健的。
鲁政委:明年还是会提物价、增长与结构三块内容。我认为应该是“两稳一调”,即稳增长、稳物价和调结构。如果提保增长,可能会给人全力以赴的感觉,这不符合目前中国经济的现状,因此用“稳”字更加柔和。而中国通胀水平目前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但是绝对价格还是很高,所以对于物价还是需要稳定,而不会因为物价正在下降,就不提物价的事儿。
至于稳增长会不会位置更加核心,这个应该说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在明年的前两个季度,但大规模刺激不会有,明年三季度时中国的经济可能就已经被撑起来,因为目前遗留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保障房建设等,已经足够撑起中国经济。到明年下半年,为防范风险,货币政策可能还将维持一个中性偏紧的状态。
明年需谨防系统性风险
NBD: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下行,有说法是“未来经济增速回调仍将平稳,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不大”;也有人认为“是很多系统性的风险正在与增长的动力并存”,如何分析增速下行的原因?
曹远征:中国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这个转型就是从过去出口导向型和投资内需型转为消费主导型。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是在旧的火箭在减弱的时候,新的火箭还没有点燃,消费和内需还没有点燃,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这就是短期的宏观经济形势。
此外,剩余劳动力不再充裕,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性问题。由于这个拐点的出现,劳动力不再形成供给。如果劳动力工资上涨,那么物价就不会太低。
黄益平:官方统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借贷为10.7万亿元,实际可能更高一些,这些钱大部分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到期的贷款基本上都无法归还,因此只能允许这些项目进行贷款展期或者重组。问题是过去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有约30%~40%来自土地出让,现在房价下跌,地价已经不保。地方政府缺乏财力,有可能令部分地方融资立马变成不良贷款。
影子银行业务的规模大致在10万亿元,他们其实是对银行业务的补充,问题是他们的发展并不规范,一旦个别项目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普遍的赎回。投资项目出现财务困难,不可能与银行毫无干系,况且银行往往是这些直接融资的中介。
政府应对大致有三种可能性:一是像过去那样视民间借贷、影子银行如洪水猛兽,现在有风险,再度大举打压;二是顺应市场发展,大力推进金融改革;三是大幅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以吹起新的泡沫缓解短期痛苦。第一条路其实已经很难再走,第二条路应该最有利于长期发展,而第三条路有诱惑力但最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