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高质量发展:以稳中有进应对稳中有变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预计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6.2%左右;2019年工业生产运行仍将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局面,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保持在6.0%-6.3%区间。 工业运行稳中有进但…
预计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6.2%左右;2019年工业生产运行仍将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局面,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保持在6.0%-6.3%区间。
工业运行稳中有进但稳中有变
当前,我国工业运行稳中有进,但稳中有变,工业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对做好2019年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工业生产稳中有进的态势仍在持续,基本盘的稳定、结构调整取得的积极进展是确保当前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
从工业生产增速看,2018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从5年内工业增长的历史数据看,保持在6%左右的增速是显著特点,这已充分说明中国工业增长具有很强的韧性。从结构看,积极的因素在不断积聚。2018年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所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4%,比1-8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为18.5%,比1-8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从投资情况看,2018年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7%,增速比1-8月份提高1.2个百分点。从出口看,工业出口增速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现阶段没有因经贸摩擦出现大幅波动。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9729亿元,同比增长8.1%,9月份当月出口交货值增长11.7%。从利润看,前三季度工业利润总体保持较快增长,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2018年11月份工业数据出现了小幅波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4%,增速比10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11月工业增速放缓,与汽车、化工和电子行业增速有所减缓有关。月度数据波动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产品消费政策调整影响以及下游需求端不旺有关,应密切关注短期数据的波动,但也要保持战略定力,避免因为短期波动影响对长期大势的把握和判断。
2工业生产稳中有四个“变”,对全面准确认识当前工业生产形势有重要参考价值
工业生产稳中有变的情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总结起来有四个“变”,这对全面准确认识当前工业生产形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是我国面临的国际政策博弈环境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大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对全球经济运行或产生一定的冲击,对其他各国制定经济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倒逼”效应。例如,美国跨国公司在税制改革后将海外子公司留存收益大量汇回美国,导致2018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41%。同时,很多国家将原来的“给特定产业以优惠”转变为“赋予特定区域优惠政策”。还有,美国政府在《减税和就业法案》中提出了“机会区域基金项目”,通过税收优惠引导投资者将资本注入到低收入社区。此外,印度政府规定投资于本土特定区域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年限的企业所得税减免。
二是我们对自身工业化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工业领域里仍然存在一些“卡脖子”问题,说明目前我国距离实现高水平的工业化仍有一定的差距,工业化基础再造、重塑的任务更加紧迫。
三是各国对工业新兴领域及学科交叉产生的先进技术的重视程度在变。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重要国家战略,相关国家政府专门出台有关法案予以支持。从2012年的《美国制造业振兴蓝图》到2016年的《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从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战略到德国联邦教研部启动的“学习系统”的人工智能平台,这些一脉相承的政策背后说明各国对事关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共性技术的重视程度已越来越高。
四是全球经贸摩擦对一些产业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贸易摩擦的早期,影响还主要局限在一些特定的产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摩擦对部分产业链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例如,一些跨国公司制造商推迟在当地的进一步投资,并考虑将部分或全部的制造活动迁移至其他国家。这种潜在性的风险一旦转变为现实问题,将对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供应商、制造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工业生产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我国工业生产领域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带有短期性质,有的反映了一些中长期发展趋势。
1短期出口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当前,由于受到出口抢跑等因素的影响,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尚未反映到当期的数据上。但从一些先行指标变化情况看,短期出口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例如,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5个月处于50%以下,2018年10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9%,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
2需求不旺的问题依然存在
第一,2018年10月份PMI新订单指数为50.8%,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第二,制造业有效投资量继续呈下滑态势,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负,凸显有效投资不足的问题;第三,下游终端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幅度远低于前端原材料市场价格涨幅,凸显制造业终端消费领域需求不足的问题。
3工业增加值率偏低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位居世界首位,但从制造业增加值率看,由中国工程院数据显示,制造业增加值率自2002年以来一直呈下滑趋势,2014年为21.48%,不仅与美国(37.67%)、日本(36.07%)、德国(38.76%)等发达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甚至落后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例如,我国芯片80%依靠进口,2017年进口金额高达2300亿美元;知识产权使用费的逆差超过200亿美元,其中支付美国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同比增长了14%。
5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率约为53.8%,明显低于发达国家60%的水平。二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偏低,难以形成有效供给。三是代工制造业发展不仅没有形成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反而在要素获取方面与服务业形成竞争。
工业生产仍将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
1.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保持平稳增长
我们认为,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保持在6.3%左右,2019年将保持在6%左右。这一推断主要基于以下三点理由。
一是根据历史数据,采用各类回归模型预测之后的结果基本在6%-6.4%左右。在当前的市场预期和宏观基本面背景下,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增速基本维持在6.3%左右。
二是从供给和需求看,我们判断,供给好于需求的形势在未来1-2年内还不会改变,供需力量的对比直接决定了价格、利润等指标短期不会发生趋势逆转的改变。因此,2019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将保持稳定,预计在6%-6.3%区间。
三是从政策储备看,我们在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方面仍然有很多政策工具,这对于维持工业平稳运行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四是工业本身具备自我稳定的功能。不同门类增速的此消彼长,新动能的加速培育,使得这种稳定性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
2关注四方面因素对我国工业生产运行可能构成的潜在影响
第一,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事关制造业发展的思路设计。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也将制造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时俱进,制定有关顶层设计。2018年10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先进制造业美国领导力战略》,强调发展具有弹性供应链的、创新和可盈利的国内制造业是国家头等大事,对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英国定位于2050年国家制造业发展,通过分析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科技改变生产,信息通讯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将在未来与产品和生产网络的融合中发挥关键作用等重要论断。2018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日本制造业白皮书》,提出通过灵活运用数字技术从而获得新的附加价值。
第二,价值链的巩固与重构是发达国家把持战略制高点的关键。其中,“巩固”体现在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全球价值链重心,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发达国家通过牢牢把握住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占据价值链条的高端环节。具体做法是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机构。例如,日本有关政府机构成立了服务业专门研究小组,以协调和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另外,“重构”则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的再布局上。跨国公司逐步从以母国市场为中心的“中心-外围”式离岸生产布局为主,转向以东道国市场为中心的近岸生产布局为主,且这种布局正在向我国周边国家转移。
第三,产业转移“逐级梯度推进”与“多级平行推进”并存。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由经济梯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指向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国家,转移的轨道基本沿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行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除继续保持原来的逐级梯度特征外,发达国家通过政策引导有意将附着在海外的高端制造业环节吸引回国。如法国政府将出资2亿欧元,向有意重返法国投资的企业提供预付偿还金补贴,鼓励企业回归,促进国内就业。二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要素成本比较优势在不断发生变化,原来流向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会转而撤出,再流向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
第四,全球贸易规则处在重构过程之中。全球贸易投资秩序和规则的重建,可能对国内贸易投资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或增加我国对外贸易和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一定压力。例如,跨太平洋(2.490,0.00,0.00%)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TPP),在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高门槛,将可能削弱我国工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
促进工业平稳增长
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
实现我国工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自力更生,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努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1谋划工业强基的顶层设计
按照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统筹谋划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卡脖子”问题的顶层设计。进一步补齐要素短板,有力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教育与就业的供需对接,加强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大力鼓励企业采取校企合作、学徒制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强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满足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彻底清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解决影响创新激励制度发挥作用的“痛点”“堵点”问题。要为形成宽容失败和容忍亏损的创新文化提供制度保障。
2妥善应对全球贸易摩擦
建议在外贸出口占比高的省份选择2-3个地级市作为观测点,及时掌握跟踪贸易摩擦对就业、出口和产业链的影响。力争早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以重点突破带动制造业整体竞争能力提升,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适当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对冲经贸摩擦对我国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进一步调整产业政策,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
3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对扩大内需十分重要,对于强化国家专项规划的落实也至关重要。国家专项规划大多明确了项目布局,要把抓好规划内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当前投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方式,主动协调、主动推动、主动服务,确保项目落地。进一步强化责任约束,杜绝项目建设的随意性,提高国家规划的严肃性。
4加快处置“僵尸企业”
建议尽快明确判定“僵尸企业”的量化标准,按照市场化原则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处置进程。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僵尸企业”专项处置资金,集中用于做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
5有效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通过持续降低企业成本稳定预期,探索继续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的可行性。通过推动若干重大改革举措来提振市场信心,要持续放宽制造业市场准入、加快政策落地。要围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六个方面,出台一批立竿见影的政策措施。
6完善科技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
推动科研成果收益分配、股权激励、产权处置等向优秀人才倾斜,让科技人员的智力劳动得到合理回报。赋予科技人员更大科研自主权、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支持体制内科技人员停薪留岗创业,支持科技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确保相关政策落地。
7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聚焦薄弱环节加快发展,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等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应用。
8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及时制定公布市场管理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做到目录之外无审批。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标准,严惩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加强失信企业的认定核查、信息采集、信息公示及联合惩戒。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法治建设,推动人财物等资源向基层倾斜,加强基层执法能力建设。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月份\指标名称工业增加值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
生产和供应业
1-2月7.27.01.613.3
1-3月6.87.00.910.8
1-4月6.97.10.510.3
1-5月6.97.01.310.8
1-6月6.76.91.610.5
1-7月6.66.81.610.3
1-8月6.56.81.710.2
1-9月6.46.71.810.3
1-10月6.46.62.010.0
1-11月6.36.62.110.0
2018年工业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指标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非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通用专用汽车
名称及化学矿物冶炼及冶炼及设备设备制造业
制品制造业制品业压延加工业压延加工业制造业制造业
1-2月4.312.01.29.65.4-4.20.1-6.1-2.7
1-3月3.82.5-0.210.33.4-5.3-3.5-0.63.6
1-4月4.82.1-0.310.84.3-4.62.06.56.5
1-5月5.20.3-0.511.35.3-6.82.110.37.4
1-6月6.80.8-2.715.98.6-4.85.710.38.5
1-7月7.33.3-0.817.510.0-2.58.112.26.7
1-8月7.55.0-0.118.616.31.27.712.12.8
1-9月8.75.91.720.716.16.67.913.91.7
1-10月9.14.52.819.416.21.88.215.83.2
1-11月9.54.95.820.313.02.09.516.83.3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