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二次启动印钞机 大宗商品热潮难退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在结束了两天的利率会议后宣布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的同时,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刺激政策,在未来8个月中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试图改善就业状况,促进经济增长。…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在结束了两天的利率会议后宣布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的同时,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刺激政策,在未来8个月中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试图改善就业状况,促进经济增长。美联储的二次启动“印钞机”效应很快传递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市场。消息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涨1.85%,沪深300指数涨了1.76%,上证大宗商品指数则上涨了2.73%,黄金、有色、煤炭等抗通胀板块领涨大盘。
或许正是美国的那只蝴蝶正猛烈地“扇动”着中国的大宗商品股票。那么这一混沌的逻辑起点在哪?中长期看,这一机制是否会继续存在?这可能是目前国内投资者正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考察这个问题:
美国经济经衰退需要宽松货币政策
目前美国经济正在经历着2008年金融危机留下的后遗症,经济复苏步伐依旧缓慢。失业率高达9.6%,这一失业率数据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出现,第一次是1982-1983年间发生的,期间美国的通货膨胀高达7.7%。
美国经济中个人消费开支虽持续增长,但依旧疲软。一方面,美国就业市场持续低迷,消费者因担心失业或收入下降而选择谨慎消费。另一方面,家庭去杠杆化进程仍在继续,消费者将更多收入用于偿还债务或是储蓄,消费倾向有所下降。在内需疲软的同时,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呈现减弱趋势。二季度美国出口仅增长9.1%,为2009年以来最低季度增幅。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资深学者特利斯认为,美国经济短期内将继续处于主宰地位,但7到15年后,亚洲经济体会不断增强,美国就会面临挑战。特利斯认为,美国要想长期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根本性转变,让美元不断贬值,同时减少消费。
强势美元无法抗衡长期趋势
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试图刺激经济增长、改善就业,这正是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决定购买6000亿美元国债的初衷。这做法,在美国国内可能面临一个短期的挑战,即保持强势美元,以便地向全球输出美元,兜售其国债。显然这种考虑只是短期的,原因在于全球投资者对美国国债超级信用的迷恋,市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投资者仍然愿意买入美国国债避险。
另外,美国巨大的金融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要投资美国金融市场,当然也需要美元,更何况,原油、农产品、黄金、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都是美元,全球美元需求有很大的惯性和刚性。
伯南克货币主义情结
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伯南克最感兴趣的有两件事: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波士顿红袜棒球队。伯南克对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浓厚兴趣使他潜心思考和研究大萧条的原因,并开始长期关注通货紧缩对经济所构成的威胁。
伯南克有一个绰号“印刷报纸的本”,这个绰号起源于他与格林斯潘在通货膨胀问题上的分歧,公众赐予伯南克这个雅号是基于他的一个观点:如果有需要,就可以通过大量印刷钞票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2002年-2003年,在解决美国的通货紧缩问题上,伯南克就已经在业界获得极大的知名度,他当时极力鼓吹降息,结果导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1%。2008年以及刚发生的2010年11月3日的历史再次表明伯南克具有极强的货币。显然,伯南克正在大规模扩张货币,并且只要经济和就业所需,货币就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