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区域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为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区域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为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全市工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依据《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08-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产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我市装备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竞争优势明显提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各项指标均较“十五”末有大幅提升,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和拉动力量,优势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突出。
(一)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201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6923.3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近两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1.6%;工业增加值达2000亿元左右,约占全市工业比重45%;利润总额327.3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比重达28.8%。
(二)大项目带动作用突出。
“十一五”时期,全市装备制造业共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825项,总投资3990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35.3%,是工业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截至2010年底,已有南车、北车机车制造,长城汽车整车,钢管扩能改造,柳工大马力推土机等661个项目建成,完成投资1629.8亿元,新增销售收入4294.9亿元,占全市已竣工工业项目新增销售收入的42.2%。在全市已实施的6批120项工业重大项目中,涉及装备制造业47项,投资总额2167亿元,占工业重大项目的43.1%,成为支撑全市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不断涌现。
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迅速做强做大,形成销售收入超500亿元企业5家,超百亿元企业6家。涌现出钢管集团、天汽模、天津立林、天锻、赛象科技、塑力线缆、金桥焊材等一批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的企业,赛瑞机器、阿尔斯通、天津柳工、SEW传动、OTIS电梯、特变电工、大桥焊材等一批位居行业前茅的企业;汽车模具、水泥装备、弧齿锥齿轮成套机床、粉末冶金液压机、工程子午线轮胎成套装备、石油套管、螺杆钻具、高档焊材、电梯用钢丝绳等高端产品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并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全市装备制造业共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8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11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形成百亿品牌3个。
(四)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2家;电动汽车电控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电气传动、静压控制技术及设备、大型铸锻焊件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大型板带轧制工艺及装备、超洁净钢以及高炉混喷技术等领域技术研发实力突出,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装备、中空纤维膜成套装备、海上石油钻采设备、专用电动汽车、气保护实芯焊丝、自保护药芯焊丝和钢管集团超高强度石油套管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产品开发成功,打破了国际行业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五)两化融合稳步推进。
我市装备工业逐步呈现出设计信息化、装备智能化、流程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的态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应用率处于较高水平,二维CAD出图率达到90.3%,三维CAD基础应用面达到25.5%。企业设备数字化、自动化率达43.5%。以MRPII和ERP为代表的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率已达到50%。
尽管天津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领域,但在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系统成套能力较弱,还没有形成以大型主机制造为核心、上下延伸、专业化水平高、规模效应明显的产业链;二是为龙头企业提供关键基础件配套的本地中小企业较少,本土配套能力不足,产业拉动效应不明显;三是智能控制和精密加工基础领域核心技术缺乏,装备产品的智能化、精密化水平不高,缺少自主数控品牌及大型生产企业。
二、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为天津抢占发展制高点提供重要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交通运输等为代表的带动和支撑全球产业发展的新型装备,将进入新一轮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和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和条件。但从全球产业资源转移特征来看,发达国家依然控制核心技术和品牌,加速将产品生产的低端环节转移外包。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加快聚集研发、设计、营销等产业高端资源,抢占产业制高点的阻力依然较大。
(二)国家战略新举措为装备制造业实现新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2010年,国务院立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和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必要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确立为我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举措,并提出七大重点发展领域。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获得国家层面更多关注和政策支持。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太阳能设备、风电设备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附加值,是天津装备制造业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率先突破,实现高端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天津发展新阶段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战略保障。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推进北方经济中心建设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关键时期,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作为我市工业经济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必须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但从全市环境与资源约束来看,我市装备制造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耗水量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工业烟粉尘排放等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一批重化项目的建成投产,区域能耗和碳排放总量刚性增加,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相当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