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全球经济阶段性疲软 亚洲增长放缓非坏事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全球复苏仍将继续
全球复苏仍将继续
以保罗·希尔德为首的野村全球研究团队指出,近期,全球经济的确出现了增长放缓的迹象。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并且有迹象显示中国经济放缓,因此,外界日益怀疑,这一轮历时两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即将出现动摇或是转入更糟糕局面。
但希尔德认为,这样的担忧并不必要。该行依然认为,和之前预期的一样,经济复苏进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颠簸和坑洼,但并不会跌落深沟。而近期对世界经济构成冲击的因素包括:中东局势动荡、上半年的“迷你”高油价冲击、欧债危机、日本的地震海啸和核危机以及美国的自然灾害,等等。
但尽管如此,野村依然维持对全球经济的增长目标预期,即2011年和2012年将分别增长4.2%和4.5%。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了5%。
希尔德表示,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两大支柱来看,复苏的前景依然正面。这两大支柱一个是处在金融危机中心的发达经济体,一个是中国和印度等基本面更为强劲的新兴经济体。
野村认为,不管是从发达世界还是新兴经济体来看全球经济,都没有理由预期经济会逐渐减速,更不用说负增长,经济的自然、自我加强的状态是扩张而非衰退。
就美欧而言,尽管美国和欧洲面临着增长的“结构性逆风”,但除非发生重大的外部冲击和国内政策错误,否则经济将继续扩张。事实上,除了因自然灾害而重陷衰退的日本以外,其他发达国家都正在复苏。并且,野村的日本经济学家预期,由于重建支出的影响和供应中断因素的消退,日本经济将出现强劲的V型反弹。近期美国也遭遇了自然灾害,并受到了日本供应链中断的连锁影响,但在未来几个季度,美国应该会从部分的重建需求和日本经济活动的正常化中受益。
同样的,新兴市场也不会出现持久的增长下滑,而更加强劲的基本面和很多国家的充足“政策弹药”,让新兴经济体更难陷入衰退。当然,这并不是说新兴经济体没有面临政策挑战和下行风险。短期而言,决策者面临着在不引发投资增速过度下降的情况下预防和处理经济过热和通胀的挑战。而近期新兴市场的经济放缓,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出这一挑战的存在。
和去年一样,今年全球经济面对各种冲击也表现出十足的韧性。野村预计,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并且将逐渐重拾一些失去的动能。
亚洲增长放缓并非坏事
对于外界较为关注的亚洲,野村的研究团队认为,近期有迹象表明,亚洲经济体正在步入“阶段性疲软”状态,不过这种疲软应该是暂时性的,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有利的,因为这会让经济有所“降温”。
野村认为,亚洲经济增长面临的部分逆风已经开始消退,本地区的货币状况仍然普遍宽松,政府还有很多财政“弹药”,而且库存水平较低。野村预期,从今年第四季度甚至是更早的时间开始,亚洲经济将出现增长动能明显回升的迹象。
亚洲经济的增长放缓体现在多方面。从出口数据来看,中国、韩国、印度、新加坡和泰国等亚洲经济体4月份出口数据的三个月环比变化率均出现下滑,且很多经济体的出口月环比出现负增长。在公布PMI调查的六个亚洲经济体中,至少有三个经济体的PMI指数在4月份都出现下滑,不过仍高于50的数据说明经济活动继续处于扩张状态。此外,大部分经济体的商业信心指数都出现下跌,而消费者信心则有升有跌。
亚洲经济增长动能放缓,野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大宗商品价格的猛涨,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从去年底的93美元一路涨至5月初的127美元,涨幅近40%。亚洲是能源的消费大户和进口地区,而且根据GDP来衡量的能源使用效率也偏低。因此,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会通过侵蚀企业利润率和实际工资,在一段时间后遏制经济增长。
第二个因素是日本地震导致的高附加值日产科技零部件短缺,这对亚洲复杂的跨国生产网络带来了破坏。以汽车行业为例,3月份和4月份亚洲的汽车生产数据就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在公布了4月份数据的5个亚洲经济体中,中国、马来西亚等的汽车产量增速都急速放缓,中国从同比增长5.4%降至-1.8%;韩国的汽车生产同样萎靡不振,只有印度依然保持较增的增长。
最后一点,亚洲的商业信心似乎低迷不振,而且股市大幅下跌,这可能与美国经济降温、美联储即将结束第二轮量化宽松以及欧债危机有关。这些变化导致企业推迟商业扩张计划,并对消费带来负面的财富效应,特别是在那些股市市值超过GDP的经济体,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
不过,野村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苏博文认为,阶段性疲软对亚洲来说可能是好事,因为很多经济体已经濒临经济过热。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苏博文表示,虽然金融市场经常会对经济放缓过度反应,但这一次需要具体分析,基于几方面的原因,投资人不应该太过担忧。
第一,野村认为,6月份美联储结束QE2以及欧债危机不会对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造成很大影响;第二,亚洲经济增长面临的部分逆风是暂时性的,而且已经开始减弱,比如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日本供给短缺;第三,尽管今年已经加息,但亚洲大部分地区的货币状况仍然非常宽松,实际政策利率为负,贸易加权汇率被低估;第四,和世界其他地区不同,亚洲各国政府的财政状况都很健康,因此有大量财政“弹药”可供随时动用;最后一点,亚洲的库存水平很低,日本供给短缺更是加剧了这样的局面。
在亚洲,中国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经济体。野村认为,全球经济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该行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4.2%的预期中,有高达1.5个百分点来自中国的贡献。
野村最近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期分别从9.8%和9.5%,下调至9.4%和9.2%。野村认为,尽管有所下调,但这样的增速仍非常高。“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是陷入阶段性疲软,而不是长期下滑或硬着陆。”
“有些危言耸听的评论和预测认为,国内失衡问题会导致中国经济很快遭遇重挫甚至崩溃,我们对此并没有过分担心。”野村的报告写道。
现阶段,野村认为,中国经济仍要面对金融抑制和电力短缺这两大额外的“逆风”。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从去年10月份的16.5%上调至历史最高的21%,这相当于对银行的隐性征税。因此,新增银行贷款中贷款利率高于1年期基准利率的比例,从去年12月份的43%猛增至今年3月份的55.8%,而且有报道称部分无抵押民间贷款月息高达10%。
与此同时,由于煤价超过上网电价,很多火电企业亏本经营,因此在中国即将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时,火电企业不愿意增加发电量。同时,严重旱灾也影响了水电站的发电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今年夏季的用电缺口将达到3000万千瓦。
就通胀而言,野村认为,中国的通胀是结构性的,今明两年的CPI通胀预计分别为4.9%和4.8%,预计今年还会再加息两次,且2012年还会继续加息。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以保罗·希尔德为首的野村全球研究团队指出,近期,全球经济的确出现了增长放缓的迹象。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并且有迹象显示中国经济放缓,因此,外界日益怀疑,这一轮历时两年的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即将出现动摇或是转入更糟糕局面。
但希尔德认为,这样的担忧并不必要。该行依然认为,和之前预期的一样,经济复苏进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颠簸和坑洼,但并不会跌落深沟。而近期对世界经济构成冲击的因素包括:中东局势动荡、上半年的“迷你”高油价冲击、欧债危机、日本的地震海啸和核危机以及美国的自然灾害,等等。
但尽管如此,野村依然维持对全球经济的增长目标预期,即2011年和2012年将分别增长4.2%和4.5%。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了5%。
希尔德表示,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两大支柱来看,复苏的前景依然正面。这两大支柱一个是处在金融危机中心的发达经济体,一个是中国和印度等基本面更为强劲的新兴经济体。
野村认为,不管是从发达世界还是新兴经济体来看全球经济,都没有理由预期经济会逐渐减速,更不用说负增长,经济的自然、自我加强的状态是扩张而非衰退。
就美欧而言,尽管美国和欧洲面临着增长的“结构性逆风”,但除非发生重大的外部冲击和国内政策错误,否则经济将继续扩张。事实上,除了因自然灾害而重陷衰退的日本以外,其他发达国家都正在复苏。并且,野村的日本经济学家预期,由于重建支出的影响和供应中断因素的消退,日本经济将出现强劲的V型反弹。近期美国也遭遇了自然灾害,并受到了日本供应链中断的连锁影响,但在未来几个季度,美国应该会从部分的重建需求和日本经济活动的正常化中受益。
同样的,新兴市场也不会出现持久的增长下滑,而更加强劲的基本面和很多国家的充足“政策弹药”,让新兴经济体更难陷入衰退。当然,这并不是说新兴经济体没有面临政策挑战和下行风险。短期而言,决策者面临着在不引发投资增速过度下降的情况下预防和处理经济过热和通胀的挑战。而近期新兴市场的经济放缓,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出这一挑战的存在。
和去年一样,今年全球经济面对各种冲击也表现出十足的韧性。野村预计,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并且将逐渐重拾一些失去的动能。
亚洲增长放缓并非坏事
对于外界较为关注的亚洲,野村的研究团队认为,近期有迹象表明,亚洲经济体正在步入“阶段性疲软”状态,不过这种疲软应该是暂时性的,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有利的,因为这会让经济有所“降温”。
野村认为,亚洲经济增长面临的部分逆风已经开始消退,本地区的货币状况仍然普遍宽松,政府还有很多财政“弹药”,而且库存水平较低。野村预期,从今年第四季度甚至是更早的时间开始,亚洲经济将出现增长动能明显回升的迹象。
亚洲经济的增长放缓体现在多方面。从出口数据来看,中国、韩国、印度、新加坡和泰国等亚洲经济体4月份出口数据的三个月环比变化率均出现下滑,且很多经济体的出口月环比出现负增长。在公布PMI调查的六个亚洲经济体中,至少有三个经济体的PMI指数在4月份都出现下滑,不过仍高于50的数据说明经济活动继续处于扩张状态。此外,大部分经济体的商业信心指数都出现下跌,而消费者信心则有升有跌。
亚洲经济增长动能放缓,野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大宗商品价格的猛涨,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从去年底的93美元一路涨至5月初的127美元,涨幅近40%。亚洲是能源的消费大户和进口地区,而且根据GDP来衡量的能源使用效率也偏低。因此,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会通过侵蚀企业利润率和实际工资,在一段时间后遏制经济增长。
第二个因素是日本地震导致的高附加值日产科技零部件短缺,这对亚洲复杂的跨国生产网络带来了破坏。以汽车行业为例,3月份和4月份亚洲的汽车生产数据就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在公布了4月份数据的5个亚洲经济体中,中国、马来西亚等的汽车产量增速都急速放缓,中国从同比增长5.4%降至-1.8%;韩国的汽车生产同样萎靡不振,只有印度依然保持较增的增长。
最后一点,亚洲的商业信心似乎低迷不振,而且股市大幅下跌,这可能与美国经济降温、美联储即将结束第二轮量化宽松以及欧债危机有关。这些变化导致企业推迟商业扩张计划,并对消费带来负面的财富效应,特别是在那些股市市值超过GDP的经济体,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
不过,野村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苏博文认为,阶段性疲软对亚洲来说可能是好事,因为很多经济体已经濒临经济过热。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苏博文表示,虽然金融市场经常会对经济放缓过度反应,但这一次需要具体分析,基于几方面的原因,投资人不应该太过担忧。
第一,野村认为,6月份美联储结束QE2以及欧债危机不会对美国和欧元区经济造成很大影响;第二,亚洲经济增长面临的部分逆风是暂时性的,而且已经开始减弱,比如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日本供给短缺;第三,尽管今年已经加息,但亚洲大部分地区的货币状况仍然非常宽松,实际政策利率为负,贸易加权汇率被低估;第四,和世界其他地区不同,亚洲各国政府的财政状况都很健康,因此有大量财政“弹药”可供随时动用;最后一点,亚洲的库存水平很低,日本供给短缺更是加剧了这样的局面。
在亚洲,中国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经济体。野村认为,全球经济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该行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4.2%的预期中,有高达1.5个百分点来自中国的贡献。
野村最近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期分别从9.8%和9.5%,下调至9.4%和9.2%。野村认为,尽管有所下调,但这样的增速仍非常高。“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是陷入阶段性疲软,而不是长期下滑或硬着陆。”
“有些危言耸听的评论和预测认为,国内失衡问题会导致中国经济很快遭遇重挫甚至崩溃,我们对此并没有过分担心。”野村的报告写道。
现阶段,野村认为,中国经济仍要面对金融抑制和电力短缺这两大额外的“逆风”。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从去年10月份的16.5%上调至历史最高的21%,这相当于对银行的隐性征税。因此,新增银行贷款中贷款利率高于1年期基准利率的比例,从去年12月份的43%猛增至今年3月份的55.8%,而且有报道称部分无抵押民间贷款月息高达10%。
与此同时,由于煤价超过上网电价,很多火电企业亏本经营,因此在中国即将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时,火电企业不愿意增加发电量。同时,严重旱灾也影响了水电站的发电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今年夏季的用电缺口将达到3000万千瓦。
就通胀而言,野村认为,中国的通胀是结构性的,今明两年的CPI通胀预计分别为4.9%和4.8%,预计今年还会再加息两次,且2012年还会继续加息。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