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中国不应过早放松货币政策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巴西8月31日宣布下调国内基准利率。分析人士指出,这一举动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不大,中国不应过早放松货币政策,且短期内下调中小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小。
巴西8月31日宣布下调国内基准利率。分析人士指出,这一举动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不大,中国不应过早放松货币政策,且短期内下调中小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小。
用逆回购调节流动性
近期国际金融动荡,有市场人士担忧外部影响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巴西日前意外下调其国内基准利率,而中国经济呈现放缓迹象,中小银行流动性趋紧,引发了市场日前对中国央行可能定向下调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猜测。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此前下调小机构存准率,逻辑是试图以此增加对小企业信贷投放;而当前,在不断曝出小银行风控纰漏的情况下,继续下调小机构存准率的理由已不十分充分。因此,未来选择对小银行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很小。
鲁政委表示,考虑到下半年流动性整体偏紧的格局,逆回购可能成为常态。他建议,改变此前仅对个别机构非公开的逆回购方式,采取面向全市场的公开招标方式,类似财政存款招标。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经济增速与通胀水平是决定货币政策走向的最重要因素。
从经济走势层面看,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屈宏斌认为,尽管在中国调控政策维持紧缩以及外需走弱的影响下,新订单指数继续走低,但未来一段时间有望得到内需支撑。鉴于通胀见顶及经济降温预期,中国货币政策紧缩或接近尾声,15%-16%的货币供应增速仍有助于经济增长保持在9%左右。此外,投资增速尽管可能进一步放缓,但仍有望保持活力,大量在建基建项目以及保障性住房都可以提供支撑。
屈宏斌表示,在经济增长短期无忧的背景下,通胀仍是决策层的关注焦点。由于存在物价高位运行的风险,因而不能过早放松货币政策。央行日前扩大准备金计提范围的政策举措也强调了抗通胀仍然是首要政策目标。
结构性政策大有可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则认为,中国未来仍然应该有“一些加息的动作”。
他指出,中国仍然有必要通过加息来修正实际负利率。当前无论是理财产品还是民间利率已经很高,资金的体外循环严重影响了政策的调控效果。加息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信号,可以起到引导资金回流银行体系的效果。
陈道富表示,货币政策应该在结果上保持相对稳健。既不要放松,也不能进一步趋紧。在结构上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节。
他表示,对于当前中小企业遇到的融资难问题应着重用结构性政策来解决,财政政策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不能因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调整货币政策的整体取向。中国正处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期,当前到未来两三年都不应轻易使用较宽松的货币政策。
来源:中国证券报
用逆回购调节流动性
近期国际金融动荡,有市场人士担忧外部影响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巴西日前意外下调其国内基准利率,而中国经济呈现放缓迹象,中小银行流动性趋紧,引发了市场日前对中国央行可能定向下调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猜测。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此前下调小机构存准率,逻辑是试图以此增加对小企业信贷投放;而当前,在不断曝出小银行风控纰漏的情况下,继续下调小机构存准率的理由已不十分充分。因此,未来选择对小银行下调存准率的可能性很小。
鲁政委表示,考虑到下半年流动性整体偏紧的格局,逆回购可能成为常态。他建议,改变此前仅对个别机构非公开的逆回购方式,采取面向全市场的公开招标方式,类似财政存款招标。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经济增速与通胀水平是决定货币政策走向的最重要因素。
从经济走势层面看,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屈宏斌认为,尽管在中国调控政策维持紧缩以及外需走弱的影响下,新订单指数继续走低,但未来一段时间有望得到内需支撑。鉴于通胀见顶及经济降温预期,中国货币政策紧缩或接近尾声,15%-16%的货币供应增速仍有助于经济增长保持在9%左右。此外,投资增速尽管可能进一步放缓,但仍有望保持活力,大量在建基建项目以及保障性住房都可以提供支撑。
屈宏斌表示,在经济增长短期无忧的背景下,通胀仍是决策层的关注焦点。由于存在物价高位运行的风险,因而不能过早放松货币政策。央行日前扩大准备金计提范围的政策举措也强调了抗通胀仍然是首要政策目标。
结构性政策大有可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则认为,中国未来仍然应该有“一些加息的动作”。
他指出,中国仍然有必要通过加息来修正实际负利率。当前无论是理财产品还是民间利率已经很高,资金的体外循环严重影响了政策的调控效果。加息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信号,可以起到引导资金回流银行体系的效果。
陈道富表示,货币政策应该在结果上保持相对稳健。既不要放松,也不能进一步趋紧。在结构上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节。
他表示,对于当前中小企业遇到的融资难问题应着重用结构性政策来解决,财政政策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不能因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调整货币政策的整体取向。中国正处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期,当前到未来两三年都不应轻易使用较宽松的货币政策。
来源:中国证券报
延伸阅读
- 上一篇:经济缓慢回落 调控稳字当头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