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减赤大战白热化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由于迫近政府违约截止日期,围绕着提高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近日激战益酣。
由于迫近政府违约截止日期,围绕着提高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近日激战益酣。
可以说,今年以来,削减赤字一直是美国公共政策的头号关键词。年初,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就给国会议员写信,陈述美国近月将达到法定的14.29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并敦促国会尽快行动,提高这一上限,以免发生政府违约。5月16日,债务上限触顶。由于预料到国会不会按期行动,财政部早已做了准备,以一些“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支撑政府法定财政义务,同时设定了8月2日的截止期。到6月底,盖特纳就这一问题先后六次给议员写信,用语一次比一次严峻。
美国财政部称,债务上限指的是美国政府根据国会授权为了履行现有法定义务而能够举借的债务总额,这些法定义务包括社会保障、医疗福利、军饷、国债利息、退税以及其他开支。调高债务上限并不意味授权新的开支承诺,而只是允许政府为既有法定义务提供资金。尽管如此,分析人士认为,债务上限这一“天花板”与美国政府未来一段时期的资金使用密切相关。正因如此,在野的共和党把提高债务上限与削减赤字问题捆绑,将其作为削弱民主党的一张王牌。
简要概括,两党矛盾的焦点在于在野的共和党想只减赤,不增收,其目标是在阻碍奥巴马连任之路。而执政的民主党则强调减赤同时需增收,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降低赤字,从而保证连任。再具体一些,共和党不愿提高税收,而民主党不愿向社会保障等公共福利问题开刀。主张的背后是两党的政治支持。
春天,联邦政府关门的话题一度占据舆论焦点。直到4月8日深夜,两党才就2011财年政府预算案达成协议,在距离当时临时预算到期仅一小时的最后时刻避免联邦政府关门。而现在,事关政府违约的博弈又成矛盾焦点。
在6月中旬以前,民主党方面有关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一直由副总裁拜登领衔。直到共和党突然翻脸,决定退出谈判。共和党的“调主”行动起效,奥巴马总统不得不亲自出马,主持减债谈判。两个多星期以来,白宫可谓多管齐下,既强调上层路线,又充分发动群众。
6月18日,奥巴马与众议院议长、共和党的博纳举行“高尔夫高峰论坛”。表面上,两人在球场上谈笑风生,切磋球艺。实际上,两党领导人在减债问题上暗中角力。
6月29日,奥巴马在白宫召开记者会,强调削减赤字不应牺牲就业。把减赤与就业联系起来,相当于借舆论攻势,给共和党施加道德压力。
更引人瞩目的是,奥巴马7月6日在白宫召开史上首次“推特”(Twitter)市民大会,利用草根力量和网络社交这一新兴的公共空间,向民众说明共和党代表富人,拒绝为富人加税而宁愿让普通百姓做出更大牺牲,继续向共和党施压。
7月7日,奥巴马在近期内第二次召集两党领导人到白宫开会。奥巴马在会后声明中表示会议“很有建设性”。就连态度一直强硬的共和党态度也有所改变。博纳在会后表示会议“富有成效”。而《华盛顿邮报》的解读是,奥巴马首次在社会保障等原本是民主党“禁区”的地方做出让步,决定在这一领域削减开支。当然,共和党也暗示在增加政府收入方面做出一些妥协。
分析人士认为,4月初的预算协议暂免了政府关门给美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际形象等造成的严重损害,而政府违约问题很可能在最后一刻达成妥协,执政的民主党可能让步更大。
从目前形势看,两党预计最终会达成协议,这场政府违约的闹剧也可能在8月2日大限前暂时收场。但是在2012年总统大选序幕已然拉开的背景下,华盛顿的政治游戏将继续闹腾下去。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可以说,今年以来,削减赤字一直是美国公共政策的头号关键词。年初,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就给国会议员写信,陈述美国近月将达到法定的14.29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并敦促国会尽快行动,提高这一上限,以免发生政府违约。5月16日,债务上限触顶。由于预料到国会不会按期行动,财政部早已做了准备,以一些“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支撑政府法定财政义务,同时设定了8月2日的截止期。到6月底,盖特纳就这一问题先后六次给议员写信,用语一次比一次严峻。
美国财政部称,债务上限指的是美国政府根据国会授权为了履行现有法定义务而能够举借的债务总额,这些法定义务包括社会保障、医疗福利、军饷、国债利息、退税以及其他开支。调高债务上限并不意味授权新的开支承诺,而只是允许政府为既有法定义务提供资金。尽管如此,分析人士认为,债务上限这一“天花板”与美国政府未来一段时期的资金使用密切相关。正因如此,在野的共和党把提高债务上限与削减赤字问题捆绑,将其作为削弱民主党的一张王牌。
简要概括,两党矛盾的焦点在于在野的共和党想只减赤,不增收,其目标是在阻碍奥巴马连任之路。而执政的民主党则强调减赤同时需增收,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降低赤字,从而保证连任。再具体一些,共和党不愿提高税收,而民主党不愿向社会保障等公共福利问题开刀。主张的背后是两党的政治支持。
春天,联邦政府关门的话题一度占据舆论焦点。直到4月8日深夜,两党才就2011财年政府预算案达成协议,在距离当时临时预算到期仅一小时的最后时刻避免联邦政府关门。而现在,事关政府违约的博弈又成矛盾焦点。
在6月中旬以前,民主党方面有关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一直由副总裁拜登领衔。直到共和党突然翻脸,决定退出谈判。共和党的“调主”行动起效,奥巴马总统不得不亲自出马,主持减债谈判。两个多星期以来,白宫可谓多管齐下,既强调上层路线,又充分发动群众。
6月18日,奥巴马与众议院议长、共和党的博纳举行“高尔夫高峰论坛”。表面上,两人在球场上谈笑风生,切磋球艺。实际上,两党领导人在减债问题上暗中角力。
6月29日,奥巴马在白宫召开记者会,强调削减赤字不应牺牲就业。把减赤与就业联系起来,相当于借舆论攻势,给共和党施加道德压力。
更引人瞩目的是,奥巴马7月6日在白宫召开史上首次“推特”(Twitter)市民大会,利用草根力量和网络社交这一新兴的公共空间,向民众说明共和党代表富人,拒绝为富人加税而宁愿让普通百姓做出更大牺牲,继续向共和党施压。
7月7日,奥巴马在近期内第二次召集两党领导人到白宫开会。奥巴马在会后声明中表示会议“很有建设性”。就连态度一直强硬的共和党态度也有所改变。博纳在会后表示会议“富有成效”。而《华盛顿邮报》的解读是,奥巴马首次在社会保障等原本是民主党“禁区”的地方做出让步,决定在这一领域削减开支。当然,共和党也暗示在增加政府收入方面做出一些妥协。
分析人士认为,4月初的预算协议暂免了政府关门给美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际形象等造成的严重损害,而政府违约问题很可能在最后一刻达成妥协,执政的民主党可能让步更大。
从目前形势看,两党预计最终会达成协议,这场政府违约的闹剧也可能在8月2日大限前暂时收场。但是在2012年总统大选序幕已然拉开的背景下,华盛顿的政治游戏将继续闹腾下去。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