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还将下行 拿地勿操之过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面对目前土地市场不断以底价成交和流标的诱惑,有的开发商已按捺不住,放弃观望转而出手拿地。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总裁陈顺2月14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楼市还会继续下行…
面对目前土地市场不断以底价成交和流标的诱惑,有的开发商已按捺不住,放弃观望转而出手拿地。
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总裁陈顺2月14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楼市还会继续下行,开发商拿地切勿操之过急。此外,陈顺还表示楼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房企不能再按过去的模式经营打理,应该有所创新。
在此之前,很多一线房企如万科、恒大、龙湖、金地以及招商地产等均表示,2012年谨慎拿地的策略并未发生变化。虽然不少房企一再声称弱市中要谨慎拿地,但2011年年底至今,还是不断有房企拿地的消息传出。
陈顺说,房地产开发有一个周期,在房地产行业里万科开发速度是最快的,从拿地、开发到发售,一般为9个月,即便这样,从拿地到交楼也需要接近两年时间。开发商何时选择拿地,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各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对市场的判断也不一致,所以在拿地方面采取的策略也不尽相同。
“在任何情况下,不见得都必须是千篇一律。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开发决策决定成败,风险很大。”陈顺说,很多开发商目前都在密切关注土地市场。他认为,在拿地的时机选择上,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市场不好的时候拿地,市场好的时候卖房。
陈顺告诉本报记者,房企现在基本都抱着过冬的心态,因此在拿地方面显得比较胆小、谨慎,这是很正常的。许多大型房企之所以不拿地,是因为其储备有大量土地。大多数企业拿地节奏放缓,步子变小,但同时也有表现比较激进的企业。
眼下,土地市场格外冷清,频繁出现土地流标,主要原因在于房企普遍认为土地定价过高,并没有反映出楼市的真实情况。
陈顺说,开发商任何时候都会算计成本,尤其是在“过冬”的情况下,这方面更在意一些,因而在土地市场,可以说不会像过去那样:一块土地大家轮番争抢,上百次举牌。由于楼市各方面情况和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发商策略也会有所改变,无论投资者、开发商还是消费者都会更加理性。
从市场冷暖程度来看,陈顺认为,最冷的时候还没到来。至于什么时候最冷?他认为应该还要经历一段时期。
“市场最冷的时候有几个标志:比如房地产股权集中发生很大变化,房地产项目更迭、重组频频出现,行业内职业经理人大面积频繁跳槽,商品房价格出现大幅度打折等等,似乎这几大情况都还没完全出现,大家可能还会持续观望。”陈顺说。
他预计,今年上半年楼市情况肯定不好,下半年也不会太好,应该是研究拿地的好时候,鉴于目前楼市还没有触底,还会继续下行,开发商在拿地方面,完全不必操之过急。
“国家宏观调控一再强调不放松,房地产企业应放弃过去原始的操作办法、程序和模式,应该有所创新。”陈顺认为,传统的拿地、做方案、跑手续以至到后期开发建设模式,都需要应对局势变化加以改进,否则企业很可能被市场淘汰。在募集资金取得土地方面,要改变过去主要靠股东的模式,更多地依靠社会资金解决。另外开发商在参与商品房建设的同时,可以更多地参与保障房建设,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总裁陈顺2月14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楼市还会继续下行,开发商拿地切勿操之过急。此外,陈顺还表示楼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房企不能再按过去的模式经营打理,应该有所创新。
在此之前,很多一线房企如万科、恒大、龙湖、金地以及招商地产等均表示,2012年谨慎拿地的策略并未发生变化。虽然不少房企一再声称弱市中要谨慎拿地,但2011年年底至今,还是不断有房企拿地的消息传出。
陈顺说,房地产开发有一个周期,在房地产行业里万科开发速度是最快的,从拿地、开发到发售,一般为9个月,即便这样,从拿地到交楼也需要接近两年时间。开发商何时选择拿地,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各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对市场的判断也不一致,所以在拿地方面采取的策略也不尽相同。
“在任何情况下,不见得都必须是千篇一律。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开发决策决定成败,风险很大。”陈顺说,很多开发商目前都在密切关注土地市场。他认为,在拿地的时机选择上,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市场不好的时候拿地,市场好的时候卖房。
陈顺告诉本报记者,房企现在基本都抱着过冬的心态,因此在拿地方面显得比较胆小、谨慎,这是很正常的。许多大型房企之所以不拿地,是因为其储备有大量土地。大多数企业拿地节奏放缓,步子变小,但同时也有表现比较激进的企业。
眼下,土地市场格外冷清,频繁出现土地流标,主要原因在于房企普遍认为土地定价过高,并没有反映出楼市的真实情况。
陈顺说,开发商任何时候都会算计成本,尤其是在“过冬”的情况下,这方面更在意一些,因而在土地市场,可以说不会像过去那样:一块土地大家轮番争抢,上百次举牌。由于楼市各方面情况和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发商策略也会有所改变,无论投资者、开发商还是消费者都会更加理性。
从市场冷暖程度来看,陈顺认为,最冷的时候还没到来。至于什么时候最冷?他认为应该还要经历一段时期。
“市场最冷的时候有几个标志:比如房地产股权集中发生很大变化,房地产项目更迭、重组频频出现,行业内职业经理人大面积频繁跳槽,商品房价格出现大幅度打折等等,似乎这几大情况都还没完全出现,大家可能还会持续观望。”陈顺说。
他预计,今年上半年楼市情况肯定不好,下半年也不会太好,应该是研究拿地的好时候,鉴于目前楼市还没有触底,还会继续下行,开发商在拿地方面,完全不必操之过急。
“国家宏观调控一再强调不放松,房地产企业应放弃过去原始的操作办法、程序和模式,应该有所创新。”陈顺认为,传统的拿地、做方案、跑手续以至到后期开发建设模式,都需要应对局势变化加以改进,否则企业很可能被市场淘汰。在募集资金取得土地方面,要改变过去主要靠股东的模式,更多地依靠社会资金解决。另外开发商在参与商品房建设的同时,可以更多地参与保障房建设,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