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热线:0311-85395669
资讯电话: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电话:
0311-85395669
指标

房企海外融资有望破2000亿

来源:北京商报|浏览:|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随着土地成本的不断上涨,房企资金压力正呈现放大趋向。大规模海外融资,寻求融资渠道多元,成为当前众多大型房企的重要选择之一。截至10月29日,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内,房…

随着土地成本的不断上涨,房企资金压力正呈现放大趋向。大规模海外融资,寻求融资渠道多元,成为当前众多大型房企的重要选择之一。

截至10月29日,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内,房企海外融资总额已经突破311亿美元,合计人民币1896亿元,融资总额已经超过2012年全年融资额的50%左右。

房企海外集中发债

“金九银十”期间,多家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均有大额度融资,融资总额达到41.3亿美元,合计人民币达到251.3亿元,占年内房企海外融资总额的13%以上。实际上,多家在港上市内地房企今年以来都加快了海外融资步伐,且加大了海外举债额度,尤其今年下半年,尽管融资成本较年初已经出现上升态势,但不少房企仍选择了发行大额度长期债务。

9月以来,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在资本市场异常繁忙,绿城、恒大、绿地、碧桂园以及方兴地产等多家龙头房企纷纷发债融资,涉及资金额度较大且发债期限较长。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今年9月有5家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发行了美元债,共融资15.75亿美元,且发债期限一般都超过五年。

进入10月以后,刚成为绿地集团融资平台的绿地香港发行2016年到期的7亿美元债券,利率为4.75%;五天前,恒大地产宣布发行10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也为8.75%;此外,有消息称,中海地产计划发行三档不同年期的美元计价债券,总额或达15亿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房企海外发债规模逐渐扩大源于欧美国家为刺激经济复苏而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内地房企赴海外融资成本大幅降低。至2012年以来,国内众多房企选择赴海外发行债券,并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

成本优势依旧明显

统计显示,四季度房企海外发债明显升温,9、10月房企表现显示出了难以抑制的海外融资热情。其中,部分内地房企已经是今年内第二次寻求发债,比如碧桂园;也有一些新上市的房企也首度试水境外债券市场,比如五洲国际。业内普遍认为,9月以来,亚洲美元债券市场气氛好转,内地房企正在重返债市融资。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部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吸引内地房企海外融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海外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目前地产企业赴海外的融资成本大约在5%-6%左右,明显低于国内平均融资成本。事实上,此前美国曾暗示提前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刺激,曾引起市场波动。虽未付诸行动,但海外融资成本也多少有所上升。

有人分析,内地房企海外融资,其实需要承受较高的利息成本。比如,旭辉控股、五洲国际、珠光控股与中国地产集团发行的优先票据利率均在10%以上,五洲国际票面利率更是高达13.75%。

但也有专家表示,海外融资12%-13%的利息比起在国内发行信托融资仍旧便宜不少,因此企业也愿意承受较高的境外融资成本。

拿地成本上涨推动融资

专家指出,对于房企而言,进入四季度,除销售冲量外,土地成本的上涨让各大房企的资金压力正呈现放大趋势,房企对融资愈发渴望。

毕竟全国范围内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加之地产企业纷纷回归一二线城市,房企的资金储备仍旧面临相当大的考验。毕竟,土地市场上的争夺,背后实际是企业资金实力的比拼。

根据中指院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十大代表性企业累计拿地金额为2447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5倍,比去年全年水平高出11%。累计拿地面积为7553万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6%。仅在三季度,十大代表房企拿地金额就达934亿元,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66%。具体来看,7月和9月为拿地高峰期,拿地金额分别达到388亿元和372亿元,为今年最高水平,一二线热点城市仍成为企业争夺重点,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地频现,而众多房企争抢优质土地资源也令土地成本大幅提高。

拿地成本攀升导致企业负债有所上升。2013年前三季度,十大代表房企总资产为19957亿元,负债总额为15051亿元,比去年末分别增长13.6%和14.6%。

延伸阅读
上一篇:万科前三季净利61.6亿
下一篇:股市大跳水冲击深圳楼市 买家首付款被套牢
分享到:
[腾讯]
关键字:海外 融资 有望

行业相关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