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将对钢市形成“战略性”利好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在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钢市已久靡不振,至今仍无大起色。对于新一届政府履新以来提出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钢厂和贸易商都曾抱以极其热烈的期待。 然而,这种期待太过于热烈且…
在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钢市已久靡不振,至今仍无大起色。对于新一届政府履新以来提出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钢厂和贸易商都曾抱以极其热烈的期待。
然而,这种期待太过于热烈且有些急。中国,依然由国情特征决定钢市行情。
近日,一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或将召开”的消息,再一次引起了业界的密切关注,并重启了对“城镇化”拉动钢价的期待……
对此,究竟该如何去看?
我们必需全面认识“城镇化”战略的内涵,尤为要关注“城镇化”战略重点的转变。因为,这将决定着“城镇化”战略的进程及对钢市的影响程度——
其一:从“十八大”到“三中全会”,城镇化战略的重点已改变。
“城镇化”,已经成为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而热度最高的词汇之一。然而,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却会发现有这样一种变化: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结束,这一热词与会前的高期望值相比,出现了很大落差,三中全会公报仅程序性地提过一次“城镇化”这个词,明显弱化了人们对它的期待。
“城镇化”,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很新的话题。但是,在十八大闭幕之后不久,中国政府高层决策人之一的李克强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曾四次高调集中谈论城镇化问题,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但随后,新型城镇化问题讨论的热点出现了转化,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讨论也从对城镇化的表面理解逐步过度到对中国实现城镇化条件的探讨,最终集中在城镇化的“任务构成”及“实现路径”两大主题。
我们已注意到,对于“城镇化”的讨论超乎寻常,甚至攀升至最高决策层面。先是(5月23日)传闻李克强总理否决40万亿城镇化草案,之后(6月27日)被动向全国人大汇报四条建议,再后(7月17日)全国政协破例邀请各民主党派专题座谈,令人关注的是(7月30日)习近平罕见地明确提出城镇化的设计要重在“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能力”。
我们还注意到,至11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又突出提到了“城乡一体化”。对此,有专家认为,“城镇化”是中国缩小城乡差别的社会实践过程;而“城乡一体化”则是中国进行缩小城乡差别的社会实践所要追求并且实现的最终战略目标。
可以认为,从“城镇化”到“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战略上的重要改变。
其二: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至少需要30年,甚至更长时间。
据我们观察,从目前有关中国经济的动能预测看,中国城镇化的实现将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个空间进程来实现:东部约需16年基本实现“城镇化”;中部约需27年基本实现“城镇化”;西部约需36年基本实现“城镇化”。
有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未来通过城镇化的引擎拉动,将实现新增消费的年平均值为2.8万亿,实现新增投资的年平均值为6.5万亿,“城镇化”贡献率占GDP增加值的2.71个百分点,“城镇化”驱动率约为 38.5% 。由此,“城镇化”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这是其他任何产业都无法比拟的。
我们之所以要从以上两个视角去观察“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及深化过程,是要说明一个观点,即:当我们期待“城镇化”对钢市带来提振之际,必需把握住国情特征。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其承载的含义已经远远超越经济领域,绝非仅限于满足社会需求的生产力范畴,已经全面触摸到整个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它撬动具有进步意义的生产关系的同步再调整,是推动中国走向“第三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性跨越。
我们必须看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目标,需要经历至少30年以上的大跨度时间,这个过程将是一个漫长的、或有风险的国家实践期……
可以说,这一年中国“城镇化”的说法、讨论、政策的多次变化,是起步期不可避免的一种煎熬……而作为一种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实践探索影响下的钢铁市场,也不可能因这种需要长期探索磨合中去完善的“社会大变革”而迅速扭转行情。
中国“城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战略,当前还只是处于一种战略“起步期”,由“宏观战略”至“钢材订单”,尚需时间,不可着急……
但毫无疑问,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将对钢市是一种“战略性”利好。
延伸阅读
- 上一篇:未来五年天然气需求年增约20% 下一篇:河南省商丘发现特大煤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