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或不再设限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资金运用市朝改革再迈一步。保监会日前向各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将保险投资资产重新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
资金运用市朝改革再迈一步。保监会日前向各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将保险投资资产重新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它金融资产五大类。其中,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分别不高于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30%、20%、15%,流动性资产不设总量控制。
业内人士分析,保监会对于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简政放权、抓大放小,因此采取国际上普遍适用的大类比例管理,取消一些具体投资品种的比例限制,由保险公司根据自身投资能力和风控能力自主投资。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保监会拟进一步拓宽险资债权投资计划的行业范围,不再对基础设施领域进行限制。目前基础设施投资的范围为交通、能源、通讯、市政、环保、大型保障房项目。
持仓上限可达30%
征求意见稿指出,权益类资产主要包括股票、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等上市权益类资产以及未上市企业股权、股权投资基金等未上市权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投资上限拟设定为30%。
保监会此前规定,股票和基金等上市权益类资产投资上限为25%,未上市企业股权、股权投资基金等未上市权益类资产投资上限为10%。“此次调整合并简化了这两部分,对权益类资产各项不再单独设限,意味着险资股票持仓比例最高可达30%。”业内人士表示,“监管规则的这一调整给了保险公司更大的自由度。目前保险业对股票和基金投资的仓位不超过10%,险资是否加仓仍要视市场而定。”
征求意见稿提出,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投资上市权益类资产、非上市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分别不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和10%。
不动产类资产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及不动产投资相关金融产品以及房地产也显示,保险资金对不动产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呈逐月上升趋势。
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现金、货币型基金、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剩余期限不超过1年的政府保本承诺的结构性存款、剩余期限在1年以上的政府债券和准政府债券、金融企业(公司)债、非金融企业(公司)债、债券型基金等。
其它金融资产包括资产支持证券、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没有银行保本承诺的结构性存款等。“这些是去年保监会新开辟的投资渠道。在今年股市和债市表现欠佳的背景下,这部分投资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贡献突出。”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投资比例将动态调整
保监会人士介绍,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并不是在原有比例监管政策上简单地进行增减,而是系统整合现行监管比例规定,明确各方权责范围,建立以保险资产分类为基储多层次的动态比例监管体系。
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保监会出台了多项比例监管办法,散见于多个文件中。同时,部分监管比例结构复杂,存在大比例套小比例、比例之间相互交叉等情形。保监会人士表示:“在不断创新的市场中,每放开一个新的投资渠道,就要制定新的投资比例,导致比例监管政策往往滞后于市场发展,陷入频繁修订的被动局面。因此,2010年以来,保监会开始着手清理整合相关投资政策。”
征求意见稿在保险资产分类基础上,拟建立多层次的动态比例监管体系。由保监会资产负债匹配监管委员会根据保险资金运用实际情况,对保险资产的分类、定义、品种以及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相关比例开展年度审议并进行动态审慎调整。在放开投资前端同时,在监管后端,将根据公司偿付能力水平差异,分类实施比例监管。对于偿付能力不符合规定的公司,将成为重点监管对象,比例监管政策将从严。
基建投资或不再设限
为进一步加大与实体经济的对接力度,保监会还酝酿进一步将拓宽债权投资计划行业范围,不再对基础设施领域进行限制。目前基础设施投资限定在交通、能源、通讯、市政、环保、大型保障房项目领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此前表示,凡国家不禁止的行业,保险机构均可投资,支持保险资金投资于新兴战略性产业,服务于国家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此外,保监会还在研究保险机构发起设立小微企业投资基金以及投资中小企业私募债等相关问题。
对于险资新政的影响,华创证券人士指出,保险公司受益程度将呈现差异化,其中风控能力至关重要。
在不动产类资产投资方面,从上半年情况来看,大中型保险公司项目占比较高,特别是前期建立了另类投资团队的公司在项目和人才储备上更胜一筹,进展也更顺利,如、泰康资产、太平资产等。小公司由于资质和团队不足,更多的是通过购买大中型公司的产品参与。
“与以往保险资产配置更多地关注市场风险相比,基础设施和不动产的投资加大了保险资产的信用风险敞口。在信用风险敞口管理方面,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尚处在起步阶段,事前评估能力和事中风险管控能力建设应当成为下一步重点建设的方向。”该券商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