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宏调基调未变 货币政策或微调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上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中国物价水平下半年将稳步下降。22日,央行于年内第二次暂停了常规央票发行,为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与此同时,财政部也推迟原定于6月27日招…


上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中国物价水平下半年将稳步下降。22日,央行于年内第二次暂停了常规央票发行,为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与此同时,财政部也推迟原定于6月27日招标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紧缩政策退出的预期正在强化。但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多数专家认为,在宏观基调并未改变的前提下,货币政策未来的调整手段将面临微调,但退出尚言之过早。

流动性注入迹象明显

6月22日,央行于年内第二次暂停了常规央票发行,并着手进行逆回购,为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据央行公开数据初步估算,6月份的最后一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约为1400亿元,随后的7月份约有3720亿资金到期。“如此一来,公开市场资金量稳步增加可期。加上外汇占款及信贷派生存款,未来5周流入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约为9420亿元,平均每周1884亿元。”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分析称。上周,央行实现净投放820亿元,而周一周二央行出手进行了约500亿元逆回购,综合500亿元至800亿元的外汇占款以及200亿元左右的信贷派生存款,盛宏清认为,上一周内央行注入市场流动性超过了2000亿元。

受商业银行高度紧张资金面的影响,财政部日前宣布,将原定于6月27日招标发行的5年期地方政府债券,推迟到7月11日与3年期债券一起发行。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朱琰表示:“基于6月份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紧张,推迟发债也是考虑到7月份市场状况稍微好转的情况下,对发行方招标有利。”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自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商业银行存准率后,15日,7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由14日的4.1592%飙升至6.1825%,随后一路“高歌”,在23日升至最高点即9.0708%。从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来看,受商业银行20日上缴存款准备金的影响,当天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举跳升至6.955%,上涨了2.97个百分点,在6月22日达到最高值,即7.47%。“这些数据在客观上就表明市场资金面十分紧张,并且短期流动性仍偏紧。”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6月24日,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和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开始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4日7天银行间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收8.41%,较23日下降63个基点;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7.03%,较23日下降30个基点。“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迹象。”一位银行间市场交易员分析称,近期外部逐利资金进入银行间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当前高度紧张的资金面,但银行本月底将面临日均存贷比考核及半年度考核,即使备好资金银行也不愿意轻易融出,因此短期内资金价格可能还将维持高位波动的态势。

宏观政策基调未变

6月2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称,目前中国物价总水平在可控范围内,预计下半年将稳步下降,并表示有信心今年内控制物价上涨。再加上此前央行的央票暂停发行,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紧缩政策退出预期正在强化。

“下半年中国PPI将回落,通胀压力将明显下降。CPI预计在年中见顶,下半年到年底将逐步回落到4.4%上下的水平。”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汤云飞表示,经济下滑速度将加快。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将会放缓,“下半年(我们判断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可能不得不转向相对宽松。”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5月份的情况来看,房价增速已经出现了回落的迹象,虽然物价仍将在6、7月份冲顶,但更多的是受前期因素的影响。李慧勇认为,宏观调控需要打一定的提前量,因此,现在可以考虑择机退出目前的紧缩政策,“至少不能进一步紧缩。”他说。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周日在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几个月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但也面临着通胀压力的问题,对此中国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现在说退出还为时尚早,现在正是控制通胀的关键时期。”国泰君安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迅雷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对于宏观基本面的判断并没有改变。他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外汇占款进一步增加,未来中国应当通过采取手段增加出口人民币结算来对冲外汇占款。

货币政策或微调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频繁的存准率的调整引发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显现,下一阶段,央行将更多的通过其他工具来对流动性进行调节。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周日在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目前我国的货币流动量已经偏紧,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的一刀切政策会造成结构上的误伤,很可能会引起一些企业的资金链产品供应量的断裂,会造成企业停产工人下岗。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基于数量紧缩会对货币供求关系产生破坏,料下一步人行加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节奏会适当下降,或以加息手段取代”。

“控制通胀仅靠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不够的。”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针对管理通胀,相对于数量型工具而言,价格型工具(加息)更为有效,因此,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央行可以考虑使用利率工具来对流动性进行调整,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则应当根据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状况进行。

“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将出现两个转向,一是从总量控制转向结构性控制,二是由从紧转向维稳。”李迅雷则表示。

“中国银行业短负债长资产的久期结构导致其流动性较为脆弱,个体银行对存款流失的耐受程度不高,因此即便系统整体没有流动性风险,但结构性的流动性不足可能导致系统资金成本大大上升。”中银国际研究员孙鹏认为,随着数量型紧缩减弱,若通胀保持在较高水平,央行可能采用加息手段。“目前储蓄存款流失加快更增加了加息的必要性,我们预期今年还有2次加息,其中一次为非对称加息。”

来源:经济参考报
延伸阅读
上一篇:温家宝:货币和信贷供应已恢复到正常水平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基调 未变 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