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保障房项目检出瘦身钢筋 多家企业被查处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离住建部规定的各地保障房建设进展信息公示日期不远,各地保障房建设中的问题也接踵而来。近日,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报了2011年第一季度全区建筑市场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层级监督检查情况,…
离住建部规定的各地保障房建设进展信息公示日期不远,各地保障房建设中的问题也接踵而来。近日,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报了2011年第一季度全区建筑市场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层级监督检查情况,在督查组随机抽查的20个保障性住房项目中,不少保障房建筑质量堪忧。部分保障性住房被查出存在砌筑质量不高、使用“瘦身钢筋”、安全隐患较多、材料报验和工序验收把关不严、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等乱象。
据通报显示,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督查组随机抽查了45个在建工程建设情况和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并对施工现场的建材进行了现场抽测。在抽查中,保障性住房项目20个。据督查通报称,部分保障性住房仍然存在施工质量不高、安全隐患较多、质量保证资料缺失较多、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的现象。
如广西地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梧州市廉租房四期5#楼工程,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却已施工至5层楼面;在广西上思县,被抽查的3个工程被查出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和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上思县2010年度廉租住宅楼工程(昌菱农场)A标4#楼,钢筋合格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均标识为柳钢产品,而现场实际却非柳钢的产品。水泥标号与配合比也不符,原本要求配合比使用标号为42.5的水泥,而实际使用标号为32.5的水泥。
除此之外,仍有部分保障房工程使用超规范允许范围冷拉加工的“瘦身钢筋”,如上思县2010年度廉租住宅楼工程(平广林场)B标2#楼四层柱直径为12mm的HRB335主筋,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均不合格,重量偏差达-40%。
对此次检查出的情况,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施工现场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且未按时完成整改的6家施工企业予以全区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而包括广西华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凭祥市大自然建业有限责任公司、钦州市西南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广西锦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从通报发文之日起1年内,其企业和相关管理人员在广西境内不得参加保障性住房工程投标、不得承接新的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
对于保障房建筑质量问题,记者致电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该厅办公室人士称,目前各科室都抽调了人员去督查企业整改的情况。
作为此次涉及建筑质量被查处的广西华南建设集团,该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正按照要求整改,还没有报告上去。”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由于今年各地有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不少开发商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中来,但保障房建设对开发商来说利润空间极其微薄,开发商只好将之前开发商品房的开发方式移植到保障房中。
“目前,保障房建设相关政策和法制没有跟上,没有制度约束,必然出现大量工程质量问题。”宋丁认为,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保障房的建筑质量监管和处罚力度,以便对偷工减料的开发商形成威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据通报显示,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督查组随机抽查了45个在建工程建设情况和施工图设计文件质量,并对施工现场的建材进行了现场抽测。在抽查中,保障性住房项目20个。据督查通报称,部分保障性住房仍然存在施工质量不高、安全隐患较多、质量保证资料缺失较多、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的现象。
如广西地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梧州市廉租房四期5#楼工程,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却已施工至5层楼面;在广西上思县,被抽查的3个工程被查出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和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上思县2010年度廉租住宅楼工程(昌菱农场)A标4#楼,钢筋合格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均标识为柳钢产品,而现场实际却非柳钢的产品。水泥标号与配合比也不符,原本要求配合比使用标号为42.5的水泥,而实际使用标号为32.5的水泥。
除此之外,仍有部分保障房工程使用超规范允许范围冷拉加工的“瘦身钢筋”,如上思县2010年度廉租住宅楼工程(平广林场)B标2#楼四层柱直径为12mm的HRB335主筋,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均不合格,重量偏差达-40%。
对此次检查出的情况,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施工现场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且未按时完成整改的6家施工企业予以全区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而包括广西华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凭祥市大自然建业有限责任公司、钦州市西南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广西锦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从通报发文之日起1年内,其企业和相关管理人员在广西境内不得参加保障性住房工程投标、不得承接新的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
对于保障房建筑质量问题,记者致电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该厅办公室人士称,目前各科室都抽调了人员去督查企业整改的情况。
作为此次涉及建筑质量被查处的广西华南建设集团,该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公司正按照要求整改,还没有报告上去。”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由于今年各地有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不少开发商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中来,但保障房建设对开发商来说利润空间极其微薄,开发商只好将之前开发商品房的开发方式移植到保障房中。
“目前,保障房建设相关政策和法制没有跟上,没有制度约束,必然出现大量工程质量问题。”宋丁认为,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保障房的建筑质量监管和处罚力度,以便对偷工减料的开发商形成威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延伸阅读
- 上一篇:民间借贷高利率酝酿风险 下一篇:今日辟谣(202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