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破“三无”信贷面临六大“考点”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定向宽松政策正在逐步实施,部分银行也借势追加了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然而,企业要获得银行的支持并不容易,缺少抵押资产、担保机构和信用仍是眼下银行的担忧所在。业内人…
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定向宽松政策正在逐步实施,部分银行也借势追加了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然而,企业要获得银行的支持并不容易,缺少抵押资产、担保机构和信用仍是眼下银行的担忧所在。业内人士认为,小微企业在银行信贷上有与生俱来的弊端,金融支持仍需多方努力。
“三无”困境
茶商林雁松在行业摸爬滚打了近10年,对银行贷款的评价只有一个字——“难”。
“自2001年起,我就到了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做批发生意。10年的时间内,先后因资金困难,跑去银行贷款三次,但都因为资质不够被银行回绝。”林雁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想找银行贷款的企业太多了,银行一般很少理会(小微企业)。
按照他的说法,通过银行来融资,往往会落得“一头热”的尴尬境地。“银行贷款都有严格的限制,小微企业很难跨越门槛。”
“要做抵押贷款,小微企业没有足值的资产抵押;要做担保贷款,没有担保机构愿意为小微企业担保;要做信用贷款,小微企业又存在信用低的问题,这“三无”难倒了小企业。”林雁松表示,他每次遇到资金困难时,只好四处找亲朋好友“借钱”。在马连道茶叶市场,福建商人之间的拆借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常事。
林雁松还认为,银行贷款其实与朋友之间的“借钱”是一个道理。“生意做得好,借钱就容易点,生意没做好的,能借到的就很少。”
据林雁松介绍,2001年,马连道茶商数量仅200多家,而目前已经扩大到3000多家的规模。当年,他卖茶叶的门店面积也就20多平方米,年销售200多万。如今,他已经注册了天逸茗茶茶叶有限公司,并将门店扩大了10倍,年销售额可达3000万元。
“缺钱,是每个小微企业发展的特性。”林雁松表示,“没有银行支持的小微企业,融资的精力和成本都要高很多。”
“茶叶贸易具有非常鲜明的季节性特点。在每年春秋两季,茶商都需要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做茶叶的采购。如果拿不出资金,生意就没有办法做。”林雁松表示,每年在企业最需要资金的时候,也就是自己最忙碌的时候。
“2000年以前,每年企业采购的茶叶在2万斤左右,购货资金超过300万。但是,往往还没有到新茶上市,企业的存货就已经销售一空了。”林雁松告诉记者,由于资金限制,进货量不足,茶叶的销售以往都有“空窗”。正是如此,他今年计划增加茶叶进货量,资金紧缺问题摆到了他的面前。
今年3月份,林雁松通过福建省茶叶商会平台找到了华夏银行,并于春茶上市前贷到了所需资金。“当时,找到了3个同样做茶叶生意的朋友,通过华夏银行联保联贷产品贷到了款。”林雁松说,那是第一次尝到了贷款的甜头。
六个“考核点”
事实上,在北京马连道批发市场上,还有很多像林雁松一样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获得银行融资。从银行的角度看,为了控制信贷风险,银行处理小微企业贷款申请时,会对企业的各个方面有一个综合考量。
“在信贷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行长樊燕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樊燕明告诉记者,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很旺盛,但如何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银行会从企业信誉、现金流、科技含量、上下游产业链、担保方式及成长阶段六个核心指标来衡量一个小微企业,最终得出能否发放贷款的结论。华夏银行有一套独立的小微企业评级体系,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考量指标,还大大提升了融资效率,该行最快能实现当日放款。
据了解,2011年1月至10月,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小企业新增授信为46.31亿元。其中,中关村园区内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增长尤为迅猛,信用贷款额近15亿元。
另外,樊燕明称,三分贷七分管,银行在放款前,会要求企业将结算业务也纳入银行,让银行和企业在业务上“天天见面”,增进了解;放款之后,将每周与企业有一次沟通,对企业财务进行跟踪,以此降低银行风险。
小微企业一般都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管理方式、经营理念、财务制度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不仅仅是“给钱”,还要从战略咨询、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帮助企业,与企业一同成长。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