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居产能过剩行业榜首 力推钢结构建筑成破局之道
来源:网络 |浏览:次|评论:0条 [收藏] [评论]
杭萧钢构与唐钢达成年度合作成为化解产能过剩政策出台后,钢结构企业签署的首份年度采购协议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在国务院…
杭萧钢构与唐钢达成年度合作成为化解产能过剩政策出台后,钢结构企业签署的首份年度采购协议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在国务院颁发《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后,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纷纷出台针对性措施。发改委、工信部召开联合会议,针对“化解产能过剩”提出总体工作方针。
目前,我国在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钢铁和船舶五个方面产能过剩比较严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为113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但销售利润率仅为0.41%,仍处于工业行业中的最低水平,钢铁主业仍然徘徊在亏损边缘。
钢铁作为支柱性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已非一朝一夕。该行业又位居国务院提到的化解产能过剩的五大行业之首,如何寻求有效途径化解产能过剩,成为钢铁企业当前的重要任务。
钢结构建筑成破局之道
《指导意见》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和目标。其中,钢铁业要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提高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建设领域钢结构使用比例,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高发地区推广轻钢结构集成房屋等抗震型建筑。
对此,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表示,钢结构建筑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代表,国务院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政策,给钢结构建筑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很多钢结构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40%以上。在中国,这一比例不到5%。
分析人士指出,钢结构建筑绿色环保,减少了建筑垃圾和建设工地扬尘污染,具有战略储备价值。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政策如此引导,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当下,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建筑用钢需求量很大。钢结构建筑的发展,不仅会对钢铁产能过剩起到缓解作用,还会以循环使用的方式,将钢铁资源储存起来,达到‘藏钢于建筑’、‘藏钢于民’的战略目的。”杭萧钢构副总裁陆拥军对《证券日报》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公司,杭萧钢构承担并通过了10项国家科研课题研究;承建了200万平方米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工程项目。目前,杭萧钢构是全国唯一一家获得“钢结构住宅”发明专利的企业,是全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15项钢结构住宅完整配套的集成技术和产品体系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杭萧钢构成钢企座上宾
随着钢结构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杭萧钢构也迎来了更多的话语权。
11月7日,杭萧钢构与唐山钢铁集团子公司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签署了年度采购协议,双方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据悉,这也是杭萧钢构成立以来首次和上游钢铁企业进行的年度战略合作,也是化解产能过剩政策出台后,钢结构企业签署的首份钢铁年度采购协议。“钢铁业与建筑业结盟,有利于国家经济体系的转型,促进钢铁业和建筑业的升级。”杭萧钢构副总裁陆拥军表示。
公司总工程师方鸿强告诉记者:“这是杭萧钢构与钢铁企业的第一次年度合作,在这之前,杭萧钢构曾与湘钢有过合作,但是与钢铁企业的年度战略合作还是首次,开创了杭萧钢构对于钢材集中采购的先河,不仅为今后更多的大型集中采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将成为杭萧钢构未来采购的一个方向和趋势。为了满足杭萧钢构各地各工程的需求,公司未来会考虑与更多的钢铁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会员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0.41%,处于工业行业中的最低水平,钢铁主业仍然徘徊在亏损边缘。分析人士指出,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仅是受到了市场和成本的双重挤压,其背后重要的一点是中国钢铁业正在为过去十多年的粗放式发展“埋单”。
“国家对高能耗、污染大钢铁企业的淘汰,势必促成钢铁行业的良性发展,也给钢结构企业与钢铁企业的中长期合作带来了保证。刚刚签署的年度协议,不仅是企业间的商业合作,更是一种互惠互利模式的探讨。”杭萧钢构副总裁陈瑞表示。
数据显示,河北省、江苏省、山东省、辽宁省、山西省、江西省等六省为我国钢铁大省。其中,唐钢所在的河北省位列第一。由于钢铁业工业增加值占河北省全省工业的30%,因此,结构调整任务重、难度大。