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矿业让职工都有施展创新的舞台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山钢矿业及附属单位工会大力组织实施平凡创新工程,本着让每一名职工都有合适的创新平台原则,不断拓宽活动平台、深化实践平台、打造展示平台、完善推广平台,深入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微创新…
山钢矿业工会旨在充分发挥劳模和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把职工创新工作室、平凡创新型班组打造成职工创新创效的“联盟体”“新引擎”,凝聚了一批能攻坚、善创新的团队和人才。
韩业胜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组建在金召矿业矿石提升队的一个“创客团队”,14名成员因问题而聚,因攻坚而成。两年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40余项,全部落实运用到工作中。针对生产现场的各种“疑难杂症”,韩业胜自主设计制作并投入使用了主井井底沉淀池便携式泥浆泵、电动新能源洒水车、矿石提升漏斗防透水闭销装置,对提升矿石漏斗的钢丝绳进行改进,在井下-330m处使用自动喷水降尘系统和密闭消音系统。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节能降耗,而且使全队每年超额完成矿石提升任务,多次打破井下矿石提升纪录,班组实现连续31年安全生产无事故,成为山钢矿业唯一一个井下、地表“双栖”创新工作室。
陈进高技能人才创新团队汇聚了22名具有多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重点围绕生产实际和发展需要,创新实施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科技攻关等,两年来获得国家级成果1项、国家专利4项、省级成果5项、市级成果7项。针对生产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团队实施ZDC30-2.5斜井跑车防护装置设计及应用、大巷运输机车防撞信号系统设计应用、铁山矿区5、6号露天坑改建尾矿库工程、金召矿业通风系统优化升级改造、金召矿业胶充系统优化升级、竖井提升系统中钢丝绳罐道张紧力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地下遥控电动铲运机的设计与应用等,为应对复杂市场形势、提升生产经营水平作出重要贡献,创造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团队创新目标定位为“技能人才的成长摇篮、技术攻关的前沿阵地、生产转型的实践平台、示范引领的标杆旗帜”,成为山钢矿业创新团队中“全面手”的典范。
目前,山钢矿业共有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班组、创新项目组等创新团队约50个,平均每年实施创新项目70余项,年可创效5000万元以上,获得省总工会、省冶金工会、淄博市总工会、集团公司工会等几十项集体、个人荣誉。
山钢矿业工会立足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凸显职工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拓宽创新活动平台,让每一名职工都有实施创新的机会、展示创新的舞台,让“平凡”创造不平凡,大大激发了一线职工的创新能力和创效实力,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大创新格局。
结合生产经济技术指标提升,在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岗位职工中开展“五小”创新活动。创新项目虽小,但小亦精彩。职工眼睛盯紧生产岗位上的“风吹草动”,把心思用在把脉现场“病症”的望闻问切上,各展创意,各显神通。选矿厂张芳改造的浮选自动加药系统,降低药耗并提高铜金属回收率0.5%,年综合经济效益60万元;质计部张洪祥自行设计开发的金召矿业井下轨道衡远程集中控制系统,一次性节约设备投资40余万元,年降低人力成本60余万元;侯庄矿职工曹英伟设计的微电脑监测式松绳保护器,彻底解决了提升系统松绳保护不足的安全隐患。众多“小点子”,解决生产大问题。
“微创新”竞赛是为了鼓励职工在平凡岗位上推陈出新、追求卓越,练就敬业精业的“金刚钻”。原来困难问题是“烫手山芋”,现在是“心动”对象。侯庄矿陈永胜针对-440m排水系统问题进行创新优化,每天可减少-545m水平泵房排水量约6000立方米,降低了能源消耗;金召矿业许涛提出的采用连续充填采矿法回收-537m水平边角残矿的建议,可在该区域回采矿石约5万吨。
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使平凡创新工程广播“智慧种”、培育“智慧花”、收获“智慧果”,职工奇思妙想不断被激活,提建议、搞创新的热情空前高涨。铁鹰公司战强提出循环风机高压变频器主板升级改造建议,实施后解决了设备频繁出现故障的问题;选矿厂王兵提出的旋流器试验机升级改造建议,投入使用后,不仅为生产和工艺改进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更节省了设备的购置费用;选矿厂王涛提出的抛废漏斗盖门分体设计改造,不仅提高漏斗盖门的使用寿命,而且维修更换时间由原来的1天降低至2小时。职工的金点子,收获金果子。
一年来,共实施小改小革151项,创造(节约)价值710余万元;征集合理化建议400余条,采纳280余条,奖励资金3.78万元;评选奖励“微创新”成果10项。在人人致敬创新者,对之厚爱三分;人人争当创新者,对之高看一眼的创新氛围中,山钢矿业职工在平凡创新中不当流星当恒星,不当过客当常客。
“工程项目成了历练战场,困难问题成了磨刀石,让职工挑大梁,在练兵场上强身健体,在解决问题中磨练成长”,山钢集团“平凡创新型班组”负责人陈进把自己的创新感受分享给团队成员。为了把广大职工的普通发明、不起眼创新凝聚为职工攻坚创效的力量和企业的创新活力,山钢矿业和所属单位坚持“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职工参与”的推进机制,先后建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管理方案、合理化建议管理流程和金点子奖励办法、“微创新”评奖办法等职工创新成才激励机制。通过不断健全、深化创新制度和持续完善平凡创新工程体制机制,形成人人支持创新,人人参与创新,人人都能创新,全员竞逐一流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