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时代日本对美投资损失的教训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处于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曾有过大规模对美投资的风潮。在此期间,不少日本企业在美国收购房地产、企业、艺术品等各类资产。但在泡沫经济破灭后,为回笼资金,部…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处于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曾有过大规模对美投资的风潮。在此期间,不少日本企业在美国收购房地产、企业、艺术品等各类资产。但在泡沫经济破灭后,为回笼资金,部分日本企业只得低价抛售此前在美所购资产,损失严重。
赴美投资有多重原因
泡沫经济时代,日本资本大规模向海外输出有多重原因。
一是日元大幅升值。美国、日本等国于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后,日元快速升值,在约一年时间内从一美元兑换220日元升值为一美元兑换150日元。日元升值使得进口原材料价格相对降低,扩大了部分日本出口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是日本政府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补贴因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日本政府一改此前实行的紧缩货币政策,增加公共投资,使金融体系内流动性充裕,多数企业现金流较为充足。
三是日本实行低利率政策。低利率政策与日元升值预期引来大量热钱进入日本,这也提高了日本企业的现金充裕程度。但低利率造成利差减小,日本银行为确保盈利需要扩大融资规模。
四是日本制造业企业缺少实业领域的投资选择。日本制造业企业在经过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期的快速发展后,普遍进入平台期,尽管拥有大量现金,但缺乏在实业领域的投资选择。加上当时日本政府进行金融改革放宽了对企业融资、投资的限制,很多企业便将投资的目光转向房地产和股市。
日本企业的资产投资风潮是从日本国内兴起的。日本铁道公司、日本通讯公司、日本烟草公司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陆续民营化,为私营大企业创造了较多投资机会。资产投资风潮先后席卷了住宅、商业楼盘和观光房产(如高尔夫球场及配套房产酒店项目),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东京市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值理论上已可购买美国本土的全部土地。
收购地产、企业和艺术品部分成包袱
由于日本国内市场空间有限,部分资金充裕的日本企业开始赴美大规模收购房地产、企业和艺术品等各类资产。
第一,房地产方面。日本企业收购了大批观光旅游房产项目和商业地产项目。据日本媒体报道,到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投资者在美购买的不动产占美国不动产总量的10%。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三菱财团下属房地产企业三菱地所1989年以约220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位于纽约曼哈顿岛核心位置的洛克菲勒中心。但是,三菱地所始终未能从该项目经营中盈利,直至1995年为弥补巨额赤字而低价出售,以本币计价的亏损额高达800余亿日元。同一时期,日本企业在美国收购的房地产项目大多数经历了类似命运。
第二,企业方面。日本企业在美国的收购并非完全失败。以索尼公司为例,该公司于1989年以数十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电影业巨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尽管这被认为是日本亏损最大的企业并购案之一,收购初期,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曾出现过长期巨额亏损局面。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该公司的经营逐渐走上正轨,近年来的票房收入均在美国主要电影公司排行榜的前列。曾在多国获得良好票房成绩的影片《2012》就出自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对日本而言,控制美国娱乐业巨头,不仅在经济上有利可图,对于“软化”日美民间关系,在美国文化业界占据一席之地,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大规模收购艺术品,是日本企业和富裕阶层这一时期海外投资的又一个特点。当时,日本投资者主要收购的对象包括梵高、雷诺阿等画家的作品、各类古董、宝石和具有投资价值的其他艺术品。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不少日本企业又因急需资金转而抛售此前购入的艺术品。例如,1990年大昭和制纸公司(今为日本制纸公司)名誉会长斋藤了英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购得梵高作品《加谢医生的肖像》,购入价为8250万美元,刷新了油画拍卖最高纪录。但在1997年,该画被转售给一名美国投资家,斋藤家族在这笔买卖中以日元计价的亏损额超过1/3。
在美购买资产宜重视经济收益
记者在东京工作期间曾在日本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美国人同意以四亿美元的价格卖给日本企业一座大楼,但日本买家最后出价6.1亿美元。日方的解释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整座大楼出售价的最高纪录是六亿美元,他们决定打破这个纪录。
日本投资者在美国大量购买资产及上述张扬的态度,引起当时美国社会的很大反感和抵触。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在美收购的资产很多变成经济包袱。有关专家认为,从中得出的教训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很多日本投资者在美购买资产出于非经济目的,未能充分考虑经济收益。当时日本作为“世界工厂”带来的财富及日元升值造成的虚假富裕让很多日本人头脑发热,从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们热衷于购买美国的不动产及各种有较大影响的资产,并没有认真核算未来的经济收益。
二是美国始终防备外资购买其核心大企业。日本学术界在对泡沫经济时期的教训进行反省后,有学者认为,日本企业当时赴美购买大量资产实际上支撑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为美国经济“抬轿”。美国对日本企业试图购买其核心大企业一直抱有强烈戒心,而向日本投资者出售一些传统产业的资产为美国发展新技术获取了大量资金,不仅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在未来的发展中再次抢得先机。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赴美投资有多重原因
泡沫经济时代,日本资本大规模向海外输出有多重原因。
一是日元大幅升值。美国、日本等国于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后,日元快速升值,在约一年时间内从一美元兑换220日元升值为一美元兑换150日元。日元升值使得进口原材料价格相对降低,扩大了部分日本出口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是日本政府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补贴因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日本政府一改此前实行的紧缩货币政策,增加公共投资,使金融体系内流动性充裕,多数企业现金流较为充足。
三是日本实行低利率政策。低利率政策与日元升值预期引来大量热钱进入日本,这也提高了日本企业的现金充裕程度。但低利率造成利差减小,日本银行为确保盈利需要扩大融资规模。
四是日本制造业企业缺少实业领域的投资选择。日本制造业企业在经过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前期的快速发展后,普遍进入平台期,尽管拥有大量现金,但缺乏在实业领域的投资选择。加上当时日本政府进行金融改革放宽了对企业融资、投资的限制,很多企业便将投资的目光转向房地产和股市。
日本企业的资产投资风潮是从日本国内兴起的。日本铁道公司、日本通讯公司、日本烟草公司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陆续民营化,为私营大企业创造了较多投资机会。资产投资风潮先后席卷了住宅、商业楼盘和观光房产(如高尔夫球场及配套房产酒店项目),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东京市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值理论上已可购买美国本土的全部土地。
收购地产、企业和艺术品部分成包袱
由于日本国内市场空间有限,部分资金充裕的日本企业开始赴美大规模收购房地产、企业和艺术品等各类资产。
第一,房地产方面。日本企业收购了大批观光旅游房产项目和商业地产项目。据日本媒体报道,到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投资者在美购买的不动产占美国不动产总量的10%。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三菱财团下属房地产企业三菱地所1989年以约220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位于纽约曼哈顿岛核心位置的洛克菲勒中心。但是,三菱地所始终未能从该项目经营中盈利,直至1995年为弥补巨额赤字而低价出售,以本币计价的亏损额高达800余亿日元。同一时期,日本企业在美国收购的房地产项目大多数经历了类似命运。
第二,企业方面。日本企业在美国的收购并非完全失败。以索尼公司为例,该公司于1989年以数十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电影业巨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尽管这被认为是日本亏损最大的企业并购案之一,收购初期,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曾出现过长期巨额亏损局面。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该公司的经营逐渐走上正轨,近年来的票房收入均在美国主要电影公司排行榜的前列。曾在多国获得良好票房成绩的影片《2012》就出自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对日本而言,控制美国娱乐业巨头,不仅在经济上有利可图,对于“软化”日美民间关系,在美国文化业界占据一席之地,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大规模收购艺术品,是日本企业和富裕阶层这一时期海外投资的又一个特点。当时,日本投资者主要收购的对象包括梵高、雷诺阿等画家的作品、各类古董、宝石和具有投资价值的其他艺术品。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不少日本企业又因急需资金转而抛售此前购入的艺术品。例如,1990年大昭和制纸公司(今为日本制纸公司)名誉会长斋藤了英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购得梵高作品《加谢医生的肖像》,购入价为8250万美元,刷新了油画拍卖最高纪录。但在1997年,该画被转售给一名美国投资家,斋藤家族在这笔买卖中以日元计价的亏损额超过1/3。
在美购买资产宜重视经济收益
记者在东京工作期间曾在日本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美国人同意以四亿美元的价格卖给日本企业一座大楼,但日本买家最后出价6.1亿美元。日方的解释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整座大楼出售价的最高纪录是六亿美元,他们决定打破这个纪录。
日本投资者在美国大量购买资产及上述张扬的态度,引起当时美国社会的很大反感和抵触。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在美收购的资产很多变成经济包袱。有关专家认为,从中得出的教训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很多日本投资者在美购买资产出于非经济目的,未能充分考虑经济收益。当时日本作为“世界工厂”带来的财富及日元升值造成的虚假富裕让很多日本人头脑发热,从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们热衷于购买美国的不动产及各种有较大影响的资产,并没有认真核算未来的经济收益。
二是美国始终防备外资购买其核心大企业。日本学术界在对泡沫经济时期的教训进行反省后,有学者认为,日本企业当时赴美购买大量资产实际上支撑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为美国经济“抬轿”。美国对日本企业试图购买其核心大企业一直抱有强烈戒心,而向日本投资者出售一些传统产业的资产为美国发展新技术获取了大量资金,不仅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在未来的发展中再次抢得先机。
来源:经济参考报
延伸阅读
- 上一篇:佐利克:加强与中国合作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