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月铁路运输业人民网投资下降41.8% 为主动调控结果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86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2%),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2.9个百分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前3月第…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86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2%),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2.9个百分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前3月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5.8%,增幅远高于二、三产业,而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同比下降41.8%,为近年来罕见。
专家分析认为,投资增速高位趋缓,一方面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另一方面,在出口、消费不振的当下,投资比较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刺激而快速发展,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只有“三驾马车”协调发展,才能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运行。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需求疲软
“前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2.9个百分点,应该说这是我们主动调控的结果。”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王松奇说。
高盛中国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认为,4万亿元刺激政策的影响接近尾声,房地产调控持续收紧,造成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下降较大,进而导致整体投资增速趋缓。“另外,投资回落也受到了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比如制造业投资有所回落,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外部经济形势恶劣、出口下滑。”
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认为,中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来自投资需求疲软。“这几年投资需求有一个大起大落的波动,说明我们的投资主要是靠政府拉动的。”
“政策预调微调已在进行,财政支出力度大于往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从2008年—2011年的数据上看,财政支出在一季度普遍较低,过去4年一季度财政支出均值在13674.4亿元,但是今年一季度达到了24118.1亿元,尤其是3月份,达到了10193.9亿元,显著高于往年。财政支出的加大,有助于确保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助于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按期实施。
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一季度,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5.8%、24.6%、17.6%。第一产业投资增速罕见地大幅超过二、三产业。
哈继铭表示,第一产业投资增速较快在意料之中,政府一直强调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4月14日,央行等7部门出台意见,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农田水利。“第二产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也有国内原因,比如金属行业投资下降就是受到制造业整体下滑的影响。第三产业则主要是受到房地产业不景气的拖累。”他说。
“一季度我国经济下行加速,经济增速远低于预期的主因是第三产业产值降幅显著,累计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至7.5%。”巴曙松说,从月度高频数据来看,零售、餐饮、交通运输和房地产行业等主要第三产业的商业活动景气度较去年四季度而言均出现了显著的回落。
分地区看,前3月,东部地区投资25406亿元,同比增长18.9%;中部地区投资11503亿元,增长27.1%;西部地区投资10561亿元,增长26.9%。其中,湖北省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有423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比去年同期增长255.5%。宁夏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93亿元,同比增长35.2%。四川省预计一季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4%,居全国第三位。
在东部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中西部加速产业承接步伐的背景下,投资增速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不少省份对加大投资的热情很高。江苏省提出,要以更多精力抓经济保增长,要以更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青海省表示,要继续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国家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四川省提出,要巩固投资拉动的强劲势头,争取在二季度再集中开工建设一批符合条件的新项目。辽宁省则强调,要狠抓固定资产投资。
对于各地吹响的投资冲锋号,专家认为很正常。“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为在‘三驾马车’中,出口受外部经济形势影响较大,消费比较难以拉动,相对而言,投资比较容易受到政策刺激而快速发展。”哈继铭说。
王松奇认为,不要看投资多少,要看是向哪个领域投资,如果向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就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值得鼓励。
哈继铭说,对于一些垄断性的行业,应当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引入竞争,“目前温州进行金融改革试点,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这是一个好的信号。”
不能陷入依靠政府主导投资拉动的旧模式
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少,钢铁、水泥、建材需求不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专家担忧,在出口受欧美债务危机拖累、消费被居民收入不足掣肘,未来中国经济可能又会陷入依靠政府主导投资拉动的模式。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真正提振消费需求。“关键是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发生扭曲。”刘伟说,现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居民收入增长最慢。而消费主要靠居民,这样使消费和经济增长不匹配。另外,城乡之间,农民收入增长比城市居民慢得多。3个农民纯收入大概相当于一个市民可支配收入,这就造成消费需求长期依靠只占人口一半的城市居民拉动。这是不平衡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下滑完全有可能。而政策加力信号已经发出。4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当前既要坚定不移地扩大消费需求,也要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这说明防止出现失速风险是当前政策的主要基调,财政和信贷政策都会给予有效配合。”巴曙松说。
内需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刘伟认为,我们短期采取的不少政策都是影响需求,而中国目前的经济失衡单纯靠需求管理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应该从供给方面入手,特别是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推动市场化进程,把短期增长目标和中长期优化结构目标统一在一起。
专家表示,目前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丰富、政策预留空间较大,综合运用好各种经济工具,完全能把政策主导、投资主导式的增长转变为内生性增长,全年7.5%的经济增速不但可以实现,结构调整、通胀预期都能得到很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