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成:中东北非动乱蔓延的经济学启示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经济全球化不容出现“短板”
经济全球化不容出现“短板”
从伊斯兰之春到伦敦之夏,全球金融市场今年先后经历了日本特大地震、中东北非国家动乱蔓延、欧债危机、美债危机、标普降级美债以及挪威枪击案包括伦敦动乱、全球股市暴跌等。这些事件似乎没有关联性,但用经济学的词典我们可以找到“同类项”,即:经济衰退,青年人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政客对选票的关心程度远远超过对自身和全球经济的关心等。
当我们感觉到全球经济出问题的时候,最直接的感受是全球股市暴跌,但却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如果我回答:8月的全球金融市场暴跌其实是源于年初的中东北非国家动乱,以及这种动乱仍然在蔓延。有些人可能会说我逻辑混乱,其实按照经济学的逻辑,它们的确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中东北非国家的动乱不仅是政治的传染病,而且像推到全球经济的多米诺骨牌。
当今的世界经济已经全球化,这谁都知道,但这个全球化的版图是由那几个重要的板块所组成,以及这些板块之间的关联性却很有意思。欧洲美国肯定是最重要的两个板块,中国以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板块,还有日本及亚洲经济同样也离不开中国。但全球经济还有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板块,它就是中东北非以产油国为核心的伊斯兰经济圈。何谓全球化,说白了,就是谁也离不开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今天看到全球股市因为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包括中国经济的降温等而发生剧烈地震荡,但仔细地想一想,它们其实都与年初的中东北非国家动乱蔓延相关。
今年初,中东北非国家出现了持续性的动乱,蔓延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这个地区突然间成为全球经济的“短板”和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中东北非很多国家突然间陷入动乱之中,停止了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纷纷下马。这种经济区的突然“停摆”如果是暂时的,可能对其他经济区(板块)的影响可能不大,问题是它差不多已经停摆了大半年,而且越闹越大,牵扯的国家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向该板块的核心地区蔓延,牵连到了叙利亚。不能再轻视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了,因为这个重要地区的经济突然停滞,所有其他板块对它的“预期”产出都一下子变成了“闲置产能”,全球经济受伤害的程度恐怕不止几千亿美元。
不要小看以中东北非产油国为核心的伊斯兰经济,这个版块不仅盛产石油,有的是石油美元,而且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发动机之一。当我们环顾全球各国,能够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的经济区,除了中国,大约就是中东北非。很多人以为,除了少数产油国,中东北非国家大多数是穷国。其实未必,埃及不是产油国,但它的2010年GDP增长率达到了6%,远远超过很多欧洲国家,还有利比亚,叙利亚等,它们其实并不穷,如果按照全民福利水平排队,这些国家要排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前列。
生产要素需要文化和制度做粘合剂
中东北非很多国家经济的最大问题是对石油的高度依赖,以及对欧美经济的高度依赖,有钱的乱花钱,没钱的靠输血,这种单一的经济体最容易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打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这些国家的石油美元在投资品市场遭到洗劫,更由于欧美经济实力的下降使它们再难得到金援,于是经济中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暴露,最终牵连到政治体制。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东北非国家其实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最大的受害者,是全球经济联合体中最先倒下的经济板块。比如突尼斯、利比亚、埃及、叙利亚等,它们的实体经济很弱,吸纳就业的能力很差,更重要的是大量年轻一代没有受过良好的技能教育,有工作岗位也不会干,只能游手好闲,这就埋下了动乱的种子——与8月的伦敦动乱很相似。
经济学常常讲要将各个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相对一些发达国家,很多中东北非国家有将各项生产因素组合在一起的有利条件:首先,它们有钱,也有很多好的待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虽然劳动力的技能差一点,但它们可以将建设项目包给中国这样的国家。这后一个条件是很多欧美国家所不具备的,或者说不愿意。美国为什么很难依靠政府投资刺激经济成长,一是缺乏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更主要的是劳动力成本很高,政府没有那么多钱。而很多中东北非国家相比欧美有着先天的优势条件。
但是,从经济学角度讲,在诸多生产要素中,还要有一种最重要的粘合剂,它就是文化或曰制度设计。什么文化?自由市场经济制度。
中东北非国家之所以在生产要素条件很优越的情况下仍然会爆发动乱,主要原因是“文化”的落后,缺少粘合剂,制度太落后经济。落后可以改革,但改革会导致既得利益集团的失势,因此任何国家的利益集团都拒绝改革,甚至会动用激进的手段维护这种落后。比如利比亚的老卡和中东北非国家的有些领导人就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人物。说老卡等人没有给老百姓办事那是冤枉他了,他也办了不少好事,但却是以独裁的方式,施恩惠的方式,甚至是极左的方式为老百姓办事。只拿钱办好事,却不愿意进行真正的改革,这是老卡最大的败笔。说老卡不改革也不完全对,利比亚是网络很发达的国家,但没有启动经济的民主化,先让国民网络化了,互联网很快就成为揭露利比亚利益集团独裁与腐败的利器,这样的国家岂能不乱。
与利比亚的老卡相比,中东北非的很多国家都差不多,因此所谓的“茉莉花”革命会此起彼伏,一个国家接着一个国家出事情。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经济衰退与动乱一起蔓延
中东北非国家的动乱蔓延速度太快了,持续的时间太久了,影响面越来越宽,现在老卡下台已经没有疑问,很多类似老卡的领导人也很危险。中东北非国家的持续性动乱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我们看到很多中东北非国家的基本建设项目下马,停止从发达国家进口,将中国的劳工遣散回家等。这个巨大的经济板块突然间成为负增长,肯定将延缓全球经济复苏,这就是我们看到后来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相继爆发,包括中国经济也开始减速的外部原因。现在我们批评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的根源是因为其长期的赤字财政以及靠借债维持高福利等,其实,赤字财政未必都是祸水,高福利也不是完全靠债务堆起来的,关键点还在经济的增长率能不能覆盖高赤字,高福利,国家的税收能不能在满足国民的福利开支后还能按时归还欠债的本息。欧洲美国中国都希望扩大出口,但扩大出口的前提是全球其他经济板块具有吸纳其大量出口物资的能力。现在中东北非以及周边的伊斯兰国家突然间歇火了,进口量将大幅度减少,中国的劳工回家了,相关的项目也下马了,对欧洲和美国的进口势必也会减少。这就是为什么欧洲美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明显地减缓的原因之一。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家要平衡地发展,每一个板块都不能成为“短板”,即使出问题,也必须及时的调整——而中东北非国家的动乱已经持续了大半年,影响面已经扩大到大半个伊斯兰世界,扩大到亚洲欧洲美国。不仅影响着经济,还影响着社会,这次挪威枪击案以及伦敦的大动乱,应该说也有中东北非国家的影子。
必须强调,中东北非国家的动乱不仅影响了欧美经济,还对全球经济的另一个发动机中国造成了很大影响。我们知道,仅仅一个利比亚,就使中国直接损失超过1000个亿,而利比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叙利亚又出新问题,其他中东北非国家也可能出同样的问题。中国与中东北非国家过去签订的大量订单都不能顺利履行,而国内与此相对应的大量产能也就成为“剩余”,不能再创造GDP。中国这样的大国,损失个一两千亿是可以承受的,但就怕不断地冒出“一两千亿”,损失叠加且影响持续,难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对这些损失进行覆盖,于是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也会出问题,起码不会像以前那样,再有力量去帮助别人——比如去买出现危机国家的债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高铁出事故不久,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就立即产生共振的经济学原因。
石油短缺恐怕没有此前预计的那么可怕
在分析中东北非国家之所以会出现持续性动乱的背景时我们不能不分析石油因素。首先我们会提出一个疑问:北约为什么要点着中东北非地区的储油罐,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是违反常规的举动。难道它们不怕中东北非国家动乱蔓延不休,导致国际油价暴涨嘛?这个问题很值得深入思考。我注意到,当初突尼斯动乱蔓延到利比亚之后,国际原油价格曾经一度站到110美金之上。但利比亚战事打了小半年后,国际油价不仅没有大幅度攀升,却在近期跌至80美金一桶。这是为什么?有人说,这是因为利比亚问题能够很快解决,而我们看到,在利比亚反动派进入的黎波里之前,国际油价已经大幅度下跌。
经济分析有时候是需要想象力的。当我们看到中东北非国家动乱并没有持续性地推升全球油价时,我们应该想到石油的战略地位在下降;当我们看到,北约敢于一个个的干预中东北非国家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中东北非地区的战略地位在下降。
为什么下降?因为人类可能已经来到了新能源革命的前夜。我思考,如果真如巴菲特老人家所说:美国的电动汽车的技术已经成熟,现在就差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了。我们就可以想到,奥巴马推动经济复苏的王牌是什么。果真如此,虽然油价不会大幅度下跌,起码大涨的预期可以休矣。由于欧美各国深知目前电动汽车研究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可以产业化,因此它们掌握着主动权,想什么时候发动这场革命就什么时候发动。我们假设,欧美各国政府最清楚现在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是否真的已经成熟,是否真的可以大规模替代,因此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全球经济对中东地区的原油依赖度仍然像过去那样越来越高,北约是不敢轻易地对中东北非地区的储油罐国家进行武力恫吓的,现在不仅打了利比亚,还在恫吓叙利亚。这其实是蓄谋已久的——早在很久以前,欧美已经在为中东北非国家出大事做准备了。我还注意到,全球各国已探明储量在近几年有了大幅度增加,比如南美洲,比如俄罗斯,还有海上采油能力的大幅度提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东北非等产油国的战略地位。如果此时欧美国家突然间宣布,未来几年电动汽车将加速产业化进程,我不会感到奇怪。我甚至认为:一场汽车产业和能源产业的大革命即将开始,这才是北约敢在利比亚打持久战并且干预制裁叙利亚的经济学逻辑。
中东北非国家是全球经济板块组合的重要部分,它曾经有着极大的战略价值,但它一年来的持续性动乱已经使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大幅度削弱。这说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战略价值有时候是被自己降级的。可以预计,虽然利比亚的反动派盈了,但已经被削弱的战略地位是很难修复的。但是,利比亚稳定对全球经济肯定是利好,遗憾的是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利比亚。
来源: 钢联资讯
从伊斯兰之春到伦敦之夏,全球金融市场今年先后经历了日本特大地震、中东北非国家动乱蔓延、欧债危机、美债危机、标普降级美债以及挪威枪击案包括伦敦动乱、全球股市暴跌等。这些事件似乎没有关联性,但用经济学的词典我们可以找到“同类项”,即:经济衰退,青年人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政客对选票的关心程度远远超过对自身和全球经济的关心等。
当我们感觉到全球经济出问题的时候,最直接的感受是全球股市暴跌,但却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如果我回答:8月的全球金融市场暴跌其实是源于年初的中东北非国家动乱,以及这种动乱仍然在蔓延。有些人可能会说我逻辑混乱,其实按照经济学的逻辑,它们的确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中东北非国家的动乱不仅是政治的传染病,而且像推到全球经济的多米诺骨牌。
当今的世界经济已经全球化,这谁都知道,但这个全球化的版图是由那几个重要的板块所组成,以及这些板块之间的关联性却很有意思。欧洲美国肯定是最重要的两个板块,中国以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板块,还有日本及亚洲经济同样也离不开中国。但全球经济还有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板块,它就是中东北非以产油国为核心的伊斯兰经济圈。何谓全球化,说白了,就是谁也离不开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今天看到全球股市因为欧债危机、美债危机、包括中国经济的降温等而发生剧烈地震荡,但仔细地想一想,它们其实都与年初的中东北非国家动乱蔓延相关。
今年初,中东北非国家出现了持续性的动乱,蔓延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这个地区突然间成为全球经济的“短板”和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中东北非很多国家突然间陷入动乱之中,停止了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纷纷下马。这种经济区的突然“停摆”如果是暂时的,可能对其他经济区(板块)的影响可能不大,问题是它差不多已经停摆了大半年,而且越闹越大,牵扯的国家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向该板块的核心地区蔓延,牵连到了叙利亚。不能再轻视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了,因为这个重要地区的经济突然停滞,所有其他板块对它的“预期”产出都一下子变成了“闲置产能”,全球经济受伤害的程度恐怕不止几千亿美元。
不要小看以中东北非产油国为核心的伊斯兰经济,这个版块不仅盛产石油,有的是石油美元,而且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发动机之一。当我们环顾全球各国,能够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的经济区,除了中国,大约就是中东北非。很多人以为,除了少数产油国,中东北非国家大多数是穷国。其实未必,埃及不是产油国,但它的2010年GDP增长率达到了6%,远远超过很多欧洲国家,还有利比亚,叙利亚等,它们其实并不穷,如果按照全民福利水平排队,这些国家要排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前列。
生产要素需要文化和制度做粘合剂
中东北非很多国家经济的最大问题是对石油的高度依赖,以及对欧美经济的高度依赖,有钱的乱花钱,没钱的靠输血,这种单一的经济体最容易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打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这些国家的石油美元在投资品市场遭到洗劫,更由于欧美经济实力的下降使它们再难得到金援,于是经济中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暴露,最终牵连到政治体制。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东北非国家其实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最大的受害者,是全球经济联合体中最先倒下的经济板块。比如突尼斯、利比亚、埃及、叙利亚等,它们的实体经济很弱,吸纳就业的能力很差,更重要的是大量年轻一代没有受过良好的技能教育,有工作岗位也不会干,只能游手好闲,这就埋下了动乱的种子——与8月的伦敦动乱很相似。
经济学常常讲要将各个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相对一些发达国家,很多中东北非国家有将各项生产因素组合在一起的有利条件:首先,它们有钱,也有很多好的待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虽然劳动力的技能差一点,但它们可以将建设项目包给中国这样的国家。这后一个条件是很多欧美国家所不具备的,或者说不愿意。美国为什么很难依靠政府投资刺激经济成长,一是缺乏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更主要的是劳动力成本很高,政府没有那么多钱。而很多中东北非国家相比欧美有着先天的优势条件。
但是,从经济学角度讲,在诸多生产要素中,还要有一种最重要的粘合剂,它就是文化或曰制度设计。什么文化?自由市场经济制度。
中东北非国家之所以在生产要素条件很优越的情况下仍然会爆发动乱,主要原因是“文化”的落后,缺少粘合剂,制度太落后经济。落后可以改革,但改革会导致既得利益集团的失势,因此任何国家的利益集团都拒绝改革,甚至会动用激进的手段维护这种落后。比如利比亚的老卡和中东北非国家的有些领导人就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人物。说老卡等人没有给老百姓办事那是冤枉他了,他也办了不少好事,但却是以独裁的方式,施恩惠的方式,甚至是极左的方式为老百姓办事。只拿钱办好事,却不愿意进行真正的改革,这是老卡最大的败笔。说老卡不改革也不完全对,利比亚是网络很发达的国家,但没有启动经济的民主化,先让国民网络化了,互联网很快就成为揭露利比亚利益集团独裁与腐败的利器,这样的国家岂能不乱。
与利比亚的老卡相比,中东北非的很多国家都差不多,因此所谓的“茉莉花”革命会此起彼伏,一个国家接着一个国家出事情。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
经济衰退与动乱一起蔓延
中东北非国家的动乱蔓延速度太快了,持续的时间太久了,影响面越来越宽,现在老卡下台已经没有疑问,很多类似老卡的领导人也很危险。中东北非国家的持续性动乱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我们看到很多中东北非国家的基本建设项目下马,停止从发达国家进口,将中国的劳工遣散回家等。这个巨大的经济板块突然间成为负增长,肯定将延缓全球经济复苏,这就是我们看到后来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相继爆发,包括中国经济也开始减速的外部原因。现在我们批评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的根源是因为其长期的赤字财政以及靠借债维持高福利等,其实,赤字财政未必都是祸水,高福利也不是完全靠债务堆起来的,关键点还在经济的增长率能不能覆盖高赤字,高福利,国家的税收能不能在满足国民的福利开支后还能按时归还欠债的本息。欧洲美国中国都希望扩大出口,但扩大出口的前提是全球其他经济板块具有吸纳其大量出口物资的能力。现在中东北非以及周边的伊斯兰国家突然间歇火了,进口量将大幅度减少,中国的劳工回家了,相关的项目也下马了,对欧洲和美国的进口势必也会减少。这就是为什么欧洲美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明显地减缓的原因之一。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家要平衡地发展,每一个板块都不能成为“短板”,即使出问题,也必须及时的调整——而中东北非国家的动乱已经持续了大半年,影响面已经扩大到大半个伊斯兰世界,扩大到亚洲欧洲美国。不仅影响着经济,还影响着社会,这次挪威枪击案以及伦敦的大动乱,应该说也有中东北非国家的影子。
必须强调,中东北非国家的动乱不仅影响了欧美经济,还对全球经济的另一个发动机中国造成了很大影响。我们知道,仅仅一个利比亚,就使中国直接损失超过1000个亿,而利比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叙利亚又出新问题,其他中东北非国家也可能出同样的问题。中国与中东北非国家过去签订的大量订单都不能顺利履行,而国内与此相对应的大量产能也就成为“剩余”,不能再创造GDP。中国这样的大国,损失个一两千亿是可以承受的,但就怕不断地冒出“一两千亿”,损失叠加且影响持续,难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对这些损失进行覆盖,于是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也会出问题,起码不会像以前那样,再有力量去帮助别人——比如去买出现危机国家的债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高铁出事故不久,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就立即产生共振的经济学原因。
石油短缺恐怕没有此前预计的那么可怕
在分析中东北非国家之所以会出现持续性动乱的背景时我们不能不分析石油因素。首先我们会提出一个疑问:北约为什么要点着中东北非地区的储油罐,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是违反常规的举动。难道它们不怕中东北非国家动乱蔓延不休,导致国际油价暴涨嘛?这个问题很值得深入思考。我注意到,当初突尼斯动乱蔓延到利比亚之后,国际原油价格曾经一度站到110美金之上。但利比亚战事打了小半年后,国际油价不仅没有大幅度攀升,却在近期跌至80美金一桶。这是为什么?有人说,这是因为利比亚问题能够很快解决,而我们看到,在利比亚反动派进入的黎波里之前,国际油价已经大幅度下跌。
经济分析有时候是需要想象力的。当我们看到中东北非国家动乱并没有持续性地推升全球油价时,我们应该想到石油的战略地位在下降;当我们看到,北约敢于一个个的干预中东北非国家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中东北非地区的战略地位在下降。
为什么下降?因为人类可能已经来到了新能源革命的前夜。我思考,如果真如巴菲特老人家所说:美国的电动汽车的技术已经成熟,现在就差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了。我们就可以想到,奥巴马推动经济复苏的王牌是什么。果真如此,虽然油价不会大幅度下跌,起码大涨的预期可以休矣。由于欧美各国深知目前电动汽车研究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可以产业化,因此它们掌握着主动权,想什么时候发动这场革命就什么时候发动。我们假设,欧美各国政府最清楚现在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是否真的已经成熟,是否真的可以大规模替代,因此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全球经济对中东地区的原油依赖度仍然像过去那样越来越高,北约是不敢轻易地对中东北非地区的储油罐国家进行武力恫吓的,现在不仅打了利比亚,还在恫吓叙利亚。这其实是蓄谋已久的——早在很久以前,欧美已经在为中东北非国家出大事做准备了。我还注意到,全球各国已探明储量在近几年有了大幅度增加,比如南美洲,比如俄罗斯,还有海上采油能力的大幅度提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东北非等产油国的战略地位。如果此时欧美国家突然间宣布,未来几年电动汽车将加速产业化进程,我不会感到奇怪。我甚至认为:一场汽车产业和能源产业的大革命即将开始,这才是北约敢在利比亚打持久战并且干预制裁叙利亚的经济学逻辑。
中东北非国家是全球经济板块组合的重要部分,它曾经有着极大的战略价值,但它一年来的持续性动乱已经使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大幅度削弱。这说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战略价值有时候是被自己降级的。可以预计,虽然利比亚的反动派盈了,但已经被削弱的战略地位是很难修复的。但是,利比亚稳定对全球经济肯定是利好,遗憾的是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利比亚。
来源: 钢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