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存而战”是首钢京唐人的共识。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唯有主动求变、刀刃向内,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主动加压:干出精气神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车跑得稳,全靠目标准。如何在钢铁“寒冬”下保证降本增效走对路、不跑偏,京唐统筹规划,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自领降本任务,保公司整体规划落实落地。
为克服供销两头市场价格急剧变化对公司效益带来的不利影响,京唐制定了《首钢京唐2022年第二批降本增效工作方案》,由分管领导牵头推进,坚持把“先算再干、边干边算、干后再算”的理念落实在项目中,把成效落到财务账上。
“职责必须明确,谁的孩子谁抱走!明确分工是为了各部门之间更好地合作、措施更好地落地和监督。”制造部技术管理室物料信息化管理工程师姜博说,“职责明确了,界面衔接的效率才能更好地
被激发出来。”制造部结合公司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加码”增设部内项目15项,形成了部门级《2022年下半年降本增效方案》,月度增加降本任务265万元。按照产能效应、消耗指标和费用管控等方面成立攻关组,指标到室到人,通过周例会、专题会的形式跟踪推进。
作为对外交流沟通桥梁的销售管理部,本着“多挣一分钱”的理念,广泛发动职工,层层传导压力,研究制定销售专业第二批降本增效分解落实方案,确保完成销售价格跑赢市场目标。部长王新发出动员:“降本措施要算到每一元、每一角、每一分。”
要实现销售价格跑赢市场,在于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提升,更在于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品牌认可度,提高产品溢价能力。炼钢部作为京唐产品源头之一,在保证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瞄准全年降本任务不动摇。按照“全、实、严”降本工作思路,持续增强降本工作责任感、紧迫感,细化成本分解,层层传导压力,把过“紧日子”的思想内化于心,以降低工序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为抓手,重点在技术降本上狠下功夫,切实做到降本有效、增效可行。
产品出去离不开运输。运输部深挖自身潜力,分析研判市场形势后,第一副部长张英说:“形势异常严峻,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围绕公司整体部署与要求,我们制定了港口经营增利目标分解方案,坚定增利既定目标不动摇,奋力冲击‘挑战指标’,以社会钢材搭载保障自有产品交货期,以港口创收实效降低公司吨钢成本。”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运输部以市场开发和航线建设为出发点,进一步细化港口创效具体措施和分工方案,集部门力量组织攻关,责任到岗、指标到人,确保每个项目落实落地。
精准降耗:激发内动力
火车跑得稳,除了车头带出正确的方向,还要看车身是否给力。作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就是要为车身提供技术支撑,确保车身跟上。在炼钢部,生产技术室技术员尹世超说:“钢铁料消耗是技术降本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他们以“降低外购废钢消耗”为目标,严格按照“日保周、周保月”的成本管控要求实施,严把指标关,用数据说话。统筹分析40渣钢、脱硫渣铁、高硫钢渣压块、渣钢球、金属化球团5种含硫金属物料特点,结合品种结构、工艺路线等关键环节,制定了详细的判定要求和控制方案,确保生产过程中钢水硫成分的稳定控制,减少了外购废钢的消耗。
今年9月份,钢铁料消耗较上月多降低7.4公斤/吨,打破钢铁料消耗纪录,实现降本1940万余元。
在钢轧部,以钢铁料降耗为龙头,以合金、辅料降本为抓手,开展各项工艺降耗措施的推进。首先结合炉料结构变化,根据产线不同特点,持续优化渣钢、40渣钢、金属化球团等含铁物料加入量;结合冶炼规律,不断优化操作方式,通过提高中碳钢终点碳比例、降低转炉渣量,进而减少金属料浪费,8月份,完成钢铁料1058公斤/吨的历史最好水平。其次通过推进低价合金代替高价合金和单联弱脱氧工艺,以及狠抓现场脱氧合金消耗过剩现象,降低贵重合金消耗,8月份,实现降本38元/吨。最后捡起辅料这项“芝麻”。通过不断改进升温剂配比、深挖现场物料消耗过剩,以及不断降低白灰、小粒灰及萤石等物料消耗,8月份,钢轧作业部综合降成本73元/吨,完成计划的114%。
在热轧部,生产技术室加热炉专业工程师高月说:“自1580产线1号加热炉从蓄热式改为常规式,目前烧损率较之前降低了0.06个百分点,每月降本达到10.3万元。”蓄热燃烧工艺在高热值煤气下并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它的价值,节能降耗效果不显著,而且烧嘴故障率高,密封易出现问题,导致空燃比控制精度低,影响板坯加热质量及烧损率。热轧部决定对加热炉进行改造。经过半年的工程建设,技改后的加热炉,通过提高燃烧气氛控制精度,优化板坯升温曲线,烧损率指标较蓄热炉提高0.06个百分点,每月降本10.3万元;烧钢方式也由全手动烧钢升级为自动烧钢,目前自动投入率达到90%,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使板坯加热质量明显提升。
“抗冻”升级:跑出加速度
正确的前进方向,稳定的基础支撑,最后就要靠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京唐顺利应对钢铁“寒冬”。
“在市场‘寒冬’之下,更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化解外部经营风险。”制造部产品推进管理室产品计划管理专业张岩说,“要多措并举,将被动压产的压力转化为主动优化结构的行动。”首钢京唐结合市场需求,从宏观层面,动态配置产线、产品资源量,优化资源流向。对比二期中厚、热轧、MCCR产品的效益水平,优先保障中厚板满产、超产,减少MCCR产线酸洗板产品的排产;对比汽车和家电产品效益贡献,优先满足汽车板上量的需求;镀锡板、涂镀板等其它冷系产线保持满产状态。各产品项目组从微观层面,主动结合资源分配,优化品种结构,做到精准发力。MCCR产线主打“薄规格、高强”产品;热轧板大力推进管线、车轮钢等品种钢上量;汽车板锁定高端产品、高端客户,组织在汽车外板、超高强、铝硅等特色产品上量;镀锡板继续拓展功能饮料、蛋白饮料等十大优势产品供货渠道;中厚板保持当前品种结构,将普材比例控制在目标红线以下……“‘市场不相信眼泪’,我们必须要靠自身的生产制造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的‘抗冻’能力。”张岩补充说。
“怎么样,效果如何?”“我们再优化优化。”这些对话在冷轧生产一线已是口头禅。从作业部到专业室,再到车间、班组,这样的对话此起彼伏,指导着、推进着一件又一件降本攻坚项目开展。坚持一切成本皆可控,采取“硬核”措施,盯住细节,在对标挖潜方面持续发力,推进成本精确管控。大力推进3号镀锌小白渣缺陷攻关,通过控制调整炉鼻子加湿参数,锌铝镁产品小白渣缺陷得到初步控制,冷轧质量废次降率较上辊期下降0.41%。持续推进成材率攻关,通过缩减供料宽度,精准控制头尾切除量,综合成材率创历史最好水平,成本降低3元/吨。
超长板轧制可以提高成材率,增加轧制单重和机时产吨数,作为中厚板4300毫米产线降本增效的一项关键突破,给生产组织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证增加工序的同时又不影响轧制节奏,成为生产组织的关键问题。丙班作业长李延志作为现场生产经验丰富的老作业长,组织班组轧钢、精整等工序,对超长板生产所涉及的所有环节进行详细梳理,总结出了超长板轧后快速火切吊运流程,并向四班进行推广,大大提高了超长板的生产速度。“每一次工序流程的新突破,对于生产人员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响应,找出最佳的生产组织流程,从而保证整条产线畅通。面对当前的形势,我们更要将为生存而战作为工作目标,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做到极致。”李延志说。
中秋本该是阖家团聚的日子,但是港口创收业务员周正一天也没有休息。“困难面前人人平等,机遇与挑战并存,特殊时期就要打破常规思维,主动出击才会赢得客户的青睐。”业务团队以开发高利润货种集港发运为突破口,通过对散货市场开展调研,掌握潜在客户的实际需求,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制定全流程业务合作方案,提前做好入厂集港预约工作,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近日,一艘满载7494吨社会细磨粉的船舶在自有码头离港发运,实现周边港口货源转港发运,开启了罐装散货集港发运的“多米诺效应”。同时,他们盯住采暖季环保限行窗口期,积极联系中远端钢厂,共同开展进口矿粉集装箱铁运疏港业务,目前已取得初步的合作意向。
以服务赢市场,航线建设保障社会货源效量齐增。运输部发挥自有产成品“虹吸效应”,将港口物流服务延伸至集团兄弟单位和中远端钢厂“家门口”。港口经营室王建江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他的核心工作就是负责对创收船期的跟踪和重点客户的对接,为客户进行政策解读和疑难解答,提供“保姆式”的全程物流服务。“江阴、宁温台等方向的班轮航线是曹妃甸港区的优势航线,我们利用自有班轮航线实现社会钢材拼船搭载,进一步织密班轮航次,在保障交货期的同时,提升了京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