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预测均值5.4% 信贷或突破1.1万亿元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11年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报告显示,22家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预测,2011年1月CPI预测均值达5.4%,超过此前2010年5.1%的峰值水平。 不过,鉴于2月8日央行已经加息一次,19家…
2011年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报告显示,22家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预测,2011年1月CPI预测均值达5.4%,超过此前2010年5.1%的峰值水平。
不过,鉴于2月8日央行已经加息一次,19家给出利率预测的金融机构均预期,2月内不再加息。市场关注的1月份新增信贷,预计也将突破1.1万亿元,预测均值为11725亿元。
2011年1月外贸形势良好,预计进出口增速双双上升。不过,贸易顺差较去年12月有所下滑。
按惯例,统计局本月不公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数据(1~2月份数据将于3月公布),因此,本次调研将不涵盖此三项指标。
调研发布2011年2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2.99,比上月信心指数稍有下降,但依然高于50,连续处于扩张水平。
信心指数
2月经济继续看好
在本次调研中,共有14位首席经济学家给出了2月份信心指数,均值为52.99,较上月信心指数(54.43)有所下降。该指数略高于当月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52.9%。
1月份,由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共同编制的PMI从去年12月份的53.9%降至52.9%。1月份PMI总指数小幅下滑。经再次季节性调整后,1月份PMI仍从去年12月份的54.6%回落至54.1%,预示实体经济增长放缓。
工银瑞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陈超表示,未来一个季度,经济环比增速逐步放缓,与此同时通胀水平将居高不下。
不过,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认为,经济走势继续向好,同比一季度继续走高将是大概率事件。野村证券中国区经济学家孙驰也指出,去年年底好于预期的经济表现以及不断攀升的通胀预期,加大了我们对于经济过热的担心,而1月份的强劲贷款需求也反映了较强的投资热情。
对于2011年的总体经济走势,机构普遍预计将继续较高增速。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预计,2011年经济增长或将超过9.5%,较2010年略有回落,但仍旧保持较高增速。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给出了10%左右的预测增速。
至于2011年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沈建光分析称,考虑到当前美国经济已有复苏趋势,如果在2011年底,美国经济形势转好大超预期,导致年末利率提高,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并且,恢复的美国经济也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剧输入性通胀压力。
他认为,2011年通胀将是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政府越早出台一系列防通胀措施,如加息,越可以帮助控制通胀预期,消除收紧措施不确定性,有助于经济平稳增长和资产价格上升。
CPI
1月预测均值5.4%
在去年12月短暂回落后,2011年1月份CPI将再次刷新去年11月创下的5.1%的纪录,通胀形势再度严峻。
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1月CPI预测均值为5.4%,中位数为5.35%,大幅高于去年1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6%的增幅水平。参与本次调研的22家机构,其所给预测数值均在5%以上(含5%),最大值为渣打银行所给的5.8%,最小值为交通银行预测的5%。
交银国际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杨青丽表示,鉴于1月下旬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该机构将1月份的CPI预测由4.9%上调至5.1%。根据农业部和商务部监测的数据,因为春节临近及近期南方部分省份低温冰冻天气影响冬菜生产和运输,2011年1月份国内食用农产品价格总体处于上涨过程中。
孙驰进一步分析,受春节和天气影响,1月份食品价格出现大幅反弹,进一步推高1月份CPI。但他认为,今年的通胀压力不只局限在食品方面,工资上涨、理顺原材料价格等一系列改革也构成通胀上行压力:“一方面,需求扩大;另一方面,厂商成本上升。最终导致过剩产能减少,产品价格上升。”
今年通胀高点会在何时出现?丁安华认为,第一季度或为2011年全年高点。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指出,2011年通胀将前高后低,通胀见顶更可能在第一季度,而不是第二季度,全年CPI平均通胀率在4.5%。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更是预计,通胀在上半年尤为高企,在年中可能达到5.5%的峰值。
除了近期通胀高企之外,沈建光也表达了对通胀长期存在的担心:“当前的中国已经具有长期压力,2011年上半年通胀上行风险较大,货币政策由松转紧的前提下,预计平均达5%,全年CPI将上升超过4.5%,高于年初政府4%的既定目标。鉴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如果大宗商品价格再创新高,也可能突破这一上限。”
不过,王黔认为,由于基数效应的消退,近几个月实施的各种控制流动性和信贷政策的效果将会逐步显现,通胀水平将有所回落。
对于当前的通胀形势,央行1月30日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价格上行风险不容忽视。”这主要是因为,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货币环境看,主要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状态短期内难有根本改变,国内货币存量近年来增长较快;从经济基本面看,支持未来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较强,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通胀预期上升较快。
随着CPI继续攀高,1月份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增速也不甘示弱。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月PPI预测均值为6.1%,中位数为6.1%,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6.6%和5.1%。
2011年底看至6.27
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底人民币汇率预测均值为6.27,中位数为6.29。预测升幅最大的民生证券给出了6.20,预测升幅最小的光大证券给出了6.35。过半机构预测年底汇率将在6.30以内。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850,较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小幅走高10个基点,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860。
沈建光指出,自2010年6月人民币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了3%,2011年人民币同样具备升值空间,有几点原因:一是在发达经济体复苏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出口表现依然强劲,贸易依旧较高;二是中国经济强劲,国内需求旺盛,经济硬着陆的忧虑减轻;三是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化正在加快。因此其预计2011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将累计升值略超过5%。
上述观点也得到了彭文生的认同。他预计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7%,高于市场预期的3%~5%,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控制输入性通胀,以减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对国内通胀的影响。
自2010年6月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波动性加大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转化成年率后达到6.74%。
外贸
进出口增速上升,贸易顺差回落
2011年第一个月,进出口增速双双重拾升势,贸易顺差则较去年12月有所回落。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1月份贸易顺差预测均值为114.25亿美元,中位数为100亿美元,均低于海关总署去年12月公布的131亿美元的水平。不过,机构对贸易顺差的判断分歧很大,工银瑞信给出了207亿美元的最大值,中信证券给出了80亿美元的最小值。
在出口方面,1月出口增速较去年12月有所反弹。调查结果显示,1月份出口增速预测均值为22.15%,中位数为21.30%,均高于海关总署公布的去年12月17.90%的水平。工银瑞信给出了最大值35%,渣打银行给出了15.5%的最小值。
在进口方面,1月进口增速也有所加快。调查结果显示,1月份进口增速预测均值为28.49%,中位数为28%,均高于海关总署公布的去年12月数据(25.6%)。
高盛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表示,进出口增速将反弹,“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成份指数在连续数月改善后有所回调,但该数据序列呈现出温和的季节性走势,季调后基本持平”。
沈建光进一步分析称,如果美国经济如预期增长,中国的出口仍有可能延续较高增速;同时,伴随着与发展中国家更加频繁的贸易往来,与俄罗斯、南非等国的贸易往来将更加频繁,将带动出口维持较高水平;而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将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面临转型,低端传统制造业可能会受影响,利润有所缩减,而产业链上游出口可能有所提升。在进口方面,沈建光也表示,由于伴随着收入分配政策落实,居民需求依然旺盛,预计2011年进出口都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对于2011年的外贸形势,连平预计,由于基数提高、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上行、国内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速等原因,预计2011年进口增速将略快于出口,贸易顺差收缩至1500亿美元。
新增贷款
1月将突破1.1万亿元
2011年1月新增信贷规模或将突破1.1万亿元。
调查结果显示,1月新增信贷预测均值为11725亿元,中位数为1.2万亿元,均大幅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去年12月4807亿元的信贷水平。参与调研的22家机构所给数值悉数在1万亿元以上(含1万亿元),其中瑞银证券给出了1.35万亿元的最大值,美银美林、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给出了1万亿元的最小值。
连平分析称,企业一般在年初提出资金需求,银行也倾向于“早放贷、早收益”,加上去年底遗留的信贷需求在今年初集中投放,这一季节性规律决定了新增信贷往往在年初大幅增加,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前实体经济需求强劲。历史经验显示,新增信贷会在2、3月份逐步回落。而且监管部门加大管控力度,以及在实施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下银行避免“被差别”,也将导致未来信贷增长回落。
对于此前“1月内人民币贷款就已突破1.2万亿元”的媒体报道,宋宇指出,其对商业银行的调研显示,临近月底时部分商业银行在央行动态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压力下,通过不给即将到期贷款办理延期的方式压缩了放贷规模。
“鉴于过去几个月通胀率和外需增长均高于预期,我们认为1月份信贷扩张仍然过快,因为这可能会推动已然非常强劲的内需增长进一步加速。我们认为未来数月政府需要而且将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控制放贷,而这将有助于降低通胀。”宋宇如此表示。
利率
2月内无再度加息
在通胀高企背景下,市场对央行加息的预期十分强烈,春节前回收的近10份问卷预测2月一年期基准利率将加息25个基点。果然在长假最后一天(8日)的傍晚,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
此次加息之后,参与本次调研的22家机构,有19家机构给出利率预测,均认为2月内不会再度加息。
彭文生指出,加息时点提前,力度可能加大。短期通胀超预期导致央行在2月份加息25个基点,并可能在第二季度再次加息1次;数量型工具依然是政府的主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但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未来央行可能更多使用差别准备金率的动态调整来调控流动性,投资者需要更密切地关注银行间市场利率来判断政府是否在收紧流动性。
沈建光认为,2011年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将为央行再次加息创造条件,过长时间的负利率已使居民储蓄受到了损失,而历史上负利率持续的时间,一般不会过长(2007~2008年负利率持续20个月,为15年来最长)。因此他判断,本轮加息周期已经启动,预计到2011年年末,一年期存款利息会至少增加100个基点。
此外,连平也给出了相应预测,其认为2011年货币政策将是稳中偏紧,预计准备金率统一上调和差别上调将统一进行,其合并影响程度至少相当于统一上调4次以上、每次0.5个百分点,但仍以统一上调为主;存贷款基准利率继续小幅上调,预计全年上调2~3次,每次0.25个百分点。
不过,也有机构表达了不同意见。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明确表示加息周期逐步步入后半场。
央行在1月30日《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继续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提升金融机构定价能力,“通过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1月增速回落
2011年1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将出现回落。
调查结果显示,1月M2增速预测均值为18.7%,中位数为18.8%,均低于央行公布的去年12月增速水平(19.7%)。其中,民生证券给出了20.3%的最大值,工银瑞信给出了14%的最小值。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由于新增信贷余额的同比少增和央行的大力回笼,预计M1和M2将同步大幅回落。
央行1月30日在《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16%左右,同时,央行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中提到,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总需求、管理通胀预期中的作用。央行提出,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首先是要控制好货币总量,以M2为代表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
2010年年末,M2余额为72.6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反危机时期的2009年低8个百分点。
政策
抑通胀依然是政策重点
随着2011年1月通胀再度走高,多位首席经济学家认为抑通胀依然是今年宏观政策重点。
王黔分析,随着经济重拾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GDP再次显现出强劲势头,现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重点已经放在了控制通胀风险上。她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将在2011年持续,包括两次提高准备金率、三次加息,以及人民币进一步升值。这些货币政策可能会因为上半年的通胀水平高企而集中在此期间出台。
在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背景下,沈建光预测2011年财政赤字将超出政府目标,达1万亿元。他认为,为配合从紧的货币政策,只有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才能稳定经济增长。“我们预计,由于保增长压力较大,全年财政赤字可能会超过年初目标。而财政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将在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调整,防范地方政府投资平台风险,并且会适当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
至于市场关心的房价问题,沈建光认为房价下降将超过5%,2011年房地产投资是一大亮点。“在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政策下,大批保障房投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的任务,比2010年增长72.4%,我们判断大量的保障房建设无疑会带动相关投资,缓解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压力。并且伴随着加息和房地产税这一严厉的调控武器接连出台,预计房价终会实现下跌。”
延伸阅读
- 上一篇:未来中国通胀压力尚待进一步释放 下一篇:美联储QE2的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