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荆州GDP超千亿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全省第三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1月24日上午,荆州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荆州市2012年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黄君主持。会议通报了荆州市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会议认为,2012年…
1月24日上午,荆州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荆州市2012年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黄君主持。
会议通报了荆州市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会议认为,2012年,是荆州市实施“壮腰工程”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坚持“稳重求进、好中求快”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壮腰工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快进的良好态势。
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6.02亿元
比上年增长11.1%
据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6.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水平。
2012年荆州市经济运行的特点为:农业全面增长,工业建筑生产较快增长,服务业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市场消费持续扩大、出口贸易增加;2012年荆州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工业效益提高,节能降耗明显;同时,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保障水平提升,民生支出增加。
荆州市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继续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2.8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22.54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80.68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为24.5:43.7:31.8。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枝独秀”
2012年荆州农业生产全面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4.97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种植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达到242.59亿元、129.65亿元、150.6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7%、4.1%和7.1%。
据介绍,荆州农产品加工业保持高速发展,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全市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7家,比上年净增13家,完成工业产值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5%,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2.4%,拉动工业增长12.7个百分点,可谓“一枝独秀”。
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是全市经济增长最大亮点
外贸出口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2.89亿元,比上年增长35.2%。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713.85亿元,占总投资额71.7%。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3.41亿元,增长95.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83.44亿元,增长42.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78.64亿元,增长24.3%。并呈现大项目建设力度增强,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329个,增加151个,完成投资520.21亿元,增长110.7%;工业项目投资力度加大,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78.58亿元,比上年增长42.6%,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6.5个百分点;开发园区投资势头强劲,全市10个开发区完成投资481.24亿元,总量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8.4%,投资增长幅度高达69.3%等三大特点。
据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许燕飞介绍,2012年荆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湖北第五,增幅在全省位列第三。
荆州市对外贸易进一步增加,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1.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外贸出口9.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全市工业经济逆势增长
比上年提高24.24%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元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7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实现利税总额7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实现利润总额46.41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利润增速回升较快,较上半年提升了13.5个百分点;应交税金总额为27.02亿元,增长26.2%,较上半年提升了9.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5.69%,比上年提高24.2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2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7.9%。全市工业企业35个大类行业中,15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30%。
居民收入增长,在岗职工人均收入超2万元
市场消费持续扩大,民生支出增加
在岗职工工资、城乡居民收入均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343元,增长13.7%。由于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加上农民务工收入提高,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710元,比上年增加1046元,增长13.7%。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10元,比上年增加2063元,增长13.8%。
201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分地区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38.04亿元,增长17.2%;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12.5亿元,增长10.9%。分行业看,批发业增长19.4%,零售业增长21.4%,住宿餐饮业增长22.8%。旅游消费继续升温。全市共接待游客156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2.6亿元,分别增长29.2%和31.1%。
在2012年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扶贫开发等关系民生民计的支出分别增长56.8%、18.9%、50.6%、10.9%和307.8%。固定资产投资中,与民生相关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比上年增长30.4%,教育投资增长10.7%,文化艺术投资增长43.9%。
经济运行压力依然存在
高新技术短板尤为明显
2012年,尽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但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受国际国内的经济大环境影响,2012年GDP增速创13年新低,经济减速态势比较明显。全市生产总值增幅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回落8.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2.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回落1.8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回落4.0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扩大主要靠投入增加。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为87%,拉动GDP增长9.6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投资增速19.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7.7%,在全省GDP过千亿的8各城市中最低。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企业龙头。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荆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电气、化工等行业,产业培育、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的步伐不快,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共有47家,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据了解,2013年,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运行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对荆州经济发展势必产生一定影响。近几年,荆州快速增长的投资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能力,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工业园区产业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特别是“壮腰工程”战略和承接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将为荆州经济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