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复苏:暂时放缓或重陷衰退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日前一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有点儿松软还是开始融化?》一文称,全球范围内,经济正处于两年前踏上复苏之路以来的最低水平,如今的放缓现象只是有点儿松软,还是全球经济复苏开始融化…
日前一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有点儿松软还是开始融化?》一文称,全球范围内,经济正处于两年前踏上复苏之路以来的最低水平,如今的放缓现象只是有点儿松软,还是全球经济复苏开始融化的开端?
文章称,夏天就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身边,但大家的心情却难言明媚。作为利空经济新闻的回应,股市已连跌数周。全球范围内,工厂生产放缓,消费者更趋谨慎。在美国,从房价到新增就业数据,每项数据都疲软。
从成因来看,经济出现停顿应该只是暂时。首先,日本发生的海啸重创该国经济并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尤其影响了4月份工业产出。但统计数据预示下跌的同时,一些更具前瞻性的迹象预示着新一轮反弹。比如,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夏季生产安排显示,美国经济增速按年率计算应至少提高一个百分点。
其次,今年早些时候,油价突然高企造成需求下降。更多的财富正从资金紧张的石油进口国流到坐享其成的产出国。更为昂贵的油价也打击了消费者信心,特别是在美国这个消费大国当中。而且,阿拉伯世界未来的不稳定因素仍有可能令油价再度飙升。不过,目前油价的上行压力正在减弱,虽然美国汽油均价从年初以来已经攀升了21%,但现在已开始回落,这将提振美国购物者的消费信心。
再次,许多新兴经济体为了应对高通胀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国今年5月CPI攀升到了5.5%,印度批发价格指数增长也达9.1%。在一定程度上,增速放缓倒是受人欢迎的迹象,这恰恰说明这些国家的央行正采取行动,并开始取得成效。目前尚无迹象表明,这些政府有“超调”之嫌。当前最大的风险是,对世界经济走弱的担忧,将造成紧缩政策戛然而止。在货币环境依旧过度宽松之下,政府态度若发生转变,可能导致通胀率进一步走高,最终令经济难逃崩盘厄运。
经济放缓或许正是新兴经济体最需要的,但此时此刻却是任何发达国家最不愿看到的一件事。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羸弱不堪。由于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双实施“退出”策略,再加上大西洋两边的政策危机相继显现,经济踯躅不前的危险性更高。
退出刺激政策已是大势所趋。去年在面对类似经济停滞之时,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发行更多货币来购买美国国债,以刺激经济。但本月底QE2将告结束后,美联储表态尚无意愿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准备在7月份再次加息。欧洲各国的预算紧缩政策正在加剧,甚至在美国,刺激政策也可能会让路于财政整顿。
其中一些政策决定是正确的。如果美国潜在通胀率不再处于令人难受的低位或呈下降趋势,那么美联储就有理由停止新一轮量化宽松。从财政角度看,美国也可能无需新的刺激政策。也有一些不是。对工资上涨和经济衰退尚不明显的欧元区而言,欧洲央行不应加息。对美国来说,巨大的危机在于民主共和二党关于中期财政赤字的争论,可能令白宫被迫压缩短期开支,但这却不是美国现在所需要的。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文章称,夏天就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身边,但大家的心情却难言明媚。作为利空经济新闻的回应,股市已连跌数周。全球范围内,工厂生产放缓,消费者更趋谨慎。在美国,从房价到新增就业数据,每项数据都疲软。
从成因来看,经济出现停顿应该只是暂时。首先,日本发生的海啸重创该国经济并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尤其影响了4月份工业产出。但统计数据预示下跌的同时,一些更具前瞻性的迹象预示着新一轮反弹。比如,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夏季生产安排显示,美国经济增速按年率计算应至少提高一个百分点。
其次,今年早些时候,油价突然高企造成需求下降。更多的财富正从资金紧张的石油进口国流到坐享其成的产出国。更为昂贵的油价也打击了消费者信心,特别是在美国这个消费大国当中。而且,阿拉伯世界未来的不稳定因素仍有可能令油价再度飙升。不过,目前油价的上行压力正在减弱,虽然美国汽油均价从年初以来已经攀升了21%,但现在已开始回落,这将提振美国购物者的消费信心。
再次,许多新兴经济体为了应对高通胀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国今年5月CPI攀升到了5.5%,印度批发价格指数增长也达9.1%。在一定程度上,增速放缓倒是受人欢迎的迹象,这恰恰说明这些国家的央行正采取行动,并开始取得成效。目前尚无迹象表明,这些政府有“超调”之嫌。当前最大的风险是,对世界经济走弱的担忧,将造成紧缩政策戛然而止。在货币环境依旧过度宽松之下,政府态度若发生转变,可能导致通胀率进一步走高,最终令经济难逃崩盘厄运。
经济放缓或许正是新兴经济体最需要的,但此时此刻却是任何发达国家最不愿看到的一件事。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羸弱不堪。由于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双实施“退出”策略,再加上大西洋两边的政策危机相继显现,经济踯躅不前的危险性更高。
退出刺激政策已是大势所趋。去年在面对类似经济停滞之时,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发行更多货币来购买美国国债,以刺激经济。但本月底QE2将告结束后,美联储表态尚无意愿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准备在7月份再次加息。欧洲各国的预算紧缩政策正在加剧,甚至在美国,刺激政策也可能会让路于财政整顿。
其中一些政策决定是正确的。如果美国潜在通胀率不再处于令人难受的低位或呈下降趋势,那么美联储就有理由停止新一轮量化宽松。从财政角度看,美国也可能无需新的刺激政策。也有一些不是。对工资上涨和经济衰退尚不明显的欧元区而言,欧洲央行不应加息。对美国来说,巨大的危机在于民主共和二党关于中期财政赤字的争论,可能令白宫被迫压缩短期开支,但这却不是美国现在所需要的。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