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2022年,中国楼市没有夏天

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1 昨天是个好日子。 2021年12月7日,被政策狠狠打压,蹂躏半年的中国楼市,终于等到了曙光。 当天,国家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结束。 在发出的通告中,对于房地产有如下表述。 要推进保障性…

   1

    昨天是个好日子。
    2021年12月7日,被政策狠狠打压,蹂躏半年的中国楼市,终于等到了曙光。
    当天,国家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结束。

    在发出的通告中,对于房地产有如下表述。
    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没有提“房住不炒”。
    没有提“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甚至没有提“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常见说法。
    可以说,对于房地产,这次政策的表述是三年来最宽松的一次了。
    再加上当天全面降准的大消息,更让情绪一片乐观。

    所有房地产公司,所有的买房人,甚至所有的国人,都在猜测。
    2022年,中国楼市会不会发生反转?
    2022年,中国楼市会不会迎来夏天?
    2022年,中国楼市,会不会变成下一个2016年。
    2
    先说一下结论吧。
    很难,对于中国楼市的2022年,只有春天,没有夏天。
    先来品一品,关于房地产的这三句话。
    第一句: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为什么要先把政策性保障住房,放到第一位,因为中国楼市局部市场经济+局部调控经济的双轨制,已经成为长期路线。
    这一点可以看看前几天我的文章——《这一次,国家清晰表达了对房地产的长期思路》。
    至少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保障房的建设,将和商品房的重要性平起平坐。
    这一点,对于你可能不重要。
    但是,对于国家很重要,对于地方政府很重要,对于马上还要进城的五千万流动人口很重要。
    因为保障房,属于民生范围。
    第二句: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这是本次会议中最关键的一句话,也是最值得细品的一句话。
    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合理住房需求。
    商品房市场而不是保障房范畴,这个一眼就能看出来,属于区别于民生的盈利性行业。
    什么叫更好的满足?
    现在中国房地产的“量”,一定是够的,否则也不会把房地产纳入去库存的行业。
    关键是“质”,用你我都能听懂的一句话就是“改善性住房产品”和“品质型住房产品”。
    什么叫合理住房需求?
    明白什么是合理,就要知道什么是不合理。
    房住不炒合理,房炒不住就不合理;
    三稳是合理,房价过高,过快、日光,肯定是不合理。
    总之,这一句话讲的是市场,商品房市场应该的发展方向。
    第三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第二句讲的是市场,第三句讲的就是市场主体,说人话就是开发商。
    2021年的下半年可以说是中国整个开发商的噩梦之际,这中间既有政策的原因,比如资金房贷过严,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原来备受推崇的“高杠杆”和“快周转”。
    现在,中央提出了两个要求——健康+良性,很显然就是针对这两个方面来说的。
    健康说的是外部条件。
    不能太严,不能太紧,要适当的放松,已经搞出一个恒大,不能搞出一堆恒大。
    良性说的是自身问题。
    不能高杠杆,不能高负债,更不能一味的高周转,资金链一断,一堆的暴雷问题。
    这一点毋庸置疑。
    还是那个比喻,一辆狂奔的汽车,怎样做才能安全行驶。
    第一,要把速度降下来,十次事故九次快,小心驶的万年船。
    第二,降速不能一脚踩死刹车,车一样会翻,要点刹,不能猛刹。
    3
    总之,2022年,至少上半年一定会比2021年下半年好过。
    开发商会更容易,更方便的获得更加便宜的钱,买房者的贷款也会比2021年放松不少。
    用广为传颂的那句话来说就是——政策的底部已经到来。
    那么,2022,会不会重演2015年、2016年的故事呢,像所谓一些媒体的标题那样“大利好”,“快抄底”,“去暴击”?
    可能性很小。
    因为,房地产波动产生的最主要因素——那只看的见的手已经基本成熟。
    如果把中国楼市看做是烹饪一道大菜,你会发现从1998年到2018年,二十年来做菜的大厨师火候总是把握的不是那么熟练。

    1998年到2008年,厨师最大的目标是让这锅饭快点做熟,所以一个劲的添柴加火,中间虽然有几次小的降温型调控,但是总是浅尝辄止。
    尤其是到了2008年,外部危机袭来,眼瞅着外边的大风快把炉火吹灭,更是仿着太平洋对岸的邻居,拿了个四万亿的超级鼓风机,呼呼呼的往灶里鼓风,一年就让火把菜快烧糊了。

    于是,降温减柴,减少货币供应,减少资金供给,那一次弄得绿城的老宋要把企业卖给融创。
    对于全国,严重楼市积压,土地没人拍,房子没人买,于是升温型调控再次上场。
    这次鼓捣出了“去库存”的大招。
    很显然,劲儿使大了,2016,楼市大火,地王大出,楼市大涨。
    2016年10月国庆,N个城市突然开始调控降温。
    不过这回厨师学聪明了一点,一二线市场降温,三四线棚改升温,虽然冷热不均,但是总让这锅饭,既没有太热,也没有太冷。
    5
    在几次火候把控的过程中,这个厨师也发现了问题——
    为什么中国房地产,单调新房楼市火候非常不容易掌握?火调大了一点,饭就马上要糊,火调小一点,饭就马上要凉?
    因为,他把注意力,太关注于新房市场,太关注于新房价格,太关注于表面问题。
    从而忽略了楼市背后更关键的因素:
    第一,金融,本质来说房地产冷热就是货币的冷热,资金的多少,这就是开发商的命门。
    第二,土地,本质来说土拍的热度决定于楼市,更是反作用于楼市,这是地方政府的命门
    第三,二手,从本质来说二手房就是新房价格的最大参照物,这是炒房客的命门。
    不管住这三个问题,中国楼市的过冷过热交替就是一个死循环。
    于是,你会发现,从2019年开始,这位大厨的调控手法发生的了根本变化。
    控金融,三道红线管住开发商,四挡二线管住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控土地,一年三次土拍,每次土拍限溢价,限房价,再来必须拿出一定土地做保障房。
    控二手,深圳涨的那么凶,一个二手房指导价,管的服服帖帖。北京学区那么牛,一个多校划片,管的贴贴服服。
    2021年全年,就是新调控思维的第一次全面展示。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就在2021年初甚至年中,整个中国楼市还呈现一片星火燎原。
    深圳一片大火,广州一片大火,上海一片大火,北京开始有点火。
    带动着一众二线城市蠢蠢欲动,合肥,武汉,成都,厦门、西安等。
    就连2020年,还一片凉凉的郑州、青岛、天津
也屡次爆出房价要起,楼市要火的预测。
    然而,国家并没有在意新房,并没有继续强化新房四限——限购,限售,限价,限贷。
    而是,主要对金融开刀,对土拍开刀,对二手房开刀,成功扭转了全国楼市的整体预期。
    从全国看涨,到全国看凉,只用了三招,只用了三个月。
    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这个厨师真的成熟了,真的熟练了,真的已经摸清了套路。
    有人说,经济工作会议上没房住不炒,说明国家对于房地产回到了2008年,2014年老路。
    我只能说,对于一个真正的大厨师,还用天天做饭念口诀吗?
    最后,再说两个其他原因,一个不那么重要,一个很重要。
    不那么重要的原因:2022年下半年,二十大召开,这叫做政治正确。
    重要的原因:
    我党从不相信中国可以“楼市兴邦,房产立国”。
    这叫做不忘初心。

    上面一句话,比上文写的所有文字,都重要。

来源:米宅

 
延伸阅读
上一篇:全国建筑钢材早盘预警:11月6日全国钢价持稳运行
下一篇:2022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首批签约量超2.6亿吨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API handler does not exist

行业相关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