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或提速城镇化建设 融资大门开启
来源:上海证券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如何落实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以及“人的城镇化”的要求,各地政府都在积极酝酿政策与制定规划。安徽省近日与国开行签订《综合推进安徽省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如何落实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以及“人的城镇化”的要求,各地政府都在积极酝酿政策与制定规划。安徽省近日与国开行签订《综合推进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合作备忘录》(2013-2015年),双方将在安徽省9市+23县启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并在2020年前持续深入推进安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与此同时,海南省也正研究出台《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和《海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3—2030)》。
专家表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即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要想化解中国城市面临的压力,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和宜居城市发展道路。
国开行万亿资金支持地方城镇化
据报道,国家开发银行已先后与安徽、深圳、四川等十多省市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或协议。除首个试点省份安徽省外,国开行向四川、深圳、福建等省市提供的融资额度分别为2000亿、1000亿、1500亿,以此推算该行为地方城镇化的资金支持将超万亿。
国开行与安徽试点合作启动后的首个项目,是蚌埠新型城镇化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3.2亿元,其中国开行将提供贷款50亿元,未来安徽9+23试点融资额度或将不低于千亿元。
海南省政府则将推进城镇化作为2013年七项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以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海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并委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海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相关规划。去年12月,海南启动《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
据海南省政协有关人士透露,海南省在《规划》中特别强调,要突出“人”的城镇化这一要素;注重新型城镇化要与城乡一体化结合;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持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特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不过,让人忧虑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成了“造城运动”的代名词。国家发改委的一个课题组最近对我国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地级市要建大约1.5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竟然要建超过200个新城新区。一些地方在声势浩大的造城浪潮中忽视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背道而驰。
城镇化进程已到关键时刻
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温铁军认为,把城镇化理解为城市化,城镇化就是造新城,搞开发区,这很荒唐,完全不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
温铁军认为,中国城镇化应该走以德国为范例的莱茵模式。“大多数欧洲人生活在人口密度小的乡村或小城市,村庄基本上城镇化了,大城市很少。很多中产阶层市民下乡去当农民,享有和谐的生活环境。”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共同撰写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近日在北京发布。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表示,中国城镇化进程已到关键时刻。
“在一系列问题上,中国都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压力,包括提高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就业、交通、住房、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可活动性、安全、农民工生计、人口老龄化,经济结构转型以及空气与水的污染等。中国如何继续完成其城镇化建设,将决定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结果。”克拉克认为。
报告指出,现阶段,中国城镇体系不尽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城镇化推进重速度、轻质量;另一方面,城镇化推进的资源环境代价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也认为,支撑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传统模式需要转变。随着中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日益加剧,主要依靠粗放式消费资源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也难以持续,随着新老城市居民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依靠非均等化公共服务压低服务成本、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难以持续,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