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铁矿石终于出海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中信泰富对澳洲铁矿的投资,真实价值很难用账面盈亏判定。 历时7年,耗资百亿,中澳SINO铁矿项目终获首批铁矿石产出,令当事公司与市场都兴奋不已。 12月2日上午,一向以低调著称的中…
中信泰富对澳洲铁矿的投资,真实价值很难用账面盈亏判定。
历时7年,耗资百亿,中澳SINO铁矿项目终获首批铁矿石产出,令当事公司与市场都兴奋不已。
12月2日上午,一向以低调著称的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出现在西澳大利亚州普雷斯顿海角港上,带着一众手下,会同澳洲当地政商界要人,为“中澳SINO铁矿项目”(后简称“中澳项目”)生产的首船成品矿的付运,举行了一场很有中国特色、热闹非凡的启动送行仪式。
此前一日,中信集团的港股上市公司中信泰富更是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宣布此项目首条生产线开始产出铁矿石产品。该项利好影响中信泰富股价一改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低迷的颓势,持续4日走出了连阳行情,大有扬眉吐气之感—即便这一船铁矿石载量仅为4万吨,与中国全年11.4万亿吨铁矿石的需求量相比,可谓九牛之一毛。
中澳项目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磁铁矿开发项目,由中信泰富2006年自澳大利亚亿万富豪克莱夫·帕尔默(ClivePalmer)手中购得,目前由中信泰富澳大利亚子公司中信泰富矿业进行开发,中信泰富目前拥有其20亿吨矿产的开采权,并有权认购额外40亿吨的开采权。
中信泰富称,对于第一单与第二条生产线的年设计产量为400万吨铁精粉。全部六条线投产后,中澳SINO铁矿预计每年或可生产2400万吨铁精粉。但目前看来,能够正常生产运行的生产线仅有第一条,中信泰富总裁张极井12月1日也证实,该项目的第二条生产线仍在调试阶段,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以正式投入营运,且第二条生产线的每吨生产成本会较高,公司可能会出售非核心资产来支持项目运营。
在探讨该项目变化对于中信泰富公司的资产影响是好是坏这一问题上,各机构看法呈现两极分化。看好者,如美银美林认为,短期看来,该项目整体进度符合该行预期的时间表,他们预期此项目首批的第一及第二条生产线在明年首季,可达到满负荷生产,而第三到第六条生产线应可于2015年底开始营运;长期来看,该项目为全球最大的磁铁矿项目,年产能达2400万吨,矿场使用寿命超过30年,可确保向中信泰富及其他中国生产商的特钢厂提供稳定及优质的铁矿石。而看衰者,如高盛则指出,该项目当中,精矿粉出口仍需获澳洲政府审批,又已临近年底,今年实际出口量将十分有限;而该项目未来生产线扩张成本开支或将增加,会进一步压缩公司所获回报;另外,铁矿石价格目前仍有下降空间,在一定时间内也会影响到投资收益。
实际上,中澳项目给中信泰富公司带来的资金压力不单将出现在未来,相较之下,“旧账本”似乎更为触目惊心。
自中信泰富2006年购得该项目,它就一直是个“赔本买卖”,至今从未给该公司带来过任何利益,反而需要不停借债、募资,投入大笔资金保障开发运行。2006年接手时,中信泰富对于此项目的成本预算33.19亿美元,计划投产时间定于2009年7月。然而拖到4年后的现在,他们才获得第一船产出矿石,累计耗资却已近100亿美元。对于推迟项目的原因,中信泰富曾多次发公告称,中澳铁矿项目工程规模之巨大、系统之复杂远远超出最初的预期。另外,在过去几年里,澳大利亚的绝大多数铁矿项目建设成本也大幅增加,除了人力与设备的成本飙升外,澳大利亚政府2012年开始征收的资源租赁税,也进一步地加大了中澳铁矿的债务压力。
除了项目开发方面的问题外,2012年开始,中信泰富还与当初的卖家产生了交易纠纷。因为未能收取到专利费,克莱夫·帕尔默(ClivePalmer)旗下的Mineralogy公司向西澳法院提起诉讼。拥有租赁权的Mineralogy公司认为,依据采矿权协议中的一项条款,中信泰富一旦开始取矿,就必须支付2008年以来开采的使用权费,否则,就应终止其采矿权与场地租用协议。但是,中信泰富方面的理解却是,权利金的起始计算时间应该是矿石经过粗碎后才要支付,即要等矿山开始出产铁精矿之后。西澳法院今年5月判定中信泰富败诉,按照此前的预估,中信泰富在2013年底又将新增约15.2亿港元与Mineralogy公司法律诉讼有关的债务。而后,克莱夫·帕尔默(ClivePalmer)虽然“见好就收”地收回了此前气势汹汹“要求中信泰富离开他的矿区”的上诉,但仍有业内人士认为,诉讼的失利令中信泰富失去了在该项目上的部分主动权。
因为是中资企业在海外矿业领域中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在澳大利亚资源领域为数不多的100%股权项目,中澳项目曾被赋予事关中国在铁矿石上话语权的重大意义。但由于一直问题缠身,现在看来这个常振明口中“全中国都在看”的重点项目,似乎更像是反面典型,凸显出中国企业在寻求海外扩张时遇到的风险与问题。
安永全球矿业和金属业主管合伙人MikeElliott向《财经天下》周刊分析称,全球性技能短缺、资本配置、基础设施接入、资本项目执行、成本管理以及供应中断等六项限制因素,在矿业和金属业公司的商业风险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中澳项目在这六方面可谓无一不占:技术工艺提升靠中国中冶(601618,股吧)效率不高,请“外援”则代价太大;资本调配难言合理,否则也不会官司缠身;基础设施接入,如港口控制权基本没有,运输价格仍由澳方控制;成本管理仍旧无力,“负债”度日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监管方面危机潜伏,供应中断也并非天方夜谭。
而且,目前中澳项目即便有所产出,也难言一步踏入好时光。随着中国经济和钢铁需求的降速,多数分析师都认为铁矿石价格将在2014年年中迎来一波下行走势。近几个月以来,铁矿石价格一直位于每吨130至140美元区间内,而摩根士丹利对2014年及2015年铁矿石均价预估则分别是每吨117美元和114美元。中信泰富虽从未向外界披露过中澳项目的吨成本核算,但依照当地同业者与分析师的测算,这一数目不会低于每吨80美元,与澳洲当地生产商每吨30美元到40美元的开发成本相比毫无竞争力,就算是仅对接供应国内,利润空间也小得可怜。
图释:对铁矿石的战略性投资,往往跨几个经济周期,这让其投资的真实价值很难判断。
中国企业海外找矿多“折戟”
2009年6月,本可能成为中国海外最大并购案的中铝集团与力拓的收购交易终止。
2010年6月,紫金矿业终止了对澳大利亚IndophilResourcesNL的股权收购。
2011年4月,五矿资源有限公司拟收购的澳洲铜矿商EquinoxMinerals被全球最大的金矿商巴里克夺走。
2012年9月,由于难以获得蒙古国相关监管方的批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彻底终止了对南戈壁资源有限公司的要约收购。
2013年1月,全球最大的金矿商巴里克终止了中国黄金集团对其旗下非洲公司部分股权的收购交易。
2013年4月,汉龙集团与澳洲铁矿企业Sundance高达14亿澳元的收购案终止。
延伸阅读
- 上一篇:钢铁行业治霾 政府企业角力 下一篇:煤价市场化取得实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