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股份公司重点客户整单合同兑现率创历史最好水平
来源:兰格钢铁|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面对变幻无常的钢铁市场,首钢股份公司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聚焦“制造+服务”水平的提升,强化工序协同、产销衔接、组织优化,围绕产品按质、按时、按量交货做文章,全力提高合同兑现率,…
面对变幻无常的钢铁市场,首钢股份公司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聚焦“制造+服务”水平的提升,强化工序协同、产销衔接、组织优化,围绕产品按质、按时、按量交货做文章,全力提高合同兑现率,提升用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1—5月份,重点客户整单合同兑现率保持91%以上,跑赢目标计划8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重点客户整单合同兑现率是一项直接反映制造能力、服务水平的关键指标,是企业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
敢于挑战,由“跟随”向“引领”跨越。虽然股份公司订单兑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先进企业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且在一些关键瓶颈上存在破解招数不多的困境,特别是迁顺产线有200多公里的距离,工序衔接能力受到严峻考验,且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模式导致订单零散度越来越高,据统计2016年小于等于50吨订单条数占到50%左右,2017年达到60%以上,常规生产组织面临更多挑战。一面是错综复杂、愈发困难的生产组织局面;一面是越来越高端的客户对产品质量、交期、服务“零容忍、零缺陷”的严苛要求,股份公司明确提出由“跟随”向“引领”跨越的发展战略,并把提高发展能力和提升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目标制定不留余地。2016年年底,制造部按照部署,围绕订单兑现率提升展开了深入调研、系统分析,对组织流程中的订单评审、工序衔接、产销协同、物流运输和制造环节中的产能限制、技术瓶颈、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2017年订单兑现率规划目标和提升方案,安排部署了34项重点工作,涉及全流程、各专业,并细化项目进度、固定责任人、量化考核指标,确保攻关工作系统推进、万无一失。因空间距离上的先天不足,冷轧公司的整单兑现一直是经营上的短板和难点,经过大胆设想、科学论证,2017年冷轧公司整单兑现计划目标比2016年计划目标提高十五个百分点。
敢于担当,抓实产线顺稳。强化产线顺稳运行、突破工艺技术瓶颈是增强制造能力、提升订单兑现的根本保障。全流程牢牢树立“生产高水平顺稳就是最大效益”的理念,强化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提升产线控制能力,围绕产线效率效益做大化真抓实干、攻坚克难。铁前系统严守环保底线、精细检修作业、抓实炉况运行,克服种种不利局面,保持高炉稳定运行,实现铁成本与行业缩差,4月份排名比2016年进步21名。炼钢聚焦一炼钢RH精炼能力提升、倒角能力提升、机清周转效率提升等重要环节,加大工艺改进、持续质量改善,实现产量和品种目标双丰收。热轧在提高机组效率上勇于尝试,大胆拉练,仅在一季度,一热轧就9次打破日产班产纪录,二热轧3次打破纪录,同时大力开展缩短在炉时间、低温出炉、集批轧制和薄规格轧制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轧制稳定性和成材率。硅钢等工序深入掌握产线运行趋势和规律,提升产线管控和现场管理水平,持续强化低成本生产高端产品的能力。1—5月份,股份公司全流程生产持续保持高水平顺稳。
坚持质量第一。作为首钢重要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股份公司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持续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全方位打造产品质量优势。落实“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针对重点客户提出的质量问题,从铁前到钢后,从迁安到顺义,系统开展试验攻关,高强汽车板色差缺陷发生率降到0.45%以下,产品夹杂缺陷下降到0.65%以下,控制水平实现国内领先。制造部通过优化质量直通率指标管理,在满足用户质量需求的前提下,提高订单兑现能力,并且进一步优化制造过程管理,提高全流程管控能力,完善标准化制造周期管理,将产品平均制造周期缩短5天。1—5月份,高端领先产品超计划7.3万吨,战略产品超计划2.1万吨,持续夯实基础、强基固本,为股份公司发展更加健康、更有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敢于攻坚,打破协同上的障碍。为加强协同衔接能力,股份公司聚焦“市场”和“现场”两大战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交流互通、信息对称,着力打造高效的运营指挥平台。2017年初,制造部、营销管理部专题围绕产销衔接展开为期一周的讨论交流,对订单评审与下达、卷重、短浇次、催单流程等近20项问题进行“点对点”地梳理,不仅优化了组织流程,而且搭建了更高效的沟通平台。通过订单评审优化、管理流程精简,实现热系订单评审时间由12小时降到6.7小时,冷系时间由36小时降到24小时;通过对冷轧公司订单实现系统自动要料,杜绝了手动干预,提高了管理效率;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深入挖掘,进一步合并订单规格,减少生产组织难度;通过对订单生成、下达、流转过程中规则的优化,提高订单掌控能力,为订单兑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迁顺产线工序衔接瓶颈,股份公司打破原有生产组织模式,从2月份开始,将冷轧公司订单热卷完成轧制的时间节点由每月20日提前到每月15日,这就意味着冷轧公司工序在生产排程、辊期管理、质量保障上有更多的优化空间,同时意味着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平衡工作,克服原有生产组织的惯性,围绕每项订单做好物料再平衡。“新模式到旧模式没有本质区别,每个月生产的总量不变,但排程上的调整会临时影响到部分客户的订单兑现,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基础上做好调整工作”,制造部钢轧室的同志把组织模式变革的过程称为“阵痛期”,“生产排程无小事”,钢轧室与销售公司、冷轧公司建立全天候的沟通平台,在落实客户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模式优化工作。历经3个月的时间,新的组织模式终于实现平稳过渡,冷轧公司订单计划的合理性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开展迁顺物流优化工作,对运输周期进行跟踪写实,与铁路各环节协调运输组织工作,按照100%火车运输进行组织。据统计,1—5月份,冷轧公司整单兑现率兑现计划目标,创历史最好水平,高效的服务能力受到客户一致好评。
- [腾讯]
- 关键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